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涉外仲裁
icon
搜索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全文)
新华社· 2025-09-15 02:05
仲裁法修订核心内容 - 法律修订背景包括1994年通过、2009年第一次修正、2017年第二次修正及2025年最新修订 [1] - 立法目的为保证经济纠纷公正仲裁、保护当事人权益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3] - 仲裁事业发展需贯彻党和国家政策、服务高质量发展及高水平对外开放 [3] 仲裁适用范围与原则 - 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间的合同纠纷及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3] - 明确排除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及行政争议 [3] - 仲裁遵循自愿原则、诚信原则、独立进行且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5][9][10] - 支持在线仲裁活动并与线下仲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12] 仲裁机构设立与管理 - 仲裁机构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其他设区的市设立 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14] - 仲裁机构属公益性非营利法人 需经省级司法行政部门登记 [15][16] - 机构组成需包括主任、副主任2-4人及委员7-11人 其中法律经贸科技专家占比不少于三分之二 [22] -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公开章程、仲裁规则、收费标准及年度报告等信息 [24] 仲裁员资格与要求 - 仲裁员需公道正派 符合法律职业资格满8年、律师执业满8年、曾任法官检察官满8年等条件之一 [25] - 允许从境外聘任具有法律经贸海事科技等专业知识的仲裁员 [26] - 仲裁员存在索贿受贿等行为时将承担法律责任并被除名 [50] 仲裁协议规定 - 仲裁协议需包含请求仲裁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及选定仲裁机构 [35] - 协议无效情形包括超出法定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及胁迫手段订立 [36] -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 合同效力变化不影响仲裁协议效力 [36] 仲裁程序规范 - 申请仲裁需满足有仲裁协议、具体请求及属于受理范围三项条件 [40] - 仲裁庭由3名或1名仲裁员组成 当事人可约定组成方式及选定仲裁员 [45] - 仲裁以不公开为原则 但当事人协议公开且不涉及国家秘密时可公开进行 [52] - 裁决按多数仲裁员意见作出 少数意见可记入笔录 [66] 裁决执行与撤销 - 当事人可自收到裁决书3个月内向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64] - 法院需在受理撤销申请后2个月内作出裁定 [73] -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时 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 [75] 涉外仲裁特别规定 - 涉外仲裁证据保全需提交证据所在地中级法院处理 [79] - 允许当事人约定仲裁地 未约定时按仲裁规则或便利原则确定 [81] - 支持仲裁机构境外设业务机构 允许境外仲裁机构在自贸区等区域设机构开展涉外仲裁 [86] - 涉外仲裁裁决存在程序不符规则等情形时 法院可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 [83][84]
仲裁法修订草案将三审,拟拓宽特别仲裁适用范围
第一财经· 2025-09-06 04:11
仲裁法修订背景与进程 - 仲裁法修订草案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进行第三次审议 该法案自施行三十年来首次重大修订[2] - 修订旨在解决现行仲裁法在涉外制度缺乏 开放包容度不够 监管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 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需求[2] - 此前修订草案已历经2024年11月初次审议和2025年4月二次审议 本次三审稿进一步吸收社会意见完善内容[2][3] 修订内容重点 - 三审稿拟完善网络在线仲裁制度 拓宽特别仲裁适用范围 并完善支持仲裁的相关制度[2] - 二审稿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284人次提出的1101条意见及56封来信 社会普遍认为修订有利于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优选地[3] - 修订草案三审稿采纳了人大代表关于支持仲裁庭收集证据等建议 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收到14位代表提出的55条意见[3] 仲裁行业特性与发展需求 - 仲裁作为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 具有效率高 综合成本低 保密性强的优势 特别适用于国际商事争端解决[2] -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全球经济融合加快 仲裁成为高效解决商事纠纷的重要手段 行业迎来发展机遇[2] - 当前仲裁监督机制存在不足 需通过立法明确监督范围 职责权限及程序 以提升仲裁公信力[4] 立法参与与反馈 - 王翠凤 方燕等代表提出修改仲裁法的议案 王晓菲代表建议加强国际商事仲裁立法 张巧良代表建议加强仲裁监督管理[3] - 立法过程中与相关代表进行沟通反馈 并研究采纳了关于仲裁监督法律依据完善的意见[3][4]
2024年我国办理涉外仲裁案件4373件
齐鲁晚报· 2025-08-13 21:17
经济日报 司法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仲裁机构285家,仲裁员6万多名,其中境外仲裁员3400多名,2024年办 理涉外仲裁案件4373件,涉外标的额1978亿元,为促进国际经贸往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 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