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旅客安检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国门安检科技创新背后的“破局”与“新生”
中国民航网· 2025-09-05 09:20
核心观点 - 安保公司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智慧技术应用和流程优化 在2025年暑运期间实现安全与效率双重提升 包括设立个性化安检通道、推广"易安检"智慧系统、升级国际安检设施、实施货运数字化改革及区域监护新模式 有效应对客流高峰[2][4][6][8][10] 暑运运营数据 - 暑运期间累计保障航班13.7万架次 检查旅客1101万人次 检查行李2420万件 检查货物邮件4.9万吨[2] 个性化服务创新 - 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设立差异化安检通道:3号通道为军人及消防救援人员优先通道 4号爱心通道服务老幼病残孕等特殊旅客 11号晚到旅客专用通道 高峰时段14号无行李旅客快速通道与13号通道形成双快引擎[2] - 针对携带小动物旅客制定专属保障方案 引导至3号通道并启动转场预案[3] - 特殊旅客服务配备定期消毒婴儿车及尿垫设施 增设全岗放权流动移交员现场解决问题[12] - 大兴机场"兴悦橙"青年志愿服务队提供预检和乘机知识宣传 协助处理违禁物品及快速引导[12][13] 智慧安检系统 - "易安检"服务在全国41家千万级旅客吞吐量机场落地 采用刷脸认证、自动传送行李等技术 旅客过检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4] - T2航站楼2号通道配备手提CT机、毫米波人体门、自动回筐系统、人包绑定系统及人脸识别闸机 实现无接触检查和高效协同[4][5] - 首都机场T2航站楼日均过检易安检旅客达1000人 较调整前实现五倍增幅 完成500-800-1000的三级跳跃[5] - AI辅助判图系统通过深度学习自动标记可疑物品 提升查验准确率 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开展测试并建立图像样本库[14] - 推进智能旅客安检系统与高效通道融合 集成多种智能设备优化流程[14] 国际安检升级 - T2航站楼国际安检区域完成两阶段升级改造 引入智能旅客安检系统及双视角X光机、自动传送装置 缩短行李开检和复核时间[6] - 通道长度从10米扩展至17.5米 改善空间布局 单通道应对大客流时95%旅客等待不超过10分钟[6] - 暑运期间T2国际日均安检旅客量达5600人 单小时最高峰突破900人[7] 货运安检数字化 - 实施"123"安检员梯队分级法:一类负责普通货物 二类承担航空邮件及危险品特货 三类执行重要特殊货物检查[8] - 打造24小时线上服务平台 集成业务咨询、投诉与通道预约功能 创新5分钟通道预约机制替代传统排队[8] - 推广《让货物说话》案例 运用"以物引物"联想工作法通过外包装特征预判风险 为疫苗等特殊货物前置安全流程[9] 区域监护模式革新 - 从传统"一人一机"值守升级为"室内集中监控+现场区域值守+流动巡查"模式 运用GIIS、PE+、A-CDM系统及空地一体系统实现全覆盖监控[10] - 近机位划分为15个巡视区域 设立视频监控、固定值守、巡视检查和应急处置四岗位 建立三级工作机制[11] - 改善员工作业环境 配备防暑物资如冰镇矿泉水、电解质饮料及藿香正气水[10] 人才培养与合作 - 推进民航安检四方合作机制 围绕9大重点任务发力[15] - 安保培训中心建设系统开发高质量课程 服务内部员工及承接民航局安检能力提升项目[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