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医疗科普规范

搜索文档
“李鬼医生”慌了?
新京报· 2025-08-08 11:00
行业乱象现状 - 短视频平台存在大量无资质账号冒充医生进行医疗科普 通过穿着白大褂形象和编造中医世家传人等虚假人设获取流量 [1] - 部分认证医生账号实际由非专业团队运营 通过同音异形字如加薇 +威等方式诱导用户添加微信进行后续商业沟通 [1] - 虚假医疗科普内容采用震惊体标题吸引点击 例如一招治好高血压 每天3个动作告别糖尿病等 并推销号称能根治疾病的泥膜粉等产品 已有消费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1] - 中国网络视听观众达10.74亿人 其中92.1%曾通过短视频接触健康科普 63%用户已养成定期关注习惯 庞大市场促使投机者铤而走险 [2] 监管新规内容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于2025年8月联合发布新规 从资质认证 内容标注 广告隔离三方面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 [3] - 资质认证要求平台分类核查账号资质信息 强化医疗科普领域认证材料真实性审核 严禁无资质账号发布专业医疗内容 [3] - 内容标注规定需明确标识转载内容 旧闻引用 摆拍剧情 AI生成内容及真实健康经历分享的信息来源 [3] - 广告隔离规定禁止以健康养生知识形式变相发布医疗 药品 医疗器械 保健食品等广告 [3] 行业影响分析 - 新规实施使专业医疗自媒体获得信任红利 实名认证和执业信息展示要求有助于真正具备医学背景的医生建立个人品牌 [4] - 平台算法开始向权威内容倾斜 减少震惊体标题党干扰 提升科学知识触达效率 [4] - 医疗科普内容创作面临挑战 严谨内容需查阅文献核实数据 制作周期远超普通短视频 来源标注要求可能大幅增加创作时间 [5] - 流量机制仍偏爱短平快内容 如何平衡科学性与趣味性成为运营难题 且变相广告禁令切断了带货变现路径 可持续运营模式仍需探索 [5]
经济日报财经早餐【8月2日星期六】
搜狐财经· 2025-08-01 23:5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 [1]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 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下达 [1] - 自8月8日起 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1]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 同比增长20.6% [1]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2] - 1月至6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 [2] - 上半年软件业务收入70585亿元 同比增长11.9% [2] - 亚洲2025年第一季度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9% 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同比增长31% 旅游业收入同比增长96% [3] - 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1249吨 同比增长3% [3] 金融市场与贸易 - 欧元区7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0% [3] -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单日下跌126.03点 跌幅达3.88% 创4月7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3] 企业动态与规范 -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统一外呼营销号码:中国电信10001、中国移动10085、中国联通10016 [3] - 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 [3] - 铁路12306客户端升级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功能 8月1日起实施 [3] 劳动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9月1日起施行 针对社保、竞业协议等争议问题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2]
网信办出手!“自媒体”医疗科普资质认证趋严
第一财经· 2025-08-01 15:02
医疗科普行业监管新规 -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对账号资质认证、内容生产发布、广告行为等进行全面规范,旨在提升行业规范意识并防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3] - 新规要求严格划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类型(医师/护士/药学人员等),核查医师资格证、执业证等资质文件及在职证明(需具体到科室) [5] - 平台需加强审核机制,例如要求医生提供院办开具的知情证明、完整资质文件及科室/医院盖章材料 [5] 行业乱象整治重点 - 部分"网红医生"将科普作为牟利工具,存在违规导医导诊、直播带货、夸大疗效、虚构病例等行为,卫健委表示将加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整治力度 [4][5] - 新规严禁以健康养生知识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广告,禁止在同一页面出现商品经营者联系方式或购物链接 [6] - 上海已率先推出《互联网健康科普禁止性行为清单》,明确9类禁止性规定(如误导性诊疗建议、夸大疗效宣传),为行业设立标准 [6] 平台与医生行为规范 - 主流平台(小红书/B站/微博/微信)近期强化医生账号资质审核,但医生晋升职称时"自媒体"科普成果暂未被纳入评价体系 [5][6] - 科普内容需严格标注信息来源,包括引用专业内容、AI生成内容等均需明确标识,确保信息真实性和科学性 [5] - 行业专家呼吁科普内容应结合国际学术前沿知识,避免非专业误导性信息传播 [6]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发布通知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
