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土化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从制造到智造,两家德企在江苏的扎根之路|活力中国调研行
搜狐财经· 2025-09-21 04:17
江苏外资利用概况 - 江苏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19.5% 外资规模保持全国首位 [1] - 外资企业深度本土化发展 企业受益于地方 地方借力于企业 形成双向共赢模式 [1] 海沃机械发展情况 - 海沃机械2004年落户扬州广陵经开区 为区内首家欧洲企业 20年累计销售额超200亿元 成为中国最大自卸车液压系统供应商 [2] - 公司全球液压油缸市场占有率达40% 推出DTS智能举升系统 实现小批量生产并对接徐工、宇通等客户的新能源重卡配套方案 [4] - 零部件本地化采购比例超90% 依托扬州港降低运输成本 计划投入1-2亿元进行智能化车间改造 [5] 地方政府支持措施 - 广陵经开区通过供应链大会招商 吸引欧洲13国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落地 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5] - 南京经开区践行"有求必应 无事不扰"理念 协助LG新能源对接奇瑞等客户 为安百拓挽回损失约6700万元 [8][9] 博西华电器本土化进程 - 博西华2004年落户南京 从厨具和洗衣机工厂发展为全球最大综合性研发中心 拥有700余名工程师 平均年龄低于35岁 [8] - 2024年6月将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 依托中国市场、高校资源和政府支持实现全球研发功能 [8] 外资企业投资成效 - 海沃机械带动长三角地区供应链发展 形成区域外资外贸增长极 [5] - 博西华电器完成从生产基地到全球研发枢纽的跨越 安百拓将中国区销售公司落地南京经开区 [8][9]
中国联塑(2128.HK):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3% 利息支出及减值优化
格隆汇· 2025-09-04 03: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24.75亿元 同比下降8.0%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46亿元 同比增长0.3% [1] - 毛利率从24H1的27.5%提升至25H1的28.2% 主要得益于生产基地自动化及成本控制策略有效实施 [1] - 利息支出从24H1的4.84亿元降至25H1的3.74亿元 反映债务结构优化及部分债务偿还 [1]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从24H1的1.41亿元大幅减少至25H1的0.35亿元 [1] 业务运营 - 塑料管道系统业务毛利率维持在29.4%(24H1为29.5%) 公司持续推动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并推出高质量农业管道产品 [2] - 环保业务正优化客户结构并深耕政府项目 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 - 供应链服务平台业务业绩下跌主要因2024年完成分拆EDA集团 相关业绩不再合并报表 [2] - 新能源业务面临产能过剩与供需失衡挑战 公司秉持审慎态度精简业务并适时调整策略 [2] 海外拓展 - 公司将东南亚和北美作为重点发展区域 同时积极开拓非洲市场 [3] - 坦桑尼亚生产基地已投产 埃塞俄比亚生产基地于2025年5月开业 为东非市场发展提供新动力 [3] - 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 构建覆盖海外市场的绿色建材供应链体系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1亿元、24.76亿元和26.75亿元 [3] - 基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及AH股估值差异 给予公司2025年10倍PE 对应目标价7.10元人民币(7.80港元) [3]
麦当劳中国张家茵:三四线城市将是未来开店布局重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4:09
公司发展 - 麦当劳中国自2017年8月中信资本联合体赋能本土化发展后正式步入"金拱门时代" [1] - 8年来公司餐厅数量增长3倍,总数突破7200家 [1] - 目前每天新增2到3家门店,年均开店约千家 [1] 市场布局 - 三四线城市是未来开店布局的重点 [1] - 计划2028年达成万店目标 [1] 市场地位 - 中国已成为麦当劳全球第二大市场 [1] - 中国是麦当劳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1]
