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icon
搜索文档
外贸承压 为何这里能做火全球生意——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14 22:09
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 - 上半年跨境电商实现贸易额289.99亿元 同比增长889.3% [2] - 每月出口约300车电商货物 上半年公司贸易额达6亿美元 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3] - 注册跨境电商企业达45家 涵盖物流型、平台公司及直播企业 [6] 区位与政策优势 - 地处欧亚经济板块中心 连接14亿人国内市场和12亿人中亚西亚欧洲市场 [2] - 拥有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口岸 [2] - 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高标准建设产业园及分拨中心 [3] 通关效率提升 - 实现9610、1210、9710、9810等跨境电商报关模式全覆盖 [4] - 推广单一窗口平台 数据一次录入多方共享 提供7×24小时通关服务 [4] - 商品车通关效率提升80% 出口超22万辆 同比增长18% [12] 直播电商发展 - 培育20多人主播团队 账号海外粉丝量突破500万 [7] - 采用中方指导+海外运营模式 布局8个海外运营中心 签约主播超300名 [8] - 开通新疆首条跨境电商直播专用SD-WAN专线 实现千兆光纤+5G+WiFi全覆盖 [10] 新兴业态创新 - 中哈合作中心进出人员达477.9万人次 同比增长75.7% [11] - 开展跨境保税维修服务 月均服务30辆车 维修费用比哈萨克斯坦低近40% [13] - 裘皮服装订单量超5000件 前店后厂模式节约生产成本并吸引客商 [12] 制度创新与试点 - 探索27项制度举措 包括车辆多口岸互通互认和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 [13] - 开通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货入区业务 提高周转速度并降低退运成本 [6] - 自贸试验区揭牌后成为制度型开放高地 推动投融资便利化 [13]
协同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经济日报· 2025-05-21 22:42
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现状 - 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和国际贸易重要趋势,以科技创新驱动并运用新技术、适应新趋势[1] - 国务院批复在海南全岛和15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同时撤销海口、三亚、阿拉山口试验区,优化试验区布局[1] - 自2015年杭州首个试验区设立至2024年4月,全国试验区数量达177个,覆盖90%以上省级行政区[2] - 海南省依托自贸港政策探索"零关税+数据自由流动",辽宁省丹东市聚焦陆路贸易与新兴市场辐射[2]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2024年6月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从培育主体、金融支持、物流建设、监管优化等多方面提出要求[2] - 2024年11月《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探索建设跨境电商服务平台[2] - 政策需完善全国统一框架,避免地区执行差异导致成本上升,优化监管职能并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实现贸易全程追溯[3] - 建议深化税收优惠、试点金融创新、推广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强化物流便利化并补贴公共海外仓建设[3] 产业协同与技术应用 - 实施区域差异化定位与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4] - 发展全流程数字化技术,建设通关-物流-支付一体化线上平台,应用AI与大数据优化运营[4] - 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物流枢纽联动,打造多样化跨境联运体系及应急供应链机制[4] 企业战略与人才培养 - 企业需转向品牌战略,从低价竞争转向文化-技术-服务多元驱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4] - 推动高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校企联合培养"订单式"人才,引进精通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4] - 企业应技术创新并建设国际化团队,提升合规运营能力[4]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跨境电商综试区如何为外贸注入新动能?|稳外贸布新局
第一财经· 2025-05-11 02:57
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容 - 国务院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撤销海口市、三亚市、阿拉山口市原有综试区 [3] - 中国跨境电商综试区数量已达177个,此次扩容强化了面向东北亚、越南、中亚等区域的沿边城市布局 [3] - 海南全岛成为全国首个省级跨境电商综试区,依托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政策优势,将构建"零关税、简税制"框架,并发挥国际海缆登陆站地理优势直连中国香港及东南亚市场 [3] 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贸易增速预计2025年降至1.7%,但全球电商市场2017-2024年保持15%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2024年电商收入增速8.8%(为整体零售1.8倍),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7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23% [5] - "一带一路"国家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已达数万亿美元,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电商增速超15% [6] - 一季度"电商+产业带"模式提升中小企业生产效率35% [7] 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协同 - 形成"多对多"新格局:产业带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对接多国市场,催生全托管/半托管、DTB(直接面向企业)、内外贸"一盘货"、海外仓"以仓带链"、集群品牌与品牌收购等新路径 [6] - 跨境电商产业链形成多区域分工协作体系,涵盖原材料、中间品、产成品及设计、运营、技术、仓储物流等要素的动态配置 [4] - 国务院要求探索B2B环节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等创新,完善统计体系并实施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等政策,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 [7] 政策与区域发展联动 - 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容有助于提升全国市场资源配置统一性,促进区域间经验互鉴并优化产业生态 [4] - 海南综试区叠加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政策形成多重红利,预计2025年12月31日实施全岛封关运作 [3] - 地方政府需协调商务、海关、税务等多部门建立政策推进机制,提供产业公共服务 [7]
经济地理丨鄂州:内陆枢纽跃升跨境电商领域新星
搜狐财经· 2025-05-09 06:10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 - 国务院批复第八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新增海南全岛和15个城市(地区) 中部城市鄂州等5地首次大规模入选 打破以往以东部沿海沿边城市为主的格局 [3] - 新试验区布局旨在重构行业版图 推动"陆海内外联动 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通过政策东风实现产业能级跃升 [1] 鄂州试验区创新实践 - 鄂州试验区2025年4月30日启用 依托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花湖机场 构建"空铁水公"多式联运体系 实现跨境包裹48小时达欧美 24小时覆盖东盟 [5] - 采用"AI+区块链"数字通关系统 实现全流程无纸化 企业通关成本降低45% 时效提升3倍 日均处理量突破120万单 [5] 内陆城市发展优势 - 中部枢纽城市通过串联产业链 发挥交通网络与产业集群协同效应 例如鄂州通过枢纽优势弥补不沿海不沿边的地理短板 [3][5] - 试验区带动物流 仓储 金融等配套产业集聚 金融机构推出供应链金融等特色服务 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7] - 内陆与海南自贸港形成互补 内陆制造业企业借助海南"零关税"政策便捷出口 海南获取内陆商品资源 [7] 产业协同效应 - 物流企业围绕试验区布局 完善仓储分拣设施 日均处理量突破120万单的规模效应显现 [5][7] - 内陆城市作为物流枢纽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将本地制造业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推向全球 [7] 发展挑战与应对 - 内陆城市物流成本较高 国际航线覆盖不足 需加大基建投入 例如开通定期货运航班提升效率 [8] - 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通过校企合作开设电商课程 出台人才引进政策等措施应对 [8] 未来展望 - 内陆城市通过强化交通枢纽功能 深化区域合作 完善物流与人才体系 将在全国跨境电商布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9] - 新布局将推动"陆海内外联动"战略落地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