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遇冷

搜索文档
中国年轻人,不去电影院了?
虎嗅APP· 2025-09-07 13:17
行业趋势:影院扩张与观众流失矛盾加剧 - 全国影院数量持续扩张至1.3万家、银幕达8.1万块,但2024年总票房仅425亿元,较2019年历史峰值641.49亿元缩水三分之一,甚至低于2015年438亿元水平[7] - 年度上座率跌至历史低点5.7%,意味着百人影厅平均仅5-6名观众,空置现象严重[10] - 三四线城市票价涨幅达30%-35%,2025年一线城市均价达49.6元,较2014年上涨16%,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加速流失[33] 档期依赖性与头部效应强化 - 档期票房占比从2014年50%升至2022年后70%左右,春节档成为绝对主导力量,2025年《哪吒2》单部影片占据暑期档近四成票房[15][23] - 头部集中度显著提升:2014年前50名影片占票房80%-90%,2024年仅前20名即可占据60%-80%份额,前五名影片占比从20%升至30%以上[24] - 2024年春节档8部影片中4部中途撤档,反映非头部影片生存空间被极端压缩[19] 消费群体结构性变化 - 核心观众年龄从2021年暑期档平均27.7岁升至2025年32.5岁,年轻群体流失明显[35] - 超六成观众在观看《哪吒2》后未再进入影院,消费频次断崖式下降[23] - 观影动机从自发消费转变为依赖社交媒体营销驱动,需热搜、朋友圈刷屏、短视频表情包等外部刺激才产生购票意愿[15] 体验质量与内容供给问题 - 硬件设施存在座椅舒适度低、卫生条件差、银幕尺寸不足等问题,基础体验达标率低[28] - 正片质量与预告片落差大,《封神2》等影片特效粗糙被吐槽"蓝精灵"级视觉呈现[28] - 剧情套路化严重且强行煽情,导致观众产生"导演强占大脑"的抵触心理[32] 历史数据对比(2014-2023头部影片占比) - 2014年《变形金刚4》单片占比6.72%,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升至7.85%,2020年《八佰》达14.89%[20][21] - 2023年《满江红》《流浪地球2》《孤注一掷》三部影片占比均超7%,头部效应持续强化[21]
中国年轻人,不去电影院了?
虎嗅· 2025-09-07 01:02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中国电影行业面临观众流失和上座率持续低迷的问题 尽管2025年暑期档被誉为十年来口碑最佳 但多部大片票房不及预期且预测数据一再下调[4][5] - 全国电影院数量持续扩张 2024年达到1.3万家影院和8.1万块银幕 但总票房仅425亿元 较2019年641.49亿元历史高点缩水三分之一 甚至低于2015年438亿元水平[9] - 行业年度上座率跌至历史低点5.7% 意味着百人影厅平均只有五六名观众 四大黄金档期中除春节档外均表现疲软 贺岁档2024年上座率仅4.2%[12][13] 票房结构与头部效应 - 档期票房成为全年核心支撑 2022年后占比稳定在七成左右 但不同档期分化显著 春节档自2018年起成为绝对主导 2025年二月票房达160.9亿元[20][22] - 头部集中现象加剧 2014年前50名电影占票房80%-90% 而2024-2025年前20部电影即可占据60%-80%票房 前五名份额从两成升至三成以上[34] - 单片统治力强化 2025年《哪吒2》单部影片在暑期档结束时占据近四成票房 猫眼数据显示超六成观众观看该片后未再进入影院[32] 消费行为与定价变化 - 一线城市电影票均价达49.6元 较2014年上涨16% 三四线城市涨幅更猛达30%-35% 均价42元已与二线城市持平[47] - 观众年龄结构显著老化 暑期档观众平均年龄从2021年27.7岁升至2025年32.5岁 年轻人将影院娱乐视为可选而非必选项目[50][51] - 自发观影行为减少 行业高度依赖热搜推⼴、朋友圈刷屏和短视频营销触达观众 缺乏外部刺激时消费者难以产生购票意愿[18][19] 内容质量与体验问题 - 影片质量与宣传错位现象普遍 预告片与正片差异大 特效粗糙如《封神2》被吐槽视觉呈现差 剧情套路化且强行煽情引发观众反感[41][44] - 影院体验持续恶化 存在手机亮光、噪音干扰、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座椅舒适度和屏幕规格未达预期 直接影响消费者满意度[2][39][40] - 时间成本成为关键考量 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家庭娱乐替代方案 两个小时影院时长对比短剧综艺的灵活性处于竞争劣势[45]
刚拿“影后”就演短剧,她让影视圈最后的鄙视链崩塌?
36氪· 2025-08-14 08:26
短剧市场崛起与传统影视行业挑战 - 短剧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 同比增长34.9% 预计2025年达634.3亿元 2027年突破1000亿元 超越2024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425.02亿元 [18] - 抖音旗下红果短剧月活用户达2.1亿 同比增长179% 超越优酷2亿月活 仅用2年达成优酷10年用户积累目标 [20][21] - 头部短剧《朱雀堂》投资4000万元 上映10天内分账破千万 在腾讯视频峰值热度2.3万 爱奇艺热度超4500 连续33天居全网短剧有效播放榜首 最高市占率49% [2][5] 明星与从业者转向短剧 - 金爵奖得主万茜主演短剧《朱雀堂》 引发粉丝对其"降级"争议 [1][2] - 74岁刘晓庆短剧《萌宝助攻》首播24小时播放量破3500万次 制片人称"投50万赚100万" [6] - 68岁潘长江短剧《进击的潘叔》点击量破3亿 李若彤、倪虹洁、舒畅等中青年演员均入局短剧赛道 [8][9] 传统影视行业困境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票房292亿元 同比增长23% 其中《哪吒2》单片贡献154亿元占比52% [12] - 2025年暑期档票房仅87亿元(截至8月12日) 远低于2019年177亿元和2022年91亿元 [2][12][13] - 北京近30万演员待业 影视剧开拍率不足10% 多名演员转行网约车司机、摆摊等职业 [14] - 2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降至21% 电影投资周期延长至3年 平均投资成本超1.2亿元 [15][17] 平台战略与产业链布局 - 红果短剧通过免费观看+广告解锁模式 月分账金额达5亿元 整合番茄小说IP与短视频厂牌形成完整产业链 [22] - 腾讯视频上线火星短剧社 爱奇艺将极速版更名为微短剧App 芒果TV将短剧提升至集团战略层面 [24] - 电影票均价30-80元 与短剧几元解锁全集模式形成成本对比 观众娱乐方式转向碎片化快节奏内容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