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

搜索文档
港澳代理见证开户扩至大湾区全域
证券时报· 2025-08-03 23:35
业务发展背景 - 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于2019年启动试点,旨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民生和经济往来[1] - 该业务允许港澳居民无需亲赴内地,即可通过港澳见证银行网点申请开立内地Ⅱ类、Ⅲ类个人银行账户[1] - 开户成功后可在港澳领卡激活并绑定内地移动支付工具,实现内地消费支付便利[1] 业务覆盖进展 - 2025年7月30日起业务范围拓展至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6个城市[2] - 加上原先已覆盖的广州、深圳、珠海,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2] - 业务升级后首日即有港澳居民在香港、澳门中国银行指定网点办理开户[2] 业务规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开立个人银行账户47.2万户[1] - 累计交易金额超过400亿元[1] - 中国银行"大湾区开户易"产品已累计服务数十万港澳客户[1] 参与机构情况 - 共有8家银行参与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1] - 中国银行作为首批试点银行于2019年首发推出相关服务[1] - 多家银行已实现代理见证开户服务的升级[2] 办理流程要求 - 港澳居民仅需携带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即可办理[2] - 全程在港澳地区见证网点完成开户手续[2] - 无需亲自前往内地即可开立大湾区全域范围内的内地银行账户[1] 行业创新环境 - 粤港澳大湾区已落地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港澳电子钱包跨境应用等支付领域改革创新[2] - 这些创新措施持续满足港澳居民对支付服务无缝衔接的需求[2]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明确将继续推进支付领域创新合作,拓展服务广度与深度[2] 业务意义 - 为港澳居民在内地求学、就业、生活提供便捷支付服务[1] - 促进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1] - 支持港澳居民"北上"旅游、置业、养老等规模增长带来的跨城业务需求[2]
港澳代理见证开户 扩至大湾区全域
证券时报· 2025-08-03 19:46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 - 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全覆盖 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无需亲自前往内地即可在见证银行网点申请开立内地银行账户 [1][2] - 该业务自2019年试点以来 已覆盖中国银行等8家银行 截至2025年6月末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47.2万户 交易金额超400亿元 [1] - 中国银行"大湾区开户易"服务自2019年推出后已累计服务数十万港澳客户 [1] 业务升级与服务扩展 - 2025年7月30日起 业务范围新增佛山 惠州 东莞 中山 江门 肇庆6个城市 加上原有的广州 深圳 珠海 实现大湾区内地城市全覆盖 [2] - 服务升级后 港澳居民仅需携带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即可在港澳地区见证网点办理开户 [2] - 政策落地当天即有港澳居民在香港 澳门的中国银行指定网点办理业务 [2] 支付领域改革创新 - 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 港澳电子钱包跨境应用等支付领域创新措施已在大湾区落地实施 [2]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明确将继续推进粤港澳支付领域创新合作 拓展港澳居民支付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2] - 相关措施持续满足港澳居民对支付服务无缝衔接的需求 促进粤港澳民生融合 [2]
港澳代理见证开户,实现大湾区全覆盖!
券商中国· 2025-08-03 09:37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 - 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全覆盖 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无需亲赴内地即可在见证银行网点申请开立内地银行账户 [1][2] - 该业务自2019年试点以来 已支持开立Ⅱ类、Ⅲ类个人银行账户 开户后可在港澳领卡激活并绑定内地移动支付工具 直接享受内地消费支付便利 [1] - 截至2025年6月末 业务累计开立个人银行账户47.2万户 交易金额超400亿元 中国银行"大湾区开户易"服务已覆盖数十万港澳客户 [1] 业务覆盖范围升级 - 2023年7月30日起 业务新增覆盖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6市 与此前已开通的广州、深圳、珠海共同实现大湾区内地城市全覆盖 [2] - 港澳居民仅需携带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即可在港澳地区指定银行网点办理开户 中国银行在政策落地首日即受理业务 [2] 支付服务创新生态 - 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港澳电子钱包跨境应用等支付领域改革已在大湾区落地 满足港澳居民支付无缝衔接需求 [2]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明确将持续推进粤港澳支付领域创新合作 拓展服务广度与深度 提升支付服务质效 [2]
港澳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开立大湾区全域内地账户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14:43
服务升级内容 -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实现"大湾区开户易"服务升级 港澳居民无需亲自前往内地即可在港澳便捷开立大湾区全域范围内的内地中国银行账户 [1] - 开户可选区域从前期广州、深圳、珠海三地新增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九市全域覆盖 [1] - 港澳居民只需携带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前往中银香港/澳门中银指定网点即可办理开户 [1] 业务实施情况 - 服务升级政策落地当天中国银行东莞、中山、江门等分支机构即实现了业务办理 [1] - 香港居民陈先生当天一早便前往中银香港申请开立了中国银行中山分行的个人账户 [1] 战略意义 - 该业务是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深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推动支付服务便利化的有力举措 [1] - 创新账户开立流程通过见证服务实现港澳居民在本地营业网点开立内地个人账户 开户激活后可绑定电子支付APP享受消费支付便利 [1] - 服务升级进一步推进粤港澳三地金融互联互通 为打造旅游、教育、创业、养老优质生活圈奠定金融基础 [2]
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实现大湾区全覆盖
第一财经· 2025-07-30 12:03
