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
icon
搜索文档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高质量立法服务和保障改革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17 22:22
李鸿忠围绕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在哈尔滨、伊春等地调研水环境治理、绿色经济发展、森林生态保 护和林业发展情况。他指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 署,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和遵循,加快完善法典草案,全面体现新时 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制度、实践成果,确保编纂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 愿、系统规范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8日 03 版) (责编:牛镛、袁勃) 李鸿忠强调,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 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升人大高质量立法的政治站位和思想站位。要充分发挥地 方立法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各地方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党中 央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地方立法,继续做好实施性、探索性立法,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发展。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遵循规律,集 思广益,守牢底线,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开展立法工作,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保障宪法法律正 ...
李鸿忠在黑龙江出席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并调研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高质量立法服务和保障改革发展
新华网· 2025-09-17 08:43
李鸿忠强调,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 治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升人大高质量立法的政治站位和思想站位。要充分发 挥地方立法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各地方发展的战略谋划和 党中央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地方立法,继续做好实施性、探索性立 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发展。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遵循规 律,集思广益,守牢底线,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开展立法工作,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保障宪法法律正确 有效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李鸿忠围绕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在哈尔滨、伊春等地调研水环境治理、绿色经济发展、森林生 态保护和林业发展情况。他指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 设部署,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和遵循,加快完善法典草案,全面体现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制度、实践成果,确保编纂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 意愿、系统规范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 新华社哈尔滨9月17日电 中共中 ...
中国环境报征集61篇法典草案建言,已全部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中国环境报· 2025-06-16 06:52
4月30日—6月13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以下简称《法典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此 期间,中国环境报开设"我为法典建言献策"专栏,共收到意见建议61篇,整理形成《中国环境报征集生 态环境法典草案意见建议汇编》,目前已报送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为配合做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中国环境报社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领域专业媒体平台优势,于4月30 日在中国环境报、中国环境APP开设"我为法典建言献策"专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刊发对《法典草 案》的意见建议。此专栏开设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截至6月10日,中国环境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意见建议61篇。来稿主要聚焦总则编、污染防治编、 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其中总则编13篇,污染防治编10篇,法律责任和附则编38篇。半数以上来稿集中在 法律责任和附则编。 这些意见建议特点较为鲜明。 一是参与群体广泛。投稿来源涵盖环境法学专家学者、环境司法与执法人员、环保社会组织、律师、企 事业单位代表以及关心环境保护事业的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 二是反映基层声音。法律责任和附则编的很多意见建议,来自基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法律责任能 ...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新华网· 2025-05-27 11:11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点 -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未来将取代环境保护法并统领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1][2] - 现行有效的生态环境法律30多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多件,以环境保护法为统领 [1] - 法典草案五大亮点:延续性(保留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防治等核心内容) [1] 现实性(强化第三方监测机构监管、优化法律责任) [2] 体系性(删除重复矛盾条款) [2] 创新性(纳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损害赔偿等制度) [2] 前瞻性(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原则性规定) [2] 法典颁布后的配套措施 - 生态环境部将推动配套制度全面清理和升级改造,对标法典新规定修改或废止不一致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3] - 加快配套制度制修订工作,落实授权性立法要求 [3] - 补充性立法将聚焦新兴领域(如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专门立法进程 [3] 现行法律调整 - 法典颁布后,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10部法律将不再保留 [2]
积极推动生态环境立法筑牢美丽中国建设法治根基
生态环境立法进展 -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取得阶段性成果 草案共1188条约16万字 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步审议 [1][2] -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作为中国首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行政法规正式颁布 为碳市场运行提供法律依据 [1] - 《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在制定中 同时修订《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等6件部门规章 完善法律体系 [1] 生态环境法典亮点 - 保持法律延续性 保留环评/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现行法律核心内容 [2] - 赋予县级分局独立执法权 解决基层执法权限问题 [2] - 系统整合现行制度 删除矛盾重复条款 将中央环保督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改革举措上升为法律制度 [2] - 前瞻性规定应对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 为单行立法预留空间 [2] 标准体系建设 - 累计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3040项 其中现行有效2486项 加速标准更新以推动绿色转型 [3] - 制定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工作方案 实施标准提升行动 [3]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 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51万件 涉及赔偿金额超330亿元 [3] - 联合最高法/最高检出台赔偿制度改革配套文件 强化鉴定评估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3]
