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破发
icon
搜索文档
破发股中自科技董事李云拟减持 上市见顶申万宏源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07:09
公司董事减持计划 - 董事李云拟减持不超过50,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0.04%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减持期限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 [1] - 减持前李云持有672,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0.56% 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 已于2023年4月22日解除限售 [1] - 李云曾自愿将锁定期延长6个月至2023年10月22日 该部分股份于2023年10月23日上市流通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0月22日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格70.90元/股 上市首日破发 开盘价70.00元 盘中最高价70.50元(历史最高点) 目前股价仍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开发行股票2150.87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15.25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4.07亿元 较原计划14.60亿元少5271.68万元 [2] - 募集资金原计划用于新型催化剂智能制造园区、汽车后处理装置智能制造产业园、国六b及以上排放标准催化剂研发、氢能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发行费用与股本变动 - 发行费用合计1.18亿元 保荐机构申万宏源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9351.23万元 [3] - 2022年度权益分派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 转增前总股本86,034,976股 扣除回购账户515,201股后实际参与分配股本85,519,775股 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20,242,886股 [3] - 本次分派未派发现金红利 仅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3]
破发股爱克股份连亏1年半 IPO募10.9亿东兴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07: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39.88% [1][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3.36万元,较上年同期-5627.39万元收窄78.62% [1][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29.50万元,较上年同期-3186.08万元改善154.28% [1][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9.03亿元,同比下降15.37% [2][3]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较上年同期3431.81万元下降413.09% [2][3] 资本运作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新股3900万股,发行价格27.9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0.91亿元 [3][4]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9.82亿元,较原计划8.45亿元超额1.38亿元 [4] - 发行费用总计1.08亿元,其中承销保荐费用8586.89万元 [5] - 上市首日最高价75.38元创历史峰值,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4] 公司治理 - 2025年5月实施分红方案,每10股转增4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6日 [6] - 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保荐代表人为于洁泉、王伟洲 [3]
破发股品高股份连亏2年半 上市超募3.5亿国联民生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02: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5亿元 同比增长7.21%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80.77万元 较上年同期-2505.74万元亏损收窄 [1][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1906.24万元 较上年同期-2802.49万元改善 [1][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20亿元 同比下降4.81% [2][3]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6405.52万元 较2023年-1068.04万元亏损扩大 [2][3]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12.75万元 较上年同期-11209.29万元明显改善 [1][2]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3亿元 较2023年-1.20亿元略有改善 [2][3] 融资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0.48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9.17亿元 [4]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5.69亿元超额3.48亿元 [4] - 发行费用合计1.31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用1.04亿元由民生证券收取 [4] 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1年12月30日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37.09元/股 [3] - 发行数量2826.38万股 由民生证券(现国联民生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3]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破发股步长制药跌3.21% 2016年上市募3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19 09:28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收报18.67元人民币 单日跌幅3.21% 处于破发状态[1] 首次公开发行 - 公司于2016年11月18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发行数量6980万股 发行价格55.88元人民币[1] - 发行募集资金总额39.00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36.71亿元[1] - 发行费用合计2.29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获得费用2.20亿元[1]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36.71亿元全部按招股书计划投入 用于陕西步长制药心脑血管用药生产基地项目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1] 中介机构 -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王栋与高莹莹[1]
破发股华如科技连亏2年半 A股超募4.8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07: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亿元 同比增长3.85%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380.91万元 同比扩大27.58% [1][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8930.25万元 同比扩大24.61% [1][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1亿元 同比改善10.87% [1][2] - 2024年营业收入2.49亿元 同比减少31.12% [2][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54亿元 同比扩大59.86% [2][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扩大51.81% [2][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438.55万元 较上年-2.46万元显著恶化 [2] 历史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3.62亿元 较2022年8.33亿元下降56.5% [3] - 2022年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2023年转为亏损2.22亿元 [3] - 2022年扣非净利润1.23亿元 2023年转为亏损2.42亿元 [3]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8亿元 [3] 融资情况 - 2022年6月IPO发行2637万股 发行价52.03元/股 [3] - IPO募集资金总额13.72亿元 净额12.75亿元 [4]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8亿元超额4.75亿元 [4] - 发行费用总额9678.56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8232.19万元 [4] 公司治理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 2023年实施每10股转增5股 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6月1日 [4] - IPO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刘芮辰、王彬 [3]
