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品牌

搜索文档
2025年东城区老字号嘉年华启动 移动市集首站亮相隆福寺
北京商报· 2025-09-28 09:10
活动概况 - 东城区商务局 文旅局 国资委及景山街道联合主办2025年东城区老字号嘉年华移动市集首站活动于9月25日在隆福寺开市 活动持续至9月28日[1] - 活动汇聚京珐 盛锡福 红都 北京同仁堂 东来顺 吴裕泰 萃华楼 稻香村等20余家东城老字号品牌 并特邀北戴河牌 恒野生姜等河北地区老字号共同参与[1][4] - 移动市集后续将陆续开展五站活动 通过新形式增强老字号品牌活力 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消费动能[6] 产品展示与消费体验 - 盛锡福推出融合传统工艺与时尚设计的秋冬帽饰吸引现场试戴 北京同仁堂饮料带来养生饮品实现良药苦口向良饮爽口转化[3] - 长春堂顺时而饮和吴裕泰现场泡茶吸引行人驻足品尝 稻香村枣糕妹妹人偶成为合影打卡热点[3] - 京珐结合明年生肖推出《珐琅有礼·萌马献瑞》系列文创成为现场热销款 金糕张传统山楂糕焕发醇厚本味成为市民童年情感载体[4] 跨界合作与支持 -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与上海银行北京分行作为金融合作伙伴在市集设立服务点位 以贴心服务激发消费市场潜能[4] - 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 配合多巴胺展区形式开启消费新体验 拓展区域协同发展[1][4]
西安饮食: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下降12.08%[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16.69万元,同比减亏9.19%[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3] - 总资产13.69亿元,较年初下降1.95%[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67%,同比下降4.45个百分点[3] 业务结构 - 餐饮服务收入2.17亿元,占比70.89%,同比下降17.68%[5] - 生产制造收入6360.17万元,占比20.75%,同比增长6.95%[5] - 陕西省内收入占比99.71%,省外收入同比下降78.48%[5] 战略发展 - 新开设西安饭庄小雁塔店等4家门店[3] - 完成常宁宫蒋行宫提升改造[3] - 制定轻资产、低成本项目发展实施方案[3] - 数字化建设取得进展,上线中央厨房供应链系统[3] - 开展10余项主题营销活动,创新数字人营销模式[3] 核心竞争力 - 拥有12个"中华老字号"品牌[4] - 多项传统技艺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 拥有中国烹饪大师等技术团队[4] - 荣获"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等多项行业荣誉[4] 子公司表现 - 西安大业食品实现净利润169.04万元[6] - 西安常宁宫会议培训中心亏损759.69万元[6] - 西安福迎门大香港酒楼亏损140.76万元[6]
第34届哈洽会丨老字号“组团”来袭!推创新产品谋合作新篇
新浪财经· 2025-05-19 09:36
老字号品牌参展情况 - 第34届哈洽会设立"老字号嘉年华·龙江好物精品展"区域,涵盖20家企业,分为特色食品、非遗工艺、乳制品、大豆制品四大板块,较往年新增非遗展示内容[1] - 展厅吸引大量市民驻足,企业通过非遗技艺展示和创新产品凸显文化底蕴与市场活力,包括靺鞨绣、陶瓷等工艺[1] 月亮八珍 - 展出50余款产品,其中非遗产品"烧鸡"选用280天以上散养鸡配48种中草药卤制,新品"虎皮凤爪"采用独立包装设计,主打年轻消费群体[1] - 正与新疆客商洽谈合作,计划通过地域联动拓展市场[1] 老鼎丰 - 展出中式点心、油茶、果脯软列巴等产品,果脯软列巴通过技术改良解决传统大列巴口感硬的问题[3] - 开发国内首款中式点心冷冻面团系列产品,获长春客户对油茶产品的合作意向[3] - 产品线覆盖冰品、面包、西点及季节性食品(粽子、月饼),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时期[3] 秋林食品 - 携四项省级非遗产品参展:大列巴制作技艺、黑豆蜜果酒、格瓦斯、果酱制作技艺[5] - 产品涵盖九大类300多种,近期拓展电商渠道并进入餐饮行业开设露天餐厅[5] 哈肉联 - 红肠制作技艺为省级非遗,推出速冻红肠系列及休闲零食(手指肠、小甜肠),适配现代消费场景[9][11] - 速冻产品采用急冻技术保持风味,已获山姆、胖东来等商超认可[11] - 计划结合文旅IP推动红肠文化与城市旅游融合,目标对接全国商超系统及文创公司[11] 展会形式 -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线下提供现食品尝体验,线上直播间推出专属优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