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监管

搜索文档
退市不免责!退市龙宇,被罚3810万元,实控人十年市场禁入!
证券时报· 2025-09-05 15:53
核心观点 - 退市龙宇因财务造假及关联交易披露违规被处以3810万元罚款 实际控制人被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监管部门对退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和"一追到底"原则 [1][6][8] 财务造假细节 - 2019年至2022年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收入 分别虚增22.42亿元 39.86亿元 40.24亿元 42.88亿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达16.61% 44.57% 50.46% 42.95% [4] - 同期虚增利润总额573万元 1113.69万元 951.95万元 1093.32万元 占披露利润总额比例60.48% 10.36% 7.48% 23.92% [4] - 虚假贸易涉及金属 油品 乙二醇等商品 通过虚构贸易链条和人为增加业务环节实现 [4] 关联交易违规 - 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关联交易事项 [1][4] - 截至2024年末仍存在8.82亿元关联方资金占用 [4] - 控股股东未履行连带还款承诺 监管部门已督促偿还 目前相关方已归还资金超4亿元 [6] 处罚措施 - 公司被处以1150万元罚款 实际控制人徐增增被罚款1690万元并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 [6] - 其他4名责任人(董事 总经理 财务总监 审计委员会主任)合计被罚款970万元 [6] 监管背景 - 公司因2023年及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于2024年7月3日被终止上市 [3] - 上海证监局2024年4月29日已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12月16日立案调查 [3] - 处罚体现新"国九条"要求 严厉打击"保壳""炒壳"行为 加强退市监管和投资者保护 [8][9]
上半年近40家A股公司被立案,监管重拳挥向了谁?
第一财经· 2025-07-03 12:54
监管处罚概况 - 近40家上市公司、20余名责任人上半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监管呈现"严"字当头态势 [2] - 被立案公司中超10家为ST公司,包括*ST东通、ST英飞拓等,部分公司遭遇两次立案如恒立退 [2] - 退市公司仍受监管追责,如去年8月终止上市的*ST洪涛年内因信披违规被立案 [2] 立案原因分析 - 信披违规是主要立案原因,占比超80%,涉及虚假记载、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等 [4][5] - 具体案例:嘉澳环保、锦盛新材涉嫌信披违规,*ST东通、恒立退涉嫌财务数据虚假记载,ST新潮、*ST金泰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 [5] - 部分公司同时存在关联交易未披露问题,如洪田股份 [5] 公司及责任人双重立案 - 上市公司与实控人/高管双双被立案现象突出,涉及ST尔雅及郑继平、ST天圣及刘群、华扬联众及苏同 [8] - 华扬联众实控人苏同此前因操纵市场被罚900万元并禁入证券市场10年 [8] 多次立案与历史违规 - 嘉澳环保2020年因信披违规被罚300万元,近期再次被立案 [9] - *ST京蓝2023年11月因信披违规被处罚,2025年5月再次因同类问题被立案 [9] 被立案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多家被立案公司持续亏损:嘉澳环保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4亿元,华扬联众同期累计亏损超18亿元 [11] - 嘉澳环保资产负债率超80%,美晨科技新增诉讼涉案金额占净资产9.72% [11] 投资者索赔与退市风险 - 退市公司被立案后常引发投资者索赔,但执行难度大因被告经营困境 [13] - 监管需加强退市公司管理以维持其信息披露和治理规范 [13][14] 立案公司清单 - 详细列出18家被立案公司代码、简称及原因,包括锦盛新材(300849)、嘉澳环保(603822)、*ST天喻(300205)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