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年轻人,不去电影院了?
虎嗅·2025-09-07 01:02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中国电影行业面临观众流失和上座率持续低迷的问题 尽管2025年暑期档被誉为十年来口碑最佳 但多部大片票房不及预期且预测数据一再下调[4][5] - 全国电影院数量持续扩张 2024年达到1.3万家影院和8.1万块银幕 但总票房仅425亿元 较2019年641.49亿元历史高点缩水三分之一 甚至低于2015年438亿元水平[9] - 行业年度上座率跌至历史低点5.7% 意味着百人影厅平均只有五六名观众 四大黄金档期中除春节档外均表现疲软 贺岁档2024年上座率仅4.2%[12][13] 票房结构与头部效应 - 档期票房成为全年核心支撑 2022年后占比稳定在七成左右 但不同档期分化显著 春节档自2018年起成为绝对主导 2025年二月票房达160.9亿元[20][22] - 头部集中现象加剧 2014年前50名电影占票房80%-90% 而2024-2025年前20部电影即可占据60%-80%票房 前五名份额从两成升至三成以上[34] - 单片统治力强化 2025年《哪吒2》单部影片在暑期档结束时占据近四成票房 猫眼数据显示超六成观众观看该片后未再进入影院[32] 消费行为与定价变化 - 一线城市电影票均价达49.6元 较2014年上涨16% 三四线城市涨幅更猛达30%-35% 均价42元已与二线城市持平[47] - 观众年龄结构显著老化 暑期档观众平均年龄从2021年27.7岁升至2025年32.5岁 年轻人将影院娱乐视为可选而非必选项目[50][51] - 自发观影行为减少 行业高度依赖热搜推⼴、朋友圈刷屏和短视频营销触达观众 缺乏外部刺激时消费者难以产生购票意愿[18][19] 内容质量与体验问题 - 影片质量与宣传错位现象普遍 预告片与正片差异大 特效粗糙如《封神2》被吐槽视觉呈现差 剧情套路化且强行煽情引发观众反感[41][44] - 影院体验持续恶化 存在手机亮光、噪音干扰、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座椅舒适度和屏幕规格未达预期 直接影响消费者满意度[2][39][40] - 时间成本成为关键考量 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家庭娱乐替代方案 两个小时影院时长对比短剧综艺的灵活性处于竞争劣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