Workflow
量贩零食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万辰集团冲刺“A+H”:前任董事长风波后,如何重启门店扩张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9-28 05:53
公司IPO计划 - 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拟实现"A+H"两地上市 [1][2] - 港股IPO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展门店网络 加强门店管理 丰富产品组合 提升数字化能力 加强品牌认知度和消费者运营能力 潜在业务投资或收购及营运资金 [7] 门店扩张与竞争格局 - 2025年6月末万辰集团门店数量达15,365家 较2024年末14,196家净增1,169家 扩张速度显著放缓 [5][6] - 2025年初万辰集团门店约1.4万家 与鸣鸣很忙1.5万家差距约1,000家 至9月鸣鸣很忙突破2万家 万辰集团仅15,365家 差距扩大至超4,600家 [2][15][16] - 门店结构中加盟店占比超99% 2025年6月末直营店仅90家占0.6% [6] - 2025年上半年关闭加盟店290家 超过2022-2024年三年总和286家 [8]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营收从2022年5.49亿元增长至2024年323.29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5.83亿元 同比增长106.9% [13][14] - 经调整净利润2022年3,930万元 2023年亏损2,810万元 2024年盈利8.23亿元 2025年上半年盈利9.22亿元 同比增长286.78% [13][14]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2年1.1%升至2024年10.7% 2025年上半年达11.4% 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15]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末24.38%升至2024年末79.85% [7] 行业发展与市场地位 - 中国量贩零食市场规模从2019年73亿元增长至2024年1,297亿元 预计2029年达6,13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6.5% [12] - 量贩零食模式通过提供与传统渠道相同品牌产品 价格较大型商超低20%-40% 较线上电商渠道便宜10%-20% [14] - 万辰集团通过收购陆小馋 好想来 来优品和吖嘀吖嘀等品牌切入赛道 2022年末门店232家 2023年末4,726家 2024年末14,196家 [4] 公司治理与管理层变动 - 前任董事长王健坤2025年3月被留置调查 5月解除留置 7月因个人精力分配辞去所有职务 [9][10] - 王健坤姐姐王丽卿接任董事长 其子王泽宁担任总经理 [11] - 2024年增发1,769.91万新股募资2亿元 用于加速量贩零售连锁业务布局 [7]
休闲零食两极分化加剧:量贩冲击传统巨头,即时零售入局增加变量
搜狐财经· 2025-09-13 13:45
行业格局变化 - 量贩零食店已成为中国零食渠道最大占比超过40% 超市占比24% 电商渠道占比20%且逐年下降 [5] - 量贩零食双雄万辰集团和鸣鸣很忙双双跨过万店门槛 行业两强格局渐明 [5] - 传统零食巨头业绩普遍承压 而量贩零食企业呈现高增长态势 [3] 头部企业业绩表现 - 万辰集团2024年营收323.3亿元同比增长247% 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453% 量贩业务收入317.9亿元增长262.94% 门店增至14196家净增9470家 [5] - 万辰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 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50358.80% 量贩业务收入223.45亿元增长109.33% [6] - 鸣鸣很忙2022-2024年收入从42.86亿元增至393.43亿元 三年复合增速203% 经调整净利润从0.82亿元增至9.13亿元 复合增速234.6% [6] 商业模式优势 - 量贩零食采用低价促销策略 同类产品平均价格比线下超市便宜约25% [9][10] - 毛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鸣鸣很忙毛利率稳定在7.5%-7.6% 万辰集团综合毛利率约11.41% [10] - 通过销售白牌产品减少品牌溢价 白牌商品数量占比77% 销售额贡献73% [11] - 高周转效率支撑低成本模式 鸣鸣很忙存货周转天数为11.6天 远高于行业水平 [12] 渠道创新与融合 - 即时零售平台成为新增长点 2025年前3季度休闲食品在美团闪购订单量同比翻倍 [13] - 万辰集团与美团闪购合作4个月 月度交易订单达200万单 [13] - 即时零售延伸门店经营半径 利用闲时效能 拓展新客群 [13] - 零食有鸣在618大促期间成交额增长5倍 [14] 市场规模与趋势 - 预计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378亿元 [15] - 行业从快速增量市场转向微增市场 [15] - 量贩零食和即时零售以效率重构消费场景 重塑行业格局 [15]
溜溜果园冲刺港交所IPO 两大主要产品售价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4:28
