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地项目

搜索文档
退役煤电厂变身AI数据中心
36氪· 2025-09-02 03:22
行业趋势 - AI带动算力需求爆发推动欧美退役煤电厂改造为数据中心趋势[1] - 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从2024年415太瓦时增至2030年945太瓦时 年均增长率15%[2] - AI驱动加速型服务器耗电增速更高 每年可达30%[2] 改造动因 - 科技公司可节省资金并压缩审批程序 电力企业能盘活闲置资产减少损失[1] - 美国到2030年累计退役煤电厂比例接近64% 欧洲自2005年已关停190座燃煤电厂[2] - 煤电厂关停面临数千万至上亿美元拆除成本 改造可带来新收入[2] 商业模式 - 电力公司通过长期电力供应协议将可再生电力卖给科技公司[2] - RWE集团认为此类交易可建立稳定长期业务关系 带来高利润长期合同[2] - 德拉克斯集团提出表后储能模式 由生物质机组提供可再生基荷电力[4] 基础设施优势 - 棕地因已有电力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 项目审批速度更快[6] - 利用退役电厂电网接入点可大幅缩短等待时间 免去从零建设输电设施[7] - 可直接利用旧煤电厂遗留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能耗占总能耗约40%[8] 典型案例 - 谷歌2015年开创先例 在阿拉巴马州煤电厂址建第14个全球数据中心 总投资超10亿美元[3] - 通过可再生能源购电协议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3] - 仲量联行在欧洲推进多个改造项目 包括德国2.5吉瓦数据中心园区和英国四个项目[3] 区位优势 - 德拉克斯发电站占地超1200英亩 直连国家电网并拥有冷却塔和取水权[4] - 厂址紧邻高速公路 距离利兹-布拉德福德城市群仅数十公里[4] - 现有工业供水管线泵站和冷却塔为数据中心散热提供现成条件[8] 发展现状 - 大部分项目仍停留在规划或早期建设阶段[8] - 真正完成转型案例仍然稀少[8] - 将传统能源基础设施转化为数字经济资产成为能源公司与科技巨头共同目标[9]
【环球财经】中资企业在巴西的新窗口:海关便利化与交通基础设施特许经营
新华财经· 2025-08-15 03:48
中巴经贸合作背景 - 中国连续16年稳居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1] - 巴西特色农产品包括肉类、咖啡、蜂蜜、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日益受欢迎 [1] - 圣保罗至坎皮纳斯城际铁路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1] 海关政策与税收优惠 - 巴西政府推进"数字海关"改革为符合条件企业带来税负减免 [2] - "Ex-Tarifário"关税减免制度适用于资本货物及技术进口 [3] - 联邦与州税收优惠政策惠及资本货物和技术设备进口领域 [2][3] - 企业可通过提前申请资质和规划进口流程降低通关成本 [2]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机遇 - 2025-2026年巴西公路特许经营项目预计吸引超过320亿美元投资 [4] - 公路特许经营合同期限最长30年并可延长至60年 [4] - 铁路领域将推出"绿地"和"棕地"项目招标,合同期限35至50年不等 [4] - 铁路特许经营采用固定期限投资和需求触发式扩容机制 [4] 特许经营监管模式 - 新监管模式引入风险共担机制和绩效考核指标 [4] - 争端解决机制包括争端委员会与仲裁 [4] - 环境许可和征地环节引入风险分配条款 [4] - 投资周期集中在合同第3至第10年,之后进入维护运营阶段 [5] 企业运营挑战与建议 - 中资企业面临海关通关流程复杂和隐性成本高问题(滞期费、仓储费) [2] - 项目涉及多部门审批、法律合规和环境评估等环节 [2] - 需要具备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法律合规和环境管理等综合能力 [5] - 建议通过专业团队进行合规操作并强化内部合规流程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