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理智能革命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硅谷顶级VC:特斯拉与Figure齐“秀肌肉”,万亿机器人赛道未来何去何从?
36氪· 2025-09-06 06:19
机器人技术突破与战略路径 - 特斯拉新一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采用金色外观 设计更精简 关节、腰部、膝盖构造明显变化[2] - Optimus展示环境感知与动作协调能力 能按指令完成"寻找可乐"任务[2][3] - 机器人双手仿生技术显著进步 具备谨慎动作规划能力 空间感知与控制系统趋于成熟[3] 特斯拉战略与规模优势 - 特斯拉采用硬件先行、成本为王策略 目标将机器人单价降至2万美元[4] - 计划2025年实现5000台量产规模 依托制造能力、供应链、AI芯片与电池优势[4] - 公司认为机器人业务价值占比达80% 按当前7000亿美元市值测算潜在价值5600亿美元[11] Figure的AI驱动路径 - Figure 02机器人展示自主完成"将碗放入洗碗机"复杂任务 涉及餐具分离、高精度操作及碰撞应对等核心难题[7][8] - 仅通过VLA模型(Helix)新增数据实现技能迭代 无需开发新算法[8] - 战略聚焦AI通用性优先 通过数据迭代提升适应能力 认为硬件适配将随模型成熟自然解决[9] 行业影响与规模预期 - 人形机器人被英伟达CEO评价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级产业"[9] - 技术突破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重构 覆盖制造业、物流、家政及养老护理领域[11] - 物理智能革命将改变人类与物理世界交互方式 带动传感器、芯片、控制系统及AI软件产业链投资热潮[11] 技术挑战与未解问题 - 特斯拉需验证FSD视觉数据在触觉/压力感知物理交互中的复用程度[12] - Figure面临高质量训练数据获取挑战 硬件与供应链能力存疑[12] - 双方需解决能源效率、安全性及核心零部件性能瓶颈等实质性问题[12]
真人级双手震惊全网,特斯拉“金色擎天柱”最新视频爆出
选股宝· 2025-09-04 23:28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全新金色外观Optimus机器人展示人类级别灵巧双手 引发物理智能革命讨论[1] - 机器人可替代20万-50万美元人类工作岗位 被评价为生产力核暴级突破[1] - 特斯拉第三代灵巧手拥有22个自由度 较前两代实现翻倍提升[1] 灵巧手技术方案与产业链 - 灵巧手研发占整机开发工程量50% 采用视触觉多模态技术方案[1] - 传动方案升级为腱绳+微型丝杠 精度高于蜗轮蜗杆方案 提升精细化操作能力[1] - 国内视触觉技术在材料设计/薄化工艺/标定技术及深度学习模型方面与海外差距不明显[1] 技术路线与需求定位 - 坚持视觉为主感知路线 核心需求为未标注复杂环境中抓取操作零件工具[1] - 视触觉技术最匹配复杂环境操作需求 实现多模态触觉感知[1]
刚刚,马斯克「金色擎天柱」首曝,这双真人手刷屏,50万年薪岗危了
36氪· 2025-09-04 07:45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进展 - 全新金色外观设计更精简 可能为Optimus 3版本[3][16] - 手部设计接近人类 引发广泛关注但被质疑可能为无功能假手[9][11] - 腰部与膝盖关节构造相比7月版本有所改进[14][17] - 接收指令后需预留行动空间 体现谨慎行为模式[1] 产品规划与市场预期 - 2024年目标产量5000台 2026年目标提升至5万台[21] - 目标定价约2万美元 但大规模量产与控制成本存在挑战[21] - 公司认为80%未来价值将来自Optimus业务[18] - 被行业领袖视为生产力突破 可替代20万-50万美元人类劳动力[1] 技术能力展示 - 物理智能革命开启 具备自主导航能力[1] - 行走模式更接近人类 包含手臂摆动 膝盖伸直及脚跟到脚趾步态[19] - 马斯克宣称V3版本灵活性将与人类无异[16] 行业竞争动态 - Figure公司同日发布人形机器人新视频 展示洗碗机装载能力[23] - 采用Helix模型仅通过新数据训练即实现复杂操作 包括餐具分离 方向调整和错误恢复[24][25] - 同一系统可处理多类任务(叠衣服 整理包裹 装载洗碗机)体现通用化潜力[23][25] - 行业认为人形机器人将形成万亿美元规模产业[21]
Optimus 3要来了?特斯拉全新“金色擎天柱”信息流出,手部酷似人类成焦点
华尔街见闻· 2025-09-04 04:32
产品升级 - 新一代Optimus机器人采用全新金色外观设计 提供高级视觉体验[3] - 手部设计精细度显著提升 接近人类生物力学结构 执行器移至前臂并通过电缆操作手指[8] - 腰部和膝盖关节构造更加流畅平滑 机械感大幅减少[8] 技术参数 - 第三代灵巧手自由度提升至22个 其中主动自由度由6个增至17个[15] - 驱动系统由内置改为外置 传动系统升级为行星齿轮箱+丝杠+腱绳混合方案[15] - 采用丝杠替代涡轮蜗杆 腱绳替代扭力弹簧 提升精度 负载能力和传动效率[15] 性能表现 - 机器人具备对指令的理解和初步自主行动能力 能执行"带路找可乐"等任务[1][6] - 步态仍带机械感但持续优化 包括手臂摆动 膝盖伸直和脚跟到脚趾连贯动作[13] - AI推理速度被指出较慢 指令响应存在延迟[6] 战略定位 - 公司未来约80%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而非传统汽车业务[16] - 公司正从汽车制造商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巨头全面转型[16] - 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带入物理世界 已进行近二十年基础工作[16] 量产计划 - 计划2025年生产超过1000台擎天柱 2026年产量目标增至5万台[17] - 目标定价每台约3万美元 部署于工业场景完成精密制造和物流搬运任务[17] - 需解决大规模量产和控制成本的挑战[17]
刚刚,马斯克「金色擎天柱」首曝!这双真人手刷屏,50万年薪岗危了
搜狐财经· 2025-09-04 02:49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更新 - 全新金色外观设计更精简 与第二代版本有所不同[2][4] - 手部设计与人类高度相似 引发网络关注[9] - 腰部关节和膝盖处构造与7月版本存在差异[14][16] 性能与生产规划 - 马斯克预告V3版本即将上线 灵活性将达到人类水平[16] - 2024年目标产量为5000台 2026年目标提升至5万台[19] - 目标定价约2万美元 但大规模量产面临成本控制挑战[19] 战略价值与定位 -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80%价值来自擎天柱机器人[16] - 机器人旨在承担重复性/危险性工作 解放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17] - 被行业视为生产力突破性创新 可替代20万-50万美元人力成本的工作[2] Figure机器人技术进展 - Figure 02机器人通过Helix模型实现自主洗碗机装载任务[21] - 仅通过新增数据训练(未改算法)即掌握叠衣服/整理包裹等多项技能[21][22] - 系统具备高鲁棒性 能处理物品湿滑/易碎/杂乱堆叠等复杂场景[21][25] 技术突破意义 - 实现厘米级高精度操作 应对无序状态和突发碰撞[21] - 单一系统适配多任务 无需针对每项任务重新设计[22][24] - 创始人认为这是通向通用型机器人的关键发展路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