尼得科青岛产业园正式启用 全球电机巨头加码中国市场
环球网· 2025-07-30 04:15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尼得科正式启用位于胶州的新工业园区尼得科青岛产业园 标志着公司在华发展进入新阶段 [1] - 新园区整合原有电机和电控生产业务 配备75条先进生产线 年产能达1800万台电机和2000多台电子产品 [3] - 公司希望利用青岛园区优势实现本土化 以提升成本效益 [6] 业务布局与产能 - 尼得科在青岛投资布局5家企业 涵盖白色家电电机 控制器 电梯整梯和储能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 [3] - 产品将辐射亚太 欧洲及美洲等地区70余个客户 形成研发-生产-服务的全链条协同优势 [1] - ACIM作为尼得科家电与车载事业统括本部的核心业务单元 是集团销售额最大的业务单元之一 [3] 市场定位与发展方向 - 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 拥有完整供应链和销售渠道体系 [4] - 公司正积极寻求与车载事业本部AMEC深入合作 处于为汽车市场生产电子产品的最后阶段 [4] - 新产业园有助于整合资源能力 巩固现有制造能力的同时拓展新业务 适应智能汽车发展带来的车载家电新需求 [4] 全球战略与中国市场 - 青岛产业园被定位为全球战略的基石 加强了亚洲区域存在并提高全球化韧性和响应能力 [4] - 中国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市场 体现在规模 需求和技术开发枢纽地位 具有规模巨大 多样化和技术创新速度快的特点 [6] - 公司自1992年在大连开设第一家工厂以来持续致力于中国发展 新园区建设再次确认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6]
决战“电动、智能、海外” 车市下半年聚焦三大增长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1 02:03
中国车市上半年表现 - 上半年中国车市销量达1500万辆 同比增长超过10% [2] 增长驱动因素 - 电动化 智能化和海外市场成为推动中国车市增长的三大核心动力 [3] - 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受益于环保意识增强和政府政策支持 [3] - 智能化技术包括自动驾驶 车联网和人工智能使汽车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 [3] - 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影响力扩大 凭借产品品质 售后服务和价格优势赢得消费者青睐 [3] 下半年企业战略布局 - 企业将围绕电动化 智能化和海外市场三个领域积极布局 [4] - 电动化方面将加大新能源车型研发 优化电池技术并提升续驶里程 [4] - 智能化领域将加强与科技公司合作 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 [4] - 海外市场方面将完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 打造国际影响力品牌 [4] 电动化发展态势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690万辆 增速超过40% [5] - 下半年将是电动化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上市的黄金期 [5] - 新能源汽车依然是车市发展关键 企业需深耕该市场 [6] - 竞争从价格转向产品 技术和质量 包括电池安全 充电速度和续驶里程 [6] - 电动化底盘平台技术应用优化驾乘体验并加剧技术竞争 [6] 技术路线竞争 - 插电混动汽车凭借可油可电 长续驶里程和便捷补能优势赢得消费者青睐 [7] - 纯电动技术因技术进步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完善将在下半年迎来新高潮 [7] - 纯电动和插混汽车将围绕不同用户群体和使用场景展开竞争 [7] 市场竞争格局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五的企业集团合计销量占比达95.1% 高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 [8] - 头部企业竞争格局变化 尾部企业淘汰风险增加 [8] - 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尚未实现盈利 