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AI

搜索文档
凌云光: 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24
核心观点 - 公司主营机器视觉业务,以"视觉+AI"技术为基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导者,并通过主业聚焦、技术提升、管理优化、规范运作、投资布局和股东回报等多方面举措,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2][5] 主业发展 - 公司深耕机器视觉二十余年,是行业领先的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和核心视觉器件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主营收入13.68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5.73%,营业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28.12% [2] - AI算法在消费电子、印刷包装、新能源等领域持续落地,具身智能新赛道布局与JAI深度协同进一步放大增长动能 [2] 技术提升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18亿元,金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研发强度保持领先 [2] - 依托F·Brain深度学习算法平台,在智能器件、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装备三大产品线上完成技术到产品的闭环 [2] - 已完成线阵、面阵、棱镜、多光谱及智能相机的全品类布局,形成亚微米级高分辨、高速、3D景深、颜色识别等领先成像方案 [3] - 构建近十个专业化可配置视觉系统,覆盖端到端场景,实现极低漏检、AI+3D八大战略控制点及模块化智能升级 [3] - 单台设备可在1–3分钟内完成120余项微米级缺陷检测,效率相当于40–50名工人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827项专利(包括发明专利418项、实用新型379项、外观设计30项)和298项软件著作权,牵头或参与制定26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4] 经营管理 - 通过五大战略举措(明星产品有灵魂、凌云服务创品牌、绩效管理育英才、职能支撑创效益、事业做大有底线)支撑"健康跨越上规模"战略目标 [5] - 对部分部门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调整,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销售项目管理、研发项目管理等 [5] - 2025年上半年启动第四次股份回购方案,进一步夯实长期激励机制 [5] 规范运作 - 高度重视内部运作风险防控,不断夯实治理架构、优化决策流程 [6] - 持续发布"一图读懂财报"等可视化图文,通过动态数据看板、里程碑图谱等形式提高信息披露可读性和有效性 [6] - 将ESG要求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调整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并披露中英文版《2024年度ESG报告》 [6] 投资布局 - 战略收购JAI公司,形成以线阵相机、面阵相机、棱镜相机、多光谱相机、智能相机组成的产品矩阵 [7] - 投资布局芯片和镜头领域,包括长光辰芯、丽恒、中科融合感知智能研究院(CMOS芯片、红外芯片、MEMS和SOC芯片)以及长步道(镜头) [7] 股东回报 - 自2022年上市后连续三年实施现金分红,且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30% [7] - 2025年上半年完成2,523,267股回购股份的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 [8] - 未来将统筹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追求健康持续的高市值成长 [8]
消费电子行业温和复苏前景广阔,泉果基金调研凌云光
新浪财经· 2025-07-03 05:59
泉果基金调研凌云光核心要点 基金概况 - 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 管理资产规模170 90亿元 旗下7个基金产品 6位基金经理 [1] - 表现最佳基金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近一年收益18 93% [1] - 非货币基金近一年回报前8名中 混合型基金收益区间10 16%-18 93% 债券型基金收益区间2 91%-3 12% [1] 公司治理 - 实控人姚毅及杨艺持有2 24亿股将于2025年7月7日解禁 承诺未来12个月内不减持 [1] 并购整合 - 已完成收购JAI 双方在技术 产品 市场 供应链 生产等方面具有协同性 [1] - JAI主营机器视觉上游器件相机 覆盖欧美日韩市场 与凌云光中国及东南亚业务形成互补 [1] - 正推进产品 市场深度融合 强化"视觉+AI"战略在国际市场的扩展应用 [1] 消费电子业务 - 行业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AI技术加速产品迭代 折叠屏 VR眼镜等创新产品逐步成熟 [1] - 增长驱动来自可配置视觉系统国产化替代加速 2024年及2025Q1相关业务收入同比显著提升 [1] - 智能装备突破精密控制难题 实现毫米级至微米级高精度协同操作 [1] 技术研发布局 - 算法能力提升 新场景下模型精度达90%-99% 支持无缺陷样本建模 [1] - 在消费电子 新能源 半导体领域进行下一代产品预研 如与富士康合作研发固态电池 [1] - 深化"视觉+AI+大数据"工业应用 提供工业大数据质量管理SaaS平台 [1] 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 FZMotion运动捕捉系统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场景 [1] - 支持机械臂 灵巧手等数据采集效率比传统技术提升数倍 [1][2] - 开发人形机器人运动分析与测评系统 保障出厂质量一致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