生态环境法典公开征求意见:关注基层执法、第三方监测机构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09:31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进展 -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草案共1188条 约16万字 已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1] - 法典编纂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 生态环境部积极配合立法机关推进工作 [1] - 草案整合了现行10部环保法律 包括环境保护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法典出台后这些法律将不再保留 [6] 法典草案核心亮点 - 保持制度延续性 保留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污染防治等章节现行法律核心内容 [3] - 解决基层执法痛点 赋予县级生态环境分局独立执法权 提升执法效能 [3] - 强化第三方监测机构监管 对环评机构关键岗位人员提出要求 遏制环评造假 [3] - 删除现行法律中重复 矛盾条款 增强法律系统性 整合后条款数减少约30% [4] - 将中央环保督察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改革举措上升为法律制度 [5] - 对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作出原则性规定 为后续单行立法预留空间 [5] 配套制度调整计划 - 法典颁布后将全面清理与法典不一致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涉及近50项授权立法要求 [7] - 重点调整海洋环境保护 放射性污染防治等行政法规 新制定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条例 [7] - 按"轻重缓急"制定部门规章 计划2年内完成所有配套文件修订 [7] - 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补充立法 目前相关领域尚无专门法律 [7]
环境法典草案正征求意见,配套制度将全面清理和升级改造
第一财经· 2025-05-27 07:12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核心内容 -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解决了管理实践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如赋予县级生态环境分局独立执法权 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 管得着的看不见"问题 提升基层执法效能 [1] - 草案强化对第三方监测机构等环境服务机构的监管 对环评机构关键岗位人员提出要求 提升环评文件质量 [2] - 草案增强体系性 删除重复矛盾条款 系统整合现行法律制度 将部分改革举措上升为法律制度 如"四个统一"监管 中央环保督察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 [2] 生态环境法典立法进展 -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是环境立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生态环境部全力配合立法机关推动编纂工作 [1] - 法典草案保留现行法律核心内容 如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污染防治 水污染防治等章节 保持制度稳定性 [1] - 法典对新兴领域作出引领性规定 如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为未来单行立法预留空间 [2] 生态环境法典实施影响 - 法典施行后将取代《环境保护法》 统领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现行30多部环保法律将不再保留 [3][5] - 生态环境部将推动配套制度全面清理和升级改造 对标法典新规定 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体检" 修改或废止不一致内容 [5] - 法典草案中近50处授权国务院或生态环境部制定具体办法 生态环境部将全面梳理并制定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5] 生态环境立法现状 - 我国现有生态环境领域法律30多部 占现行法律总数306部的1/10 另有行政法规100多件 地方性法规1000多件 [5] - 现行法律法规涵盖各类污染要素和自然生态系统 包括水 气 声污染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等 [5]
“最严格、最严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仪器信息网· 2025-05-07 09:01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核心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于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共分五编1188条 [4][6] - 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至6月13日,为期45日 [4] -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系统工程 [6] 总则编 - 总则编规定生态环境领域重要法律原则和基础性制度,分为9章143条 [7][8] - 第四章规定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生态环境基准和监测制度 [8] - 第五章规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包括规划和建设项目的评价 [8] - 第六章规定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机制 [8] - 第七章规定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 [8] 污染防治编 - 污染防治编系统整合现行污染防治法律,分为9个分编525条 [9][10] - 第二至第九分编分别规定大气、水、海洋、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及其他污染防治措施 [11] - 各分编均包含"一般规定"和针对特定污染源的专项防治章节 [11] 生态保护编 - 生态保护编突出系统保护理念,分为7章265条 [12][13] - 内容涵盖生态系统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物种保护、重要地理单元保护等 [13] - 新增生态退化的预防和治理、生态修复等规定 [13] 绿色低碳发展编 - 绿色低碳发展编聚焦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领域,分为4章113条 [14][15] -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法律制度 [15] 法律责任和附则编 - 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分为3章142条,包括"通则""罚则""附则" [16][17] - 对现行法律责任规定进行整合优化,全面严格合理设置法律责任 [17]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十大亮点,与你密切相关!|“典”亮美丽中国
中国环境报· 2025-04-30 09:45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核心内容 - 中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整合30多部生态环境法律 100余件行政法规 1000多件地方性法规 形成5编1188条的法典草案 [2] - 法典编纂回应"双碳"目标 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 将绿色低碳发展单独成编 [6] - 关注新污染物治理 新增化学物质 电磁辐射和光污染防治条款 为2035年新污染物风险管控提供法律保障 [8][9] 污染防治创新举措 - 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 首次将发动机 铁路机车纳入监管范围 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机动设备 [12][13] - 新增建筑垃圾 新能源产品退役处理规定 要求建设单位将建筑垃圾防治费列入工程造价 规范废旧风电 光伏组件 动力电池拆解处置 [19] - 提高建筑施工噪声防治要求 优先使用低噪声工艺设备 从源头预防油烟 恶臭扰民问题 [4][5] 执法监管优化 - 赋予县级生态环境分局独立执法权 可实施现场检查 查封 扣押 行政处罚 提高基层执法效率 [10][11] - 统一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罚则 将环境监测机构纳入监管 解决"看得见罚不着"问题 [14][15] - 调整个人违法从事危废经营罚款标准 区分企业个人违法主体 增强法律适用性 [17][18] 法律责任完善 - 化解法律冲突条款 统一拒绝监督检查罚款标准为5万-20万元 实施0.5万-2万元"双罚制" [16] - 增设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对专章 系统规定应急处置制度 填补环境应急法治空白 [20]
赵乐际主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闭幕会并作讲话
新华社· 2025-04-30 08:40
民营经济促进法 - 会议审议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 明确平等对待 公平竞争 同等保护 共同发展原则 [2] - 法律从市场准入 要素保障 规范经营 服务保障 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规范 [2] - 旨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高质量发展 [2]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 -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立法任务 草案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 - 草案充分体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制度 实践成果 符合生态建设实际需要 [2] - 要稳步有序推进编纂工作 确保编纂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法典 [2]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 - 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 为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更完备法律保障 [3] 其他法律审议进展 - 对原子能法草案 仲裁法修订草案进行二次审议 [3] - 对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 监狱法修订草案进行初次审议 [3] 环境保护与国有资产管理 - 会议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3] - 会议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和整改问责情况报告 [3] 人大工作部署 - 要立足人大职能职责做好工作 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贡献 [4] - 要认真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和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工作要点 [4] - 要以高质量立法服务和保障改革发展 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 实效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