下半年头部企业盈利目标成为市场热点 [8] 智能化发展 - 前4个月新能源乘用车2级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77.8% [9] - 下半年辅助驾驶功能将向低价位车型下沉 竞争核心围绕使用体验 [9] - 纯视觉辅助驾驶方案因高性价比推动技术下沉 [9] - 数据管理成为提升辅助驾驶体验的核心 也是下半年竞争关键 [10] - 智能化不再是新能源车型专属 燃油车也需具备智能化功能以应对市场竞争 [10] - 自主车企推进端到端大模型和技术下沉 外资品牌推动合资品牌建立中国本土化智能化体系 [11] - 下半年将以Robotaxi为代表推进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市场化 [11] 海外市场表现与策略 -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12] - 欧洲市场一季度销量14.8万辆 同比增长78% 市场份额从2.5%升至4.5% [12] - 插混车型在欧洲销量同比激增368% 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12] - 插混车型因适用10%基础关税成为开拓欧洲市场利器 [12] - 自主车企加快海外本土化步伐 例如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并布局欧洲经销商网络 [13] - 上汽集团调整产品结构 计划24个月内投放14至15款车型至欧洲市场 [13] - 长安汽车构建研产供销运一体化本地运营体系 确保72小时内响应售后需求 [13] - 自主车企在东南亚 巴西等市场推进本土化生产和全产业链协同出海 [14] - 海外本土化发展需加强与当地合作 规避贸易风险并适应当地标准法规 [15]
麦当劳中国第十一届大薯日链博会首发 庆祝其土豆本土种植40周年
新华财经· 2025-07-18 13:52
麦当劳中国土豆本土种植40周年 - 麦当劳中国携手辛普劳中国、麦肯中国与蓝威斯顿中国及土豆种植农户代表庆祝土豆本土种植40周年并首发第十一届"大薯日"主题活动 [1] - 40年来麦当劳与供应商共同构筑中国"麦链"扎根中国深耕本土化发展 [1] - 今年大薯日活动将展现土豆"从农场到餐桌"过程传递薯条品质及趣味故事 [1] 麦当劳中国经营理念与供应链发展 - 麦当劳中国坚持"三脚凳"经营理念以品牌、员工和供应商为基础坚持长期主义合作共赢 [3] - 麦当劳中国与11家供应商以中国"麦链"形式亮相链博会并联合发布"麦链"倡议推动高质量发展 [3] - 从试验种植到品质与产量双提升麦当劳致力于农业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 [3] 中国"麦链"产业链优化 - 中国"麦链"聚焦"扎根中国链接全球"持续推进产业链优化 [4] - 辛普劳1992年在北京建成首家薯条加工厂2016年战略迁址宁夏目前三家供应商在华建成4家工厂 [4] - 麦肯和蓝威斯顿2023年新工厂落成投资额合计超4.5亿美元实现薯条类产品全面国产化 [4] - 针对外卖场景研发的脆脆薯条通过工艺创新保持外送品质 [4]
插混车型出口激增210%,比亚迪猛追奇瑞“老大哥”丨车市半年考 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0:51
中国汽车出口总体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汽车出口总量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增速较前两年明显放缓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占出口总量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1][2] - 传统燃料汽车出口202.3万辆 同比下降7.5% [2] 插电混动车型出口表现 - 插电混动车型出口39万辆 同比增长210% 增速远超纯电车型40.2%的增长率 [1][2] - 6月单月插混汽车出口7.5万辆 环比增长1.1% 同比增长240% [2] - 纯电动汽车1-6月出口67万辆 6月单月出口13万辆环比下降6.1% [2] 企业出口格局 - 奇瑞集团上半年出口55.03万辆 同比增长3.3% 占行业总出口量17.8% 产品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 [8][10] - 比亚迪出口47.2万辆 同比增长1.3倍 在欧洲多国市场销量超越特斯拉 [1][10] - 比亚迪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80万辆 重点布局东南亚、中南美洲和欧洲市场 [10] 技术优势与专利布局 - 中国插混技术专利占全球总量68% 覆盖电池管理、电机控制、动力耦合等核心领域 [6] - 吉利雷神AI电混2.0系统实现百公里馈电油耗2.49L 