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实际控制人
icon
搜索文档
卓翼科技原控股股东地位丧失,公司进入无实际控制人时代
巨潮资讯· 2025-09-23 04:11
股权结构变更 - 原控股股东夏传武通过司法拍卖减持36,220,000股 持股比例从6.66%降至0.28% [2] - 七名竞买人(胡文明/张宇/徐秀龙/陈瑞岳/张娇娇/彭沛东/程维娜)共同竞得上述股份 [2] - 和山未来投资合伙企业以4.5%持股成为第一大股东 但无单一股东表决权超30% [3] 公司控制权状态 - 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2][3] - 无股东能通过表决权决定董事会超半数成员选任 [3] - 股东会决议不受任何单一股东重大影响 [3] 经营影响评估 - 公司声明控制权变更不影响日常经营及正常生产活动 [3] - 当前管理团队稳定且法人治理结构规范 [3] - 原控股股东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形 [4] 未来发展导向 - 公司进入新发展阶段 战略规划将更依赖管理层决策能力 [4] - 股权分散背景下公司发展方向由管理层执行效能主导 [4]
*ST金泰第一大股东“紧急退赛”取消股东会提案 “异见董事”刘锐明辞职
新浪财经· 2025-09-11 04:47
公司控制权变动 - 第一大股东海南大禾撤回全部11项股东大会提案并撤出其代表董事刘锐明 导致原定罢免董事长及多名董事、补选新董事的提案取消 [1] - 刘锐明辞职后董事会构成向吴国政方面集中 5名非独立董事均为吴国政提名 在8名董事中占6席 若其推举的候选人马安乐当选将进一步增加控制力 [3] - 公司自2022年4月起披露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但当前董事会席位分布显示吴国政提名董事已占绝对多数 [3] 公司治理争议 - 董事刘锐明在任职期间多次投出反对票 累计提出数十条反对意见 包括指控管理层与实际控制人裴剑及内外人士勾结侵占公司资金 [2] - 刘锐明指出公司存在收入真实性及资产质量风险 并在董事会审议半年报时提出异议 [2] - 海南大禾通过公众号发布多篇文章向股东征集表决权 最新内容指控董秘兼总裁吴纯超涉嫌违法违规 但相关文章已于次日删除 [2] 公安机关调查进展 - 公司确认收到公安机关《调取证据通知书》 要求配合调查裴剑等人的情况 但通知仅明确提及裴剑一人 [4] - 海南大禾8月16日公众号文章指出实际控制人裴剑及高管罗甸、隋静媛等涉嫌严重违法违规 且上海公安机关已正式受理案件 [5] - 目前存在疑点关于"裴剑等人"的具体范围 是否涉及现任董监高人员 以及后续调查可能带来的履职不确定性 [5]
精达股份回复问询:拟募集资金缩水1.7亿元,公司无实控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03:21
募集资金调整 - 公司调减拟募集资金总额从112,622万元至95,600万元 缩减规模达17,022万元 [1] - 非资本性支出占前次募集资金总额比例达37.7% 超出30%上限 超限部分6,062万元需从本次募资中扣除 [1] - 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新增财务性投资9,987.91万元需同步扣除 含倍哲资本优先股认购款4,072.91万元、铜陵产业基金未实缴款4,915万元及成都鹰明智通拟投资款1,000万元 [1] 股权结构与治理安排 - 原控股股东特华投资协议转让1.7亿股股份后 公司进入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1] - 当前股权由三股主要力量构成:李光荣及一致行动人持股9.28%、华安保险持股9.09%、自然人乔晓辉持股7.91% [1] - 李光荣阵营通过治理设计掌握董事会主导权:公司章程规定持股3%以上股东可提名董事 华安保险承诺未来36个月内支持现有董事会稳定 乔晓辉书面承诺不谋求控制权且不提名董事 [1]
第一大股东连续减持,晶方科技无传统意义上的实控人,但称“管理层稳定”
华夏时报· 2025-06-08 02:01
大股东减持与股权结构 - 第一大股东中新苏州创投计划在2025年6月27日至9月26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304.34万股(占总股本2%),按当前股价26.34元/股测算套现约3.5亿元 [1] - 自2022年12月首次减持以来,中新苏州创投累计减持4512万股,套现10.78亿元,持股比例从IPO后高位降至15.77%,本次减持后比例将进一步下降 [2] - 公司股权分散,第二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持股仅3.71%,无传统意义上的实际控制人,管理层全权执掌但持股极少(董事长王蔚持股160.8万股,董秘段佳国持股40.32万股) [1][4] 公司治理与传承问题 - 中新苏州创投2018年被动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明确表示不干预经营,无调整业务、管理层或分红的计划,2022年起每年稳定减持2%股份 [3] - 董事长王蔚(1966年出生)已59岁,接近退休年龄,但公司未公开披露传承计划,管理团队称股权架构自上市起即无实控人且团队稳定 [4] - 高管持股比例极低(仅3人持股合计201.12万股),无员工持股计划,未来治理结构存在不确定性 [4] 业务战略与国际化布局 - 公司聚焦车规级芯片领域,2024年通过新加坡子公司搭建国际化投融资平台,并推进马来西亚槟城生产基地建设以贴近海外客户需求 [5] - 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强调海外架构调整与产能扩张,但未提及大股东减持对战略执行的影响 [5] 历史股权变动背景 - 2017年底原第一大股东EIPAT通过转让股份将持股降至14.56%后清空,导致中新苏州创投被动接任第一大股东 [2] - 创始股东以色列方以技术入股、中新苏州创投以资金入股,双方委派董事长王蔚管理,形成无实控人架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