业务规模与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末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47.2万户 [1][2] - 同期交易金额超过400亿元 [1][2] - 参与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东亚银行、交通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8家机构 [2] 业务覆盖范围 - 业务已于7月30日拓展至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6个大湾区城市 [1] - 结合广州、深圳、珠海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 [1][2] - 银行机构增加港澳地区见证网点以提升触达度和开户便利性 [2] 业务发展历程 -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启动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试点 [1] - 业务经过两次扩容后形成现有银行合作体系 [2] - 业务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惠港16条"及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横琴金融30条"政策 [2] 支付服务创新 - 推出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港澳电子钱包跨境应用、港珠澳大桥ETC无感通行缴费等支付领域改革创新 [3] - 实施港澳单牌车无感支付停车、横琴"澳门新街坊"双币种收单业务等专项服务 [3] - 持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支付服务"无障碍"生活圈以满足支付服务无缝衔接需求 [3] 业务功能特点 - 港澳居民可直接在港澳见证银行网点申请开立内地Ⅱ类、Ⅲ类个人银行账户 [1] - 开户成功后在港澳领卡激活并绑定内地移动支付工具 [1] - 支持选择常去城市开户并享受本地优惠 [1]
中国银行“大湾区开户易”全新升级 港澳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开立大湾区全域内地账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0 09:34
服务升级核心内容 -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升级"大湾区开户易"服务 港澳居民无需亲赴内地即可在港澳开立大湾区全域内地账户 [1] - 服务升级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下实施 旨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支付便利化 [1] - 新服务覆盖范围从广州深圳珠海三地扩展至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实现大湾区九市全覆盖 [1][2] 业务模式与实施 - 通过中国银行集团见证服务创新账户开立流程 港澳居民可在当地中银网点办理内地个人账户 [1] - 开户需携带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1] - 政策落地当天东莞中山江门等分支机构即实现业务办理 [2] 历史成果与客户反馈 - 自2019年推出以来已累计服务数十万港澳客户 [1] - 香港居民反馈称深中通道开通后赴中山仅需1.5小时 账户服务升级显著提升便利性 [2] 配套金融服务体系 - 外卡刷卡和移动支付覆盖各类高频消费场景 营业网点提供超20种外币兑换服务 [2] - 为境外人士提供人民币"零钱包"特色服务 [2] - 推出"来华通"APP整合翻译地图汇率等生活金融服务 提供文化旅游美食资讯 [2] 战略意义与发展规划 - 此次升级推进粤港澳三地金融互联互通 为打造旅游教育创业养老优质生活圈奠定金融基础 [2] -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将继续发挥特色优势 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体系 [2]
“南沙金融30条”发布 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1:48
金融支持南沙建设总体目标 - 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支撑作用 [1] - 将南沙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1] - 坚持"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发展方向 [1]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增加票据融资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 [1] - 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新模式 [1]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 [1] 高端制造产业金融支持 - 引导政府基金聚焦南沙重点产业及关键共性技术清单,推动社会资本精准投放 [2] - 支持制造企业、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 [2] - 推动符合条件的重点制造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挂牌融资 [2] 特色金融服务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深化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加强企业碳账户与碳核算机制建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碳金融服务 [2] - 推动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应用,金融机构按企业绿色电力消费水平给予支持 [2] 跨境金融与国际合作 - 引导航运企业国际海运费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加快航运保险产品创新 [2] - 鼓励跨国公司在南沙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 [2] - 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等多元化投资机构 [3] 金融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 支持港澳投资者申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或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3] - 高标准建设南沙国际金融岛、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期货产业园等平台 [3] - 为港澳金融机构跨境办公提供空间载体 [3] 民生金融便利化措施 - 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试点 [3] - 支持银行与非银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3] - 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 [3] 跨境保险服务创新 - 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商业医疗险、商业保险年金、跨境车辆保险等产品 [3] - 汇丰银行认为该政策将推动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与跨境业务创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