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募资

搜索文档
逆市大幅加仓 多家百亿私募启动募资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股票私募仓位变化 - 股票私募最新仓位指数升至79.03%,环比提升0.82个百分点,创近八周新高 [1][2] - 56.5%股票私募仓位达满仓水平,32.21%处于中等水平,10.46%处于低仓,仅0.83%空仓 [2] - 百亿私募仓位指数74.97%,二十亿私募仓位指数79.38%,五亿私募仓位指数79.23% [2] - 二十亿私募加仓4.2个百分点,百亿私募加仓2.8个百分点,二十亿私募仓位创近二十二周新高 [2] 私募募资动态 - 2023年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15981只,较2022年24967只大幅下滑 [4] - 量化产品备案数量达4620只,占比28.91%,较2022年提升6.52个百分点 [4] - 量化产品中指数增强产品占比55.45%,股票市场中性产品占比27.27%,量化CTA产品占比17.27% [4] - 星石投资、九坤投资等多家私募在渠道开放募资,以股票多头策略产品为主 [4] 私募策略与市场观点 - 部分私募认为当前股价处于便宜位置,是中长线布局机会 [3] - 星石投资表示权益市场估值风险已充分释放,均值回归将是2024年关键驱动力量 [4] - 深圳红筹投资认为2024年全球利率见顶回落,风险资产估值压力将继续释放 [5] - 望正资产指出沪深300估值水平不高,中长期底部需保持耐心 [5] - 中欧瑞博认为股票估值处于便宜水平,2024年积极因素正在累积 [6]
产品净值回来了 客户的心却没回来 募资端冷暖有别 私募寻求破局之道
中国证券报· 2025-08-10 21:27
行业表现与分化 - A股市场回暖带动私募业绩提升,但募资端呈现结构性分化,部分头部机构如重阳投资、毕盛投资新发产品规模增长显著,而同犇投资等业绩领先机构仍面临募资困境 [1] - 量化私募表现突出,蒙玺投资规模从70亿元跃升至百亿级别,得益于其策略在行情爆发时的跟进能力及极端行情中的防守特性 [3] - 行业分化体现为业绩与募资的不匹配,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老牌稳健机构或量化新贵,对短期业绩亮眼但波动较大的机构持观望态度 [4][6] 投资者心态变化 - 投资者心态从追逐短期高收益转向注重长期稳健性,关注点包括历史业绩稳定性、团队实力、风控体系等综合因素,形成"疤痕效应" [4][7] - 客户决策周期延长,对管理人的尽调深度提升,尤其关注弱市阶段的回撤控制能力及业绩修复时间 [6][7] - 量化策略因透明度和可理解性更受青睐,主观多头策略需通过绝对收益理念和长期沟通重建信任 [8][10] 机构应对策略 - 头部机构如重阳投资通过长期稳健业绩和清晰策略逻辑吸引资金,上半年新发产品规模达数十亿元 [2] - 外资私募毕盛投资凭借五年复合收益率领先和稳定表现实现募资增长,强调策略透明与客户沟通 [3][8] - 量化机构蒙玺投资通过多元策略布局适配不同风险偏好资金,并加强投后服务以提升客户持有信心 [8] 信任重建路径 - 管理人需修炼内功,包括践行绝对收益理念、定期高质量沟通及策略透明化,如毕盛投资建立投研与市场服务的信息传递纽带 [8][10] - 销售渠道从单纯销售转向专业顾问角色,提供全流程服务,包括关键节点提示、投教引导及挖掘中小私募独特价值 [10] - 投资者自身成熟度提升,更注重风险适配和长期视角,如通过定投方式参与回撤控制良好的产品 [11]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私募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短期业绩回暖难以驱动整体募资复苏,结构性分化将持续 [5][7] - 信任重建成为破局核心,需管理人、渠道与投资者三方协同,通过透明化、专业服务和理性认知构建长期生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