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能源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金杯电工(002533):电磁线业务表现亮眼,海外产能顺利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8-01 13:30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金杯电工"优于大市"评级 [1][3][2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1/10/8倍 [3][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3.35亿元(同比+17.50%),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7.46%)[1][7] - 二季度营收52.38亿元(同比+18.45%,环比+27.87%),净利润1.60亿元(同比+12.78%,环比+17.19%)[1][15] - 上半年销售毛利率10.32%(同比-0.67pct),净利率3.61%(同比-0.25pct)[1][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74/7.59/8.84亿元(原预测值7.36/8.80亿元)[3][21] 业务亮点 电磁线业务 - 电磁线收入37.46亿元(同比+28%),净利润1.96亿元(同比+70%),毛利率10.24%(同比+0.92pct)[2][20] - 特高压用扁线销量同比+241%,新能源车用扁线销量同比+68% [2][20] - 新增11个定点车型和15个量产车型 [2][20] 线缆业务 - 电线电缆收入55.38亿元(同比+11%),毛利率10.17%(同比-1.48pct)[2][20] - 电网中标金额同比+167%,汽车高压电缆等新业务同比+310% [2][20] 海外拓展 - 直接出口收入2.62亿元(同比+38%),毛利率16.22%(较内销高6pct)[2][21] - 捷克电磁线产能项目完成备案,计划年底试生产 [2][21] 行业与产品结构 - 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智能装备应用收入分别增长54%/19%/42%,合计占比达50% [1][19] - 绿色建筑领域收入28.78亿元(同比+3%),受地产需求拖累 [1][19] 财务预测 - 2025E营收189.91亿元(同比+7.5%),2027E营收227.62亿元(CAGR 9.1%)[4][23] - 2025E ROE 16.4%,2027E提升至18.2% [4][23] - 每股收益2025E 0.92元,2027E 1.20元 [4][23]
交通运输部:加快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快讯· 2025-05-30 14:04
交通运输行业政策导向 - 交通运输部强调加快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1] - 政策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及《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涉交通运输部分 [1] 行业重点任务 - 强化食品运输全过程监管,严格日常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1]
承诺增持超6000万元股票却爽约!监管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5-01 00:40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未履行 - 珈伟新能控股股东阜阳泉赋承诺以自有资金增持不低于6000万元公司股票但未实施[1] - 增持计划原定于2024年9月6日披露后6个月内完成但截至2025年3月6日届满仍未执行[4][5] - 未履行原因为资金筹措困难受流动资金状况及金融市场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5]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度营业收入4.90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77亿元[7] - 亏损主因包括市场电价下降导致电费结算单价降低及资产减值计提[7] - 制造业产能海外转移导致存货减值和坏账准备计提[7] - 光伏电站项目推进周期延长及融资利息大幅增加[7] 业务布局与战略调整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发电及光伏消费产品研产销[7] - 后续将密切关注产业政策调整经营策略并探索新盈利增长点[8]
海螺水泥:全年环保技改投入约8.46亿元,交出长时储能新答卷丨ESG
财经网· 2025-04-11 07:15
文章核心观点 海螺水泥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在环境上推进低碳转型,社会方面履行责任,管治上融入ESG理念 [1][7][8] 环境方面 碳盘查与管理 - 完成68家熟料基地、138条生产线范围一及范围二碳盘查,熟料生产型子公司盘查率达100%,提出近500条降碳优化建议 [1] - 提前布局CCER交易渠道,建成并优化双碳互联平台,获普通硅酸盐水泥低碳产品认证 [1] 清洁能源应用 - 投资建设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运行光储发电装机容量645兆瓦,在建光伏318.91兆瓦、风电110兆瓦 [2] - 报告期内使用3.73亿千瓦时自发光伏电量、1,052.8兆瓦时自发风电电量 [2] 替代燃料应用 - 通过多元化替代方案降低水泥生产碳排放,61家子公司使用替代燃料,累计使用357万吨,约占煤炭使用量13% [2] - 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等技术研究,提高废弃物替代燃料使用比例和协同处置稳定性 [2] 污泥处理技术 - 实施市政污泥脱水干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解决窑系统处置效率低、成本高难题,实现环保效益 [2] 过程降碳 - 强化生产能效管理,推进设备节能改造,应用燃煤促进和富氧燃烧技术,引入新型隔热材料 [3] 末端固碳 - 探索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助力水泥生产碳“近零”排放 [3] - 芜湖海螺二氧化碳储能项目落地,报告期封存二氧化碳4100吨,储能发电186万千瓦时 [3] - 白马山水泥厂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生产二氧化碳10,907吨,智慧农业项目利用605吨,年产西红柿105,158吨 [3] 绿色出行 - 报告期新增455辆新能源车,节约成本88.8万元、油耗1,186吨,累计拥有1,442辆 [4] - 26家公司配置电动生产经营车辆,累计安装充电桩129个 [4] 碳配额交易 - 控排子公司完成碳配额履约清缴,出售68万吨配额,获得收益3,575万元 [4] 环保技改 - 开展307个环保技改项目,投入约8.46亿元,其中脱硝约1.96亿元、收尘约0.13亿元、其他约6.37亿元 [4] 企业评级 - 24家公司通过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A级企业评审,23家通过引领性企业评审 [4] 排污权交易 - 出售二氧化硫排污权141吨、氮氧化物排污权786吨,获得收益805万元 [5] 排放与处置数据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42,567吨,较2020年下降62.35%,提前达2025年减排目标 [6] - 2024年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值浓度分别为3.32mg/Nm³、14.58mg/Nm³、117.10mg/Nm³,部分达成年度废气管理目标 [6] - 2024年水泥窑协同处置各类废弃物总量1,218,470吨,其他一般固体废弃物1,557,792吨 [6] 水资源使用 - 2024年耗水总量98,113,782.87吨,单位熟料耗水强度0.303吨/吨熟料,单位营业收入耗水强度107,781.81吨/亿元 [6] 社会方面 人才发展 - 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才发展平台,员工培训投入1,841.39万元 [7] - 定期接受绩效和职业发展考核的员工占比92%,员工总受训占比100%,人均时长92小时,883,218人次接受培训 [7] 安全管理 - 坚持“隐患就是事故”理念,推进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治,落实双重预防机制 [7] - 开展21次安全检查,整治隐患18,400余项 [7] 社会责任 - 关注公众需求,开展公益活动,发放慰问金和物资810.75万元 [8] - 作为定点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11.94万元 [8] 管治方面 ESG管理 - 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治理架构,夯实管理体系,识别评估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 [8] 廉洁培训 - 开展36场次廉洁从业培训,覆盖11.6万人,打造廉洁工作环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