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战略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欧洲车企回归发动机汽车的趋势在扩大
日经中文网· 2025-09-14 00:33
在9月8日开幕的慕尼黑车展上,尽管欧洲各大车企展示的新款EV备受瞩目,但德国大众首次开发真正 意义上的HV等,可以看出其战略的调整。10年前,欧洲车企曾描绘出在EV开发上领先并占领全球的蓝 图,但EV的减速与中企的崛起使这一计划落空…… 大众集团的豪华车品牌保时捷8月放弃在子公司生产EV电池。计划在2025年追加计提8亿欧 元,开发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车型。大众集团的奥迪也于3月撤回了"2026年后仅 推出EV新车"的原有目标。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也修正了2030年新车全部为EV的目标,并将在此后继续销售包括 PHV在内的发动机汽车。由法国雷诺与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共同设立、专注于发动机动力 总成(动力系统)研发的HORSE Powertrain也在此次车展中设立了独立展台。 大众在前一天的自家的活动上发布了四款新型EV。其中,热门小型车"Polo"的EV版定价为2 万5000欧元,计划于2026年上市。大众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梅表示:"这是一款拥有亲 民价格、适合所有人的车"。 但活动上并未提及的新车将从9日公众开放日起在大众的开放展区展示。那就是自2017年上 市以来全球销量超过200万辆 ...
日产汽车拟减持雷诺股份 联盟关系“松绑”再进一步?
中国经营报· 2025-06-18 08:44
日产汽车与雷诺股权关系调整 - 日产汽车计划减持雷诺5%股份 持股比例将从15%降至10% 减持所得资金预计达1000亿日元(约49.58亿元人民币)将用于新车型开发 [1] - 此次减持是双方资本关系"松绑"战略的延续 2023年7月双方已将互持股比降至15% 标志着联盟进入"低绑定 高自治"新阶段 [1] - 减持动作旨在削弱财务交叉依赖 为战略松绑铺路 但联盟协同机制仍保持稳固 [1][2] 联盟关系历史与现状 - 联盟始于1999年 此前雷诺持有日产43.4%股份且有投票权 而日产仅持雷诺15%股份无投票权 导致长期紧张 [3] - 2023年雷诺将日产持股从43.4%降至15% 为日产与其他公司(如本田)合作创造条件 [3] - 减持时机选择考虑雷诺CEO更迭可能带来的变数 日产寻求在未来更自由地建立新合作关系 [3] 日产汽车战略转型背景 - 2024财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87.7%至698亿日元(约34.77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从盈利4266亿日元转为亏损6709亿日元(约334.23亿元人民币) [7] - 面临美国关税 地缘政治 中国车企竞争三重压力 推动"Re: Nissan"重组计划 目标2026财年恢复汽车业务正利润和自由现金流 [7] - 计划削减5000亿日元(约248.62亿元人民币)成本 2027财年前裁员2万人(占员工15%) 关闭7家工厂 [7] 产品与市场挑战 - 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迟缓 电动车领域"起大早赶晚集" 中国过度依赖轩逸 天籁等燃油车导致转型滞后 [6] - 产品矩阵老化严重 新车型投放不足 战略模糊与品牌定位失焦造成系统性困局 [6] - 2024财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 重点投入电动化与辅助驾驶领域 中国实施"在中国 为中国 向全球"战略 [8]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明确技术路线 加快纯电平台和混动技术独立研发 重构品牌认知 强化区域自主权(尤其中国市场) [6] - 新任CEO埃斯皮诺萨推动战略重组 改革力度堪比1999年"日产复兴计划" [7] - 依托92年历史积累 强大团队与充足现金支撑转型 强化本土化产品定义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