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双控

搜索文档
中国能源转型:以科技之力,向绿向新向未来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9-11 04:26
全球能源转型与中国角色 - 全球能源发展主线从化石能源转向新能源 中国成为能源绿色转型领跑者和最主要创新者[3][8] - 中国风光发电装机2024年6月突破12亿千瓦 提前六年半达成2030年目标[3] -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近全国总装机量60% 构建全球最大新能源产业链[3] 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贡献 - 为全球提供80%以上光伏组件和70%风电装备 出口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推动全球光伏度电成本下降超80% 风电度电成本累计下降超60%[3] - 使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可负担清洁能源 助力全球气候治理[3] 电力市场机制变革 - 2025年6月1日起实行新能源上网电价"新老划段"政策[6] - 电力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绿电通过市场规律实现价值优化[6][8]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加速发展储能产业和绿电产业[6] 再电气化技术路径 - 再电气化成为能源绿色转型核心路径 包含直接电气化与间接电气化[9][18] - 直接电气化指电能替代化石能源 间接电气化指绿电制绿色燃料[9] - 碳中和进程是"能电气化尽电气化"的过程 绿色燃料可同时解决脱碳和绿电消纳问题[9][11] 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变革 - 新能源主体化要求从"源随荷动"转变为"荷随源动"运行模式[11] - 负荷需适应风光发电峰谷特性 高峰时全量消纳 低谷时通过负荷调节保障平衡[11] - 风光发电厂将同时成为绿电生产者和绿色燃料提供者 催生全新产业[11][18] 智慧能源创新实践 - 上海交大建成130亩再电气化试验场 集成新能源发电与转化等系统[13] - 园区配备22栋建筑屋顶光伏 近2万个数据测点实现1Hz高频采集[13] - 开展AI+能源研究 包括光伏功率预测和智慧温控策略等前沿课题[15] 双碳目标政策保障 - 中国碳达峰到碳中和仅30年 时间紧任务重[19] - 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成为标志性政策转变[21][23] - 政策变化将加速能源结构调整 推动技术创新 创造碳市场新机遇[21] 能源系统转型方向 - 未来五年核心是构建新能源为主新型电力系统[23] - 能源转型需科技创新发展新业态 同时构建新型生产关系[23][24] - 形成教学—科研—验证—迭代—应用闭环 突破产教隔阂[17]
远光软件(002063) - 002063远光软件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9
2025-06-19 09:24
发展机遇 - 数字经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企业数字化需求增强,公司助力企业数字化升级大有可为 [2] - 国产替代迎来重大风口,信创产业成为国家核心战略方向 [2] - 新型能源体系数字化平台业务市场空间巨大,能源电力市场化业务将成公司新增长点 [3] 行业拓展 - 公司在建筑、装备制造、医疗等行业建立标杆项目,今年将在医疗行业推广标杆项目并打造新行业标杆 [4] 低碳业务规划 - 构建全链条碳市场服务体系,提供“碳排双控”服务,依托区位优势支撑国际绿色能源组织运营,参与标准编制与认证服务 [5] 人工智能业务布局 - 2015 年开启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形成 3+N 业务模式,研发上千款 RPA 机器人,发布智能设备 [6] - 重点研究 RAG、AI agent 等技术,发布远光智言 2.0 等平台和应用,提升 DAP 产品智能化程度,有大量应用案例 [7] 电改影响 - 电力市场深化推进,市场主体需数字化和信息化支撑手段,公司电力交易信息化迎来重大机遇 [8] - 重点落地场景包括基于 AI 的预测、多能源协同交易决策、储能成本测算等 [8] 客户需求与未来布局 - 各行业客户对人工智能技术关注度显著提升,聚焦大模型技术与垂直业务场景深度耦合需求 [9] - 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构建分层研发体系,推出系列化智能应用 [10] - 秉持自研创新与生态合作并重策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