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服务

搜索文档
以治理创新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9-10 22:13
人口老龄化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亿人 占总人口22% [2] 养老服务政策导向 - 国家提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1] - 政策要求加快适老化设施建设改造 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并促进医养结合 [1] 社区养老核心优势 - 社区可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康复护理等各类服务资源 契合老年人就近养老习惯 [2] - 通过嵌入式养老机构或专业机构合作 将专业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家庭 [2] - 社区是连接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纽带 便于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服务 [2] 行业发展现状 - 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3] - 当前存在协调机制不完善、设施服务不健全及适老化程度低等问题 [3] 产业建设方向 - 采取"中心+站点"模式统筹资源 建设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带动发展 [4] - 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互助性养老服务站点 [4] - 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完善服务网络 [4] 服务优化措施 - 建立长者议事会等常态化交流平台 提供精准化日间照料/助餐/助医等服务 [5] - 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动态电子健康档案 [5] - 开展老年教育学习点 涵盖健康知识/智能生活/家庭理财等课程 [6] 社区治理创新 - 通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多方治理机制整合资源 [4] - 健全意见反馈机制让老年人参与社区规划建设 [5] - 组织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活动 促进代际互动和邻里互助 [6]
筑牢防线 补齐短板 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9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优化 - 全面取消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户籍限制 解决2亿灵活就业人员 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障碍 [2] - 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 扩大制度覆盖广度和深度 [2] - 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 合理确定缴费补贴水平 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 如黑龙江2025年最高缴费档次从3000元提高至5000元 广东江门对选择600元及以上缴费者每人每年补贴不低于60元 [3] - 精准落实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政策 确保低保对象 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应保尽保 [3] 普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完善普惠养老 普惠托育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加强基本服务收费引导 支持提供质量有保障 价格可承受 运营可持续的普惠服务 [4] - 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 要求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 针对44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专业护理床位供给不足问题 [4] - 积极发展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 引导乡镇敬老院向社会开放 优先满足孤寡 残障失能 高龄留守和低保家庭老年人照护需求 [5] - 养老机构向专业护理转型 引入专业设备 培养照护人才 优化服务流程 形成覆盖长期照护 康复护理 医疗支持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4]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创新 - 我国养老呈现"9073"格局 90%老人居家养老 7%依托社区养老 3%机构养老 [6] - 以社区为主场景加强便民服务资源整合 推进服务设施复合利用 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7] - 支持养老普惠社会服务进社区 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推动养老服务向基层下沉 [7] - 险企探索"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模式 如泰康保险通过助餐服务 康复护理 文化活动向社区辐射 大家保险构建站内护理+上门服务+医养服务能力 中国人寿推出普惠型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