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

搜索文档
2024年全球陆地和海洋温度破纪录
科技日报· 2025-08-21 01:04
全球气温升高影响了水循环。大气中水蒸气含量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全球超1/5地区出现极端水 汽值,远超2023年的1/10。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气象学会最新发布了《第35届年度气候状况》报告。这份汇聚58国 589位科学家智慧的报告,堪称地球的"年度体检报告"。报告为人类敲响了警钟:2024年,全球温室气 体浓度、陆地和海洋温度、海平面高度及海洋热含量等多项指标集体破纪录。 作为持续数十年的权威气候评估,该报告不仅追踪二氧化碳等关键指标,更整合了全球地面观测 站、海洋浮标、卫星等立体监测网络的数据。美国气象学会主席戴维·斯滕斯鲁德表示,这份经过严格 同行评审的报告揭示了2024年全球气温的破纪录表现,再次验证了气候变化的严峻现实。 报告揭示的关键发现令人警醒。温室气体浓度突破极值,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攀升至422.8±0.1百 万分比浓度(ppm),较工业化前的278ppm飙升52%。 报告指出,全球已开启"高烧"模式。地表温度连续两年打破纪录,较1991—2020年均值高出0.63℃ —0.72℃。此外,六大权威数据集得出高度一致的结论,即2015—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此外,受厄尔 ...
“热穹顶”笼罩,北半球热晕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00:53
热穹顶现象概述 - "热穹顶"现象正同时袭击欧洲和美国,导致数千万人面临危险高温天气 [1] - 自1950年代以来,极端大气事件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已增长近两倍 [1] - 热穹顶是一种自然现象,指高层大气热高压停滞不动,形成稳定的"Ω"型环流,导致温度持续升高 [1] 欧洲高温情况 - 英国6月份创下英格兰地区有记录以来最热月份,为1884年以来英国第二热的6月 [1] - 伦敦周二最高气温预计达35℃,法国对84个省份发布橙色警报 [1] - 法国和比荷卢地区的温度偏离季节平均值10°C至14°C,法国认为"史无前例" [2] - 英国西南部海域海洋温度比平均水平高出2°C,西地中海地区温度更高 [2] 美国高温情况 - 美国东部和中部地区气温超过40°C,纽约曼哈顿达37℃,肯尼迪机场达38.9°C [1][4] - 过去一周美国东部和中部各州被热穹顶笼罩 [4] 气候科学分析 -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水平上升使地球更难散发多余热量,加剧热浪 [2] - 急流中的波动放大现象导致大气阻塞事件显著增加,过去70年此类事件频率从每年1次增至3次 [8] - 现有气候模型未能完全捕捉到急流波动及其与人为变暖的关系 [10] - 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必将加剧热浪,温度纪录将被频繁打破 [10] 专家观点 - 欧洲和北美的"双热穹顶"现象随着地球变暖将更常见 [7] - 过去被认为是夏季"典型"的天气已成为历史,极端温度和降雨事件常态化 [10] - 气候危机就在眼前,当前现象并非正常现象 [10]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还要坚持减碳?(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6-01 22:03
减碳的定义与背景 - "碳"在减碳语境中指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2] -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月度降雨量新高频率比本世纪初高27%,日降雨量新高频率高52%[3] - 中国2024年平均气温10.9摄氏度创1951年以来新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6.6天,降水量比常年偏多9%[3] 国际层面的减碳意义 - 中国通过减碳增强全球环境治理话语权,2023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帮助其他国家减碳8.1亿吨[5]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5] 国内层面的减碳成效 - 能源结构调整显著:2015-202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超30%,2013-2022年京津冀PM2.5浓度下降超60%同时GDP增长60%[6] - 清洁能源发展突出: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全球第一,煤炭消费占比10年下降12.6个百分点,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1/3[6] - 产业升级成果:累计退出钢铁落后产能1.5亿吨,完成1.34亿吨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多晶硅等光伏组件全球产量占比超80%,风电机组产能占全球60%[6] 减碳与发展的关系 - 减碳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年均3.3%能源消费增速支撑6.1%经济增长[6] - 中国坚持减碳承诺,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步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产业升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