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防安全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起火园区消防设施不完善且整改不力,被行政处罚5万元
新京报· 2025-09-18 11:45
2024年7月,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在对该单位双随机检查中又发现存在类似问题,说明该单位未认真履 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未及时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 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依法做出对该单位处罚款人民币5万元的行政 处罚。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密云消防向法院申请强 制执行某单位未履行5万元行政处罚一案有了最终结果。法院强制被处罚单位缴纳了罚款,有效震慑了 消防违法行为。 2024年5月29日某单位园区施工现场在拆除彩钢板建筑时电焊作业引燃库房发生火灾,次日密云区消防 救援支队对该单位整个园区延伸调查时发现,存在多处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未按要求设置疏散指 示标志等隐患,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明确提出整改建议。 2024年8月13日,上述单位在收到处罚决定后,在法定期限内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确定的义务,2025年2 月20日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依法向该单位送达催告书,催告书送达十日后,该单位仍以资金紧张等各种 理由未履行义务。 2025年4月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向法院依法申请强制执行。近日密云区法院依法强制 ...
南京建邺26支消防快速处置队上线,未来还将拓展至100+支
扬子晚报网· 2025-08-22 14:31
核心观点 - 南京市建邺区通过组建26支消防快速处置队并配备专业装备 提升保障房及老旧小区初期火灾应对能力和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1][3][7] 政策背景与工作部署 -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于年初印发指导意见 旨在提升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和初期火灾处置能力 [3] - 建邺区从人力财力制度多方面发力 率先在保障房及老旧小区落实26支快速处置队建设 [3] 人员配置与组织架构 - 队伍成员以物业公司青壮年人员为主 吸纳社区工作人员和消防志愿者 [4] - 每队保证6人在岗在位 实行24小时值班制 由街道社区物业公司统筹管理 [4] 装备配置与政府投入 - 全部队伍按一类队标准配置背负式细水雾灭火装置 化学氧自救呼吸器和伸缩挠钩等专业器材 [3] - 区政府在摸底物业现有设施基础上全额拨款购置器材 确保装备先进性 [3] 培训体系与成效展示 - 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批培训结合方式 全面提升队员火灾隐患排查能力和处置效率 [7] - 通过消防比武实操展现队伍专业素养 实现基层消防应急处置力量集体升级 [1][7] 运营成果与未来规划 - 自8月初成立以来开展小区巡查300余轮次 清理楼道杂物800余处 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车230余辆 开展消防宣传120余场 [7] - 计划将队伍规模扩展至100支以上 覆盖范围从居民小区延伸至商业街区 重点单位和其他高风险区域 [7]
筑牢安全防线!农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7名骨干全员获国家级消防管理资质
齐鲁晚报· 2025-07-25 07:14
人才队伍建设 - 山东省分行营业部7名员工(管清泉、刘建华、谷为民、杨明、李杨、明雪、杨晓)于2025年7月25日全员通过中国消防协会组织的消防安全管理员(四级/中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认证 [1] - 认证考核采用"理论筑基+实战验能"双轨模式 理论维度包括《消防法》法规应用、建筑防火设计标准、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等 实操场景涵盖营业大厅火灾疏散、机房电气设备起火处置、档案库房应急响应等典型情境 [1] - 参训人员利用工余时间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系统性攻坚 白天坚守岗位 夜晚研读教材、推演预案 [1] 管理效能提升 - 持证团队将牵头全辖网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动态化应急预案体系 [2] - 针对营业厅、数据机房、凭证库房等关键区域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溯源治理 实现从被动整改到主动防御的转型 [2] - 持证人可独立组织初期火灾扑救、大规模人员疏散及跨部门联动响应 筑牢"黄金三分钟"生命防线 [2] 安全文化建设 - 关键岗位持证率提升至100% 上半年依托专业力量开展隐患自查48次 整改完成率达100% [3] - 启动"安全领航计划" 将专业能力转化为网点消防培训教材 覆盖每位员工 [3] - 以"人防专业化、技防智能化"双轮驱动 守护国家粮仓资金安全 [3]
河北机场集团:提升消防保障能力 筑牢暑运安全屏障
中国民航网· 2025-07-24 05:18
消防安全管理提升 - 公司以"精准施策、专业赋能、协同联动"为核心提升机场消防安全保障能力,通过专家评审、人员培训及协作机制建立成效显著[1] - 引入外部专家团队对航站楼、货库区、35KV变电站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项评审,推动消防安全从粗放排查转向精准治理[3] - 针对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整治等专业性强的工作,采用"实地验证+专业研判"模式实现风险精准定位[3] 专业能力建设 - 组织90余名消防管理人员参与《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系统化培训,结合机场场景案例提升隐患识别与处置能力[4] - 培训内容涵盖航站楼商铺用电隐患、货库区易燃物存储规范等实操要点,参训人员判定边界清晰度显著提升[4] - 通过内部转训强化能力转化,早期识别与系统治理能力成为隐患排查基础[6] 应急协同机制 - 公司与属地消防救援机构建立长效协作机制,7月17日与正定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就航空器救援特殊要求开展业务交流[5] - 双方在指挥体系衔接、信息资源共享及联勤联动等关键环节达成共识,跨区域增援专业基础得到强化[5] - 常态化协作机制推动消防安全管理形成"闭环提升",从隐患排查到联动深化实现全流程优化[6] 未来规划方向 - 下一步将深化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强化培训成果转化、拓展协同联动深度三方面持续发力[6] - 系统化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聚焦建筑安全与应急处置,为航空运输安全提供保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