破发股久日新材连亏两年半 上市募18.5亿招商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17 08: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3亿元 同比减少7.11%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905.73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288.12万元收窄29.6%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84.49万元 同比增长726.08% [1][2] - 扣非净利润亏损1016.87万元 较上年同期1844.02万元收窄44.9% [1][2] 历史财务对比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4.88亿元 同比增长20.52%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5376.08万元 较上年亏损9613.77万元收窄44.1% [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413.66万元 同比增长3.84% [2] 资本运作 - 2019年11月5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2780.68万股 发行价66.68元/股 [3] - 募集资金总额18.54亿元 净额17.09亿元 超募1.14亿元 [3] - 发行费用1.45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用1.28亿元 [3] - 2024年6月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每10股转增4.9股 [4] 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15.95亿元 用于年产87000吨光固化材料建设项目 光固化技术研究中心改建及补充流动资金 [3]
破发股三未信安上半年亏损 2022年上市超募9.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16 07: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15.19%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8.58万元,同比下降314.35% [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35.52万元,同比下降484.34% [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62.64万元,上年同期为-2203.58万元 [1][3] 首次公开发行 - 2022年12月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1914万股,发行价78.89元/股 [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3.71亿元,较原拟募资4.03亿元超募9.67亿元 [4] - 发行费用合计1.39亿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10亿元 [4] - 保荐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跟投76.06万股,获配金额5999.99万元,限售期24个月 [4] 公司治理 - 2023年5月实施每10股转增4.8股并派息4.29元 [4]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破发股灿瑞科技扣非连亏2年半 IPO募22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10 08: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4亿元 同比增长8.57%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2.35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 [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086.77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 [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34.28万元 现金流状况为负 [1][3] 历史财务对比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31.70万元 较上年959.33万元由盈转亏 [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500.37万元 亏损较上年-3480.67万元扩大 [3] 上市情况 - 2022年10月1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112.69元/股 [4] - 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 报100.68元 目前仍处于破发状态 [4]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99,997.60万元 较原计划155,048.19万元超额44,949.41万元 [4]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计划用于高性能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专用集成电路封装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4] 发行相关 - 发行费用总额17,232.66万元 其中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获承销保荐费用14,178.42万元 [4] - 保荐机构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跟投578,304股 获配金额65,169,077.76元 限售期24个月 [4] 权益分派 - 2022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77,106,974股为基数 每股派现0.55元并转增0.49股 [5] -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2,408,835.70元 转增37,782,417股 分红后总股本增至114,889,391股 [6] -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6月19日 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6月20日 [6]
破发股中科微至1年1期连亏 上市超募14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07: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02亿元 同比下降25.40%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248.08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452.75万元 [1] - 扣非净利润-8499.16万元 同比亏损扩大16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681.66万元 同比下降62.9% [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波动明显 分别为23.15亿元、19.57亿元和24.74亿元 [1]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不稳定 分别为-1.19亿元、2085.27万元和-8475.08万元 [1] 上市情况 - 2021年10月26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90.20元/股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90.00元 为历史最高价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2]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7.49亿元 超募14.09亿元 [2] - 发行费用2.28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2.08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13.39亿元 用于智能装备制造中心等5个项目 [2]
破发股天宜新材连亏1年半 2019年上市即顶2募资共3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02: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3亿元 同比减少17.26%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9亿元 较上年同期-4.93亿元亏损收窄 [1][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2.25亿元 较上年同期-5.08亿元有所改善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28.42% [1][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63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63.85% [2][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4.95亿元 同比暴跌1138.31% [2][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5.95亿元 同比恶化2114.15% [2][3] 融资情况 - 2019年IPO募集资金净额8.68亿元 超募2.22亿元 [4] - 2022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2.97亿元 发行价20.81元/股 [4] - 两次募资合计达32.94亿元 [6] - IPO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承销费用8773.58万元 [4] - 定向增发保荐机构变更为中信证券 [4]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用于轨道交通制动闸片项目及研发生产线 [4] - 定向增发资金投向碳陶制动盘产业化、碳碳材料预制体产线及补充流动资金 [5] 股价表现 - 发行价格20.37元/股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3] - 上市后最高价64.80元(2019年8月6日) 此后持续震荡下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