较传统混动系统降低30%以上 [6] - 中国车企插混技术领先欧洲车企3-5年 [7] 区域市场拓展情况 - 欧洲市场因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产生替代需求 德国已将插混纳入环保车型补贴范围 [7] - 东南亚市场燃油车占比超80% 泰国政府对电动车补贴最高15万泰铢 [7] - 中东市场计划2030年电动车占比达30% 对高性价比车型需求迫切 [7] 本土化产能布局 - 吉利通过收购宝腾汽车在马来西亚市场份额从10%提升至18% [7] - 长城汽车在泰国罗勇府建设年产能15万辆的插混工厂 [7] - 比亚迪在巴西、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地布局工厂 [10] 行业发展趋势 - 插混产品对燃油车具有升级替代效应 海外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6] - 本土化能力成为高质量出海关键 需应对不同市场的气候适应性、法规合规等挑战 [11] - 中国车企海外销量占比仍低于丰田、现代等国际车企 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11]
东风本田:穿越市场激流,以品质硬实力回应用户信赖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8 03:02
行业变革与政策影响 -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辅助驾驶"强监管"政策落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监管力度加大,行业从"量"的扩张回归到"质"的发展 [1] - 市场变革加剧,行业加速聚焦品质发展,破局在即 [1]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现 - 东风本田以"稳"坚守燃油主力市场,以"质"护航新能源转型,以"融"推进新合资模式和本土化发展,满足中国用户多样化需求 [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15万用户,选择为长期主义价值买单 [1] - 公司累计收获超850万用户,品质是赢得信赖的核心,严格执行研发、采购、生产到售后的全环节品质控制标准 [4] - CR-V上半年终端销量近9万辆,同比增长8.39%,平均每3分钟交付一辆,5月上险数据位列全品牌全级别燃油SUV销量第一 [8] - CR-V燃油、混动销量均同比上升,强电智混车型占比近18%,展现"一车三动力"发展路径潜力 [8] 产品实力与品质验证 - CR-V国内累计销量近320万辆,全球销量即将突破1500万辆,三年保值率60.71%位列合资紧凑型SUV第一 [4] - 第二代CR-V在拆车直播中展现20年28万公里良好状态,验证"二十年开不坏"口碑 [6] - CR-V在"安全"、"混动"、"底蕴"等维度多次获得同级别NO.1,形成6项NO.1支撑的全能实力 [6] - 第十一代新思域智趣上市,继承运动基因同时提升智能交互与安全配置 [8] - 英仕派推出"本田老友升值焕新计划",将购车从"短期消费"升级为"长期价值投资" [10] 新能源转型与技术积累 - 2025年3月推出S7、灵悉L、猎光e:NS2三款电动车型,构建新能源产品矩阵 [13] - 2024年启用本田全球首座新能源工厂,实现全过程可追溯数字化管理和智能排产,提高生产效率与精度 [15] - S7通过5吨钢卷极限碰撞测试,乘员舱保持完好不变形 [15] - 开展"实不相瞒 实力不想瞒"电动科技体验营活动,让用户亲身体验电池安全与智能驾驶 [17] 本土化发展与未来规划 - 2025年宣布"技术嫁接+本土创新"战略,深化与DeepSeek、Momenta、宁德时代等本土供应商合作 [18] - 依托东风汽车资源与本田技术,结合造车硬实力与智能软实力,加速技术本土化落地 [18] - 确保本土创新成果经受严苛品质安全考验,延续本田"品质基因" [20] - 艾力绅、CR-V等车型将于下半年焕新升级,强化智能科技配置 [20] 品质基因与企业理念 - 品质不仅是参数与工艺,更是对用户承诺的温度和对安全敬畏的态度 [21] - 公司以品质为坚守,以用户为中心,持续精进超越,提供高价值产品与服务 [21]
舍弗勒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张艺林:如何把德资经营成“中国民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9 09:46