公司概况 - 溜溜果园主营果类零食,核心产品为梅干零食和梅冻,2024年在中国梅产品行业市场份额达7.0%排名第一 [1] - 2022~2024年公司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和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99亿元和1.48亿元 [2] - 公司曾于2019年尝试深交所IPO未果,2025年冲刺港交所上市 [4] 渠道转型 - 经销模式收入占比从90%以上降至2024年前三大连锁零食客户贡献28.8%收入,客户疑似为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 [2] - 量贩零食渠道推动销量增长但导致产品降价:梅冻销量从2023年12.1千吨增至2024年22千吨,单价从25.8元/千克降至18.6元/千克 [3] - 梅干零食2022~2024年单价持续下降,分别为39.4元/千克、38.7元/千克和35.2元/千克 [3] 财务表现 - 梅干零食毛利率从2022年39.6%降至2024年32.1%,综合毛利率从2023年40.1%降至2024年36.0% [3] - 原材料成本上涨:2020~2024年青梅价格涨8.33%,进口西梅涨27.78%,白糖涨18.18% [3]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7804.7万元,但需支付北京红杉1.26亿元利息,2025年2月底现金余额进一步降至5103.9万元 [5][6] 资本运作 - 北京红杉2015年1.35亿元入股,2025年1月退出,公司需支付本金加10%年息合计2.61亿元 [5] - 2024年12月获D轮融资7500万元,投资方华安基金、兴农基金入股价格33.04元/股 [6] - 对赌协议要求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市,否则需按6%年息赎回投资 [6] 行业地位 - 量贩零食渠道推动销量增长但挤压利润空间,专家指出30%大客户占比可能使企业议价能力受限 [2] - 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公司面临渠道转型与资本压力的双重挑战 [1][5][6]
溜溜果园冲刺港股IPO:明星光环下的盈利挑战与资本对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4:48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梅干零食和梅冻产品 在中国梅产品行业市场份额达7% 排名第一[1] - 2022-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和16.16亿元 净利润从0.68亿元增至1.48亿元[2] - 明星营销曾推动品牌知名度 2013年杨幂代言广告使溜溜梅走红[1] 渠道转型与销售结构 - 经销模式收入占比从90%以上下降 2024年前三大客户均为连锁零食店 合计销售占比达28.8%[4] - 量贩零食渠道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 前两大客户疑似为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4] - 专家指出30%的大客户占比可能使企业被动 建议全渠道布局[4] 产品价格与成本压力 - 梅冻2024年销量同比提升81.8%至22千吨 但单价下降27.9%至18.6元/千克[5] - 梅干零食2022-2024年单价持续下滑 从39.4元/千克降至35.2元/千克 该产品贡献超60%收入[5] - 原材料成本显著上涨 2020-2024年青梅、西梅、白糖价格分别上涨8.33%、27.78%、18.18%[7] 财务表现与毛利率 - 梅干零食毛利率从2022年39.6%下滑至2024年32.1% 综合毛利率同期从38.6%降至36.0%[7] - 2023年因梅冻规模效应 综合毛利率短暂回升至40.1%[7] - 2024年末现金余额仅7804.7万元 但需支付北京红杉1.26亿元利息[11] 资本运作与上市压力 - 北京红杉2015年1.35亿元入股 2025年1月退出 公司需支付本金加10%年息合计2.61亿元[10][11] - 2024年12月获D轮融资7500万元 但对赌协议要求2025年底前上市 否则需按6%年息赎回[11] - 截至2025年2月底现金仅5103.9万元 银行借款达3.1亿元 资金缺口巨大[12] 历史上市尝试 - 2019年6月曾申请深交所IPO 半年后撤回 称系应对市场环境[9] - 2016年个人投资者李青1.03亿元入股 2019年12月以1.185亿元转让退出[10]
端午旺季前“翻车”!食安风波叠加业绩下滑,来伊份突围遇阻
华夏时报· 2025-05-12 13:39
食品安全事件 - 蜜枣粽产品出现异物 消费者发布两条视频投诉 [2] - 公司全面下架本批次产品 提供退换货及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2] - 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 加强供应商生产 产品运输 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3.7亿元 同比减少15.25% [5] - 2024年净利润亏损7526.76万元 同比大降231.94% [5] - 2023年营收39.77亿元 同比减少9.25% 净利润同比减少44.09% [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243.57万元 同比大降近八成 [5] 门店运营 - 2024年门店总数3085家 较2023年末减少600家 同比减少16.28% 为2017年以来首次下滑 [6] - 直营门店1485家 同比减少425家 占比48% [6] - 加盟门店1600家 同比减少175家 占比52% [6] - 直营门店销售20.27亿元 占总营收60% [6] - 2021-2023年直营门店持续减少(2194家→2128家→1910家)加盟门店持续增长(1294家→1494家→1775家) [6] 战略转型 - 2024年初战略合作量贩零食品牌养馋记(门店近300家) [7] - 4月1日向子公司浙江养馋记提供不超过5000万元财务资助 [7] - 持续推进万家灯火战略 加大全国加盟推广力度 [6] - 行业面临量贩零食折扣店(鸣鸣很忙集团 万辰集团)剧烈冲击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