新华财经· 2025-08-01 14:13
核心观点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要求网站平台对医疗科普账号进行分类资质核查认证 并在账号主页显著位置展示认证信息 严禁无资质账号发布专业内容 同时禁止以健康养生知识形式变相发布广告 [1] 账号资质管理 - 网站平台需区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学院校人员、医药研发机构等不同医疗领域人员类型 分类开展账号资质核查 [3] - 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需核查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护士执业证、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等资质证件及在职证明 [3] - 对医学院校和医药研发机构人员需核查在职证明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3] - 网站平台应在账号主页显著位置展示资质证件名称、专业范围、医院科室/学校学院/研发机构部门名称、在职状态及签约MCN机构信息 [4] - 网站平台需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渠道查验医生护士执业信息 对虚假认证或异常认证人数采取核验措施 [5] - 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 存量账号需在2个月内完成资质认证 新注册账号未经认证不得发布专业内容 [5] 内容发布规范 - 网站平台需要求自媒体账号严格标注医疗科普信息来源 包括引用转载内容、旧闻旧事、AI生成内容及真实健康经历 [4] - 严禁恶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或随意拼接不准确信息 [4] - 严禁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 [6] - 健康养生知识不得同时出现相关商品经营者地址、联系方式或购物链接 [6] 平台监管责任 - 网站平台需健全激励机制 鼓励权威优质医疗科普内容生产传播 [5] - 加强违法违规行为处置 从严管控违规提供线上付费诊疗服务、认证医生直播不出镜引流至无资质账号等行为 [5] - 坚决清理传授无底线蹭流量、传播色情擦边内容、利用AI编造涉医文案、编造健康故事售药、假冒医生身份、鼓动拒绝就医等违法违规信息 [6] - 对违规账号采取取消互动功能、清理粉丝、取消营利权限、禁言、关闭等梯度措施 [6] 部门协同监管 - 网信部门加强督促指导 强化医疗科普领域自媒体账号规范管理 [7] - 卫生健康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指导医院规范医务人员网络行为 处理不良网络行为 加大权威医疗科普知识供给 [7] - 市场监管部门强化互联网商业营销活动监管 依法查处变相发布医疗广告等违法行为 [8]
无底线蹭流量打造“网红医生”,将严查!伪科普生意经曾曝光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1:28
监管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要求坚决清理传授无底线蹭流量打造网红医生及借两性健康知识传播色情擦边内容等违法违规信息 [1] - 要求平台分类核查认证账号资质 严格标注医疗科普信息来源 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 [1] - 对违规账号采取取消互动功能 清理粉丝 取消营利权限 禁言 关闭等梯度处罚措施 [2] 行业乱象具体表现 - 部分短视频账号以两性话题引流 出现医生穿着吊带裙 睡袍 紧身衣出镜的异常现象 [2] - 存在伪科普真带货模式 有账号3个月内发布超过60条推荐药物视频进行商业推广 [2] - 业内指出该现象属于劣币驱逐良币 违背医生职业道德 偏离健康科普初心 [2] 医疗科普行为定义 - 以提高公众医学健康科学素养为目的 通过文字 图片 音视频等形式传播疾病预防治疗相关知识的行为 [1]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9:37
人民财讯8月1日电,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网站平台应进一 步完善医疗"自媒体"账号资质认证工作,对申请相关资质认证的账号,区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学院 校人员、医药研发机构等不同医疗领域人员类型,分类开展账号资质核查。网站平台应进一步健全激励 机制,鼓励权威优质、科学专业的医疗科普信息生产传播。强化对医疗科普领域账号网络行为的规范, 加强违法违规医疗科普行为发现处置,从严管控违规提供线上付费诊疗服务,认证账号直播时认证医生 本人不出镜,将用户引流至社交平台或无医疗认证资质账号进行互动、交易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