公司本土化战略 - 舍弗勒中国采用中国智慧经营,与中国市场同频,跟中国客户同进,在中国本土创新,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技术和经营自主权 [2] - 公司从2004年170人、3000万欧元销售额发展到2023年19000名员工、近50亿欧元销售额,设有6大研发中心和17座工厂 [4] - 中国区研发人员从计划400人扩展到近2000人,研发能力从应用开发提升到原创性开发,技术在全球体系中领先 [7] 人才培养体系 - 初期引进200名德国工程师进行手把手培训,建立5级技术能力评估体系(技术销售/应用开发/新品开发/自主创新/自主预研) [4] - 中国区在舍弗勒全球技术评比中包揽金奖,并开始向越南、泰国等国家输出管理人才 [7] - 人才培养投入为后续本土研发能力打下基础,被证明是"决定性作用"的投资 [5] 客户结构转型 - 从最初服务大众系客户转向本土品牌,目前本土客户占比超过50% [8][10] - 适应造车新势力低价、短周期需求,60%以上展品为中国团队原创研发,部分技术超越总部 [10] - 通过本土研发降低成本(开模费降低50%),同时保持德国品质标准 [8] 管理智慧与总部关系 - 采用"移花接木、暗度陈仓"等策略突破总部流程限制,例如未经批准先开展长沙自动驾驶项目 [11] - 顶住总部涨价压力,坚持中国市场价格策略,维护客户关系 [12] - 争取中国研发成果产权保留,配合国家高新技术政策 [14] 发展战略与行业地位 - 中国区占集团营收1/4,成为全球第三大板块,从亚太区独立并获得董事会席位 [10] - 计划2030年实现80亿欧元销售额,转型为驱动科技公司 [16] - 融合德国自动化、日本精益生产、美国组织管理和中国民企效率等全球经验 [15] 领导风格与企业文化 - 采用"穿珠"式管理,整合各领域人才形成团队合力 [15] - 建立"主人翁心态"文化,中国区员工业绩靓丽获得总部信任 [11] - 领导风格温和儒雅,强调尊重人才与合作而非高压管理 [15]
上市公司“出海”有哪些新看点
人民日报· 2025-05-12 19:26
上市公司海外业务表现 - 2024年沪市主板公司海外收入6.09万亿元,同比增长7%,深市2007家公司海外收入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2% [1][2] - 科创板公司境外收入4303.61亿元,同比增长6.1%,58家公司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家创新药企业通过对外授权形式将创新药海外权益授予境外企业 [1] - 创业板公司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纺织服饰海外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45%、7.22%、14.47%、20.34% [2] 行业与产品亮点 - 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智能家电、电动汽车等高科技属性产品加速出海,带动电子、汽车、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行业海外收入增长分别达15%、10%、9%、7% [1] - 立讯精密、比亚迪、美的集团、潍柴动力、宁德时代5家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超千亿元 [2] - 山东万通液压境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62.71%,开发薄壁型台阶式自卸车油缸和烛式悬架油气弹簧等产品 [3] 公司海外业务发展策略 - 中国交建2024年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3597.26亿元,同比增长12.5%,海外营业收入1353亿元,同比增长16.4%,研发开支263.93亿元 [3][4] - 中联重科境外收入占比超51%,全球海外本土化员工4400多人,产品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事业部均设有面向海外的部门 [5] - 浙江涛涛车业营业收入29.77亿元,同比增长38.82%,通过海外产能拓展及供应链垂直整合优化智能制造流程 [5] 本土化与国际化进展 - 立讯精密收购德国Leoni集团,中集集团在波兰和比利时建设钢材海外仓,华光新材投资建设泰国钎焊材料生产基地 [6] - 三一重工首个海外光储柴微电网项目在非洲铜矿企业并网发电,南非总部基地项目将于2025年8月落成 [7] - 中国中车雅万高铁上座率达99.6%,中老铁路累计安全运行超240万公里,匈塞高铁首列车亮相塞尔维亚,践行"五本模式" [7] 市场拓展与收入增长 - 箭牌家居2024年境外收入30917.48万元,同比增长137.73%,完善海外事业部组织架构,加速专卖店布局 [8] - 安徽中草香料境外地区营业收入超3900万元,同比增长18.8%,境外销售占比明显提升 [2] - 上市公司通过参加国际行业展会、行业会议等方式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业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