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靶点新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IBD治疗:MNC押注大市场,关注新靶点新机制
华福证券· 2025-09-17 12:54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1] 核心观点 - 炎性肠病(IBD)全球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有望达到370亿美元 当前存在大量未满足临床需求 30%患者对初始治疗无反应 40%患者随时间推移反应消失[4] - 抗TNF单抗销售比例逐年下降 IL-23单抗及JAK抑制剂销售比例逐年增多 乌司奴单抗IBD适应症2024年销售额约78亿美元 维得利珠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61.07亿美元[4] - TL1A作为新靶点已获默沙东、罗氏和赛诺菲加注 多个3期研究开展中 长效IL23/TL1A单抗或TNF/IL-23/TL1A双抗是重要迭代方向[4] - 建议关注新靶点新机制、双抗及长效迭代领域相关企业 包括Abivax、辰欣药业、和美药业、益方生物等[4] 疾病概述 - 炎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美国及欧洲五国患者总数约230万人 中国2021年患者16.81万人 预计2035年新发病例将增至4.2万例[10][13][14] - IBD被称为"绿色癌症" 发病高峰年龄15-25岁 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可导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0] - 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及免疫等多因素 诊断缺乏金标准 误诊漏诊情况较多[10][13] 治疗现状 - 目前无治愈方法 轻中度CD患者以糖皮质激素或传统免疫抑制剂为一线 中重度活动期一线生物制剂以抗TNF最具优势[4][18][25] - 抗TNF无效时转向维得利珠单抗、乌司奴单抗、利生奇珠单抗或JAK抑制剂作为二线方案[4][23][25] - JAK抑制剂存在安全性顾虑 FDA加黑框警示血栓、感染及心血管事件风险[23][25]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2年全球IBD市场规模232.6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370亿美元 CAGR 5.88%[29] - 艾伯维、强生、礼来、武田、默沙东、辉瑞、赛诺菲等TOP MNC均有布局[4][32] - 近年重大UC药物交易频繁 多个交易总额超50亿美元 包括默沙东108亿美元收购Tulisokibart等[30] 新靶点进展 - TL1A靶点可同时调控炎症与肠道纤维化 默沙东Tulisokibart、罗氏Afimkibart、赛诺菲Duvakitug均处于后期临床[39][42][44][47][51][54] - Abivax的Obefazimod靶向miR-124 UC三期临床成功 25mg组临床缓解率23.8% 50mg组21.7% vs 安慰剂组2.5%[61][66] - TYK2抑制剂Zasocitinib(武田)、Nomelcitinib(益方生物)等处于二期临床[67][70][72][76] - 辰欣药业WXSH0176(NLRP3抑制剂)、和美药业Mufemilast(PDE4抑制剂)等国内创新药处于二期阶段[80][82][83][86] 技术迭代方向 - Spyre Therapeutics开发长效抗体 半衰期延长可实现季度或半年给药[57] - 双抗成为新趋势 PF-07261271(TL1A/IL-12p40双抗)处于一期临床 多家企业布局多特异性抗体[58][59] 行情回顾 - A股创新药本周荣昌生物涨16.5% 益方生物跌12.5% H股圣诺医药-B涨32% 中国抗体跌24.6%[94][96][98][101] - 市值TOP20中A股百济神州市值4865亿元 H股恒瑞医药市值5042亿港元[94][96]
华福证券-生物医药行业IBD治疗:MNC押注大市场,关注新靶点新机制-250917
新浪财经· 2025-09-17 12:15
(来源:研报虎) 创新药周专题: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 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美国和欧美高发,超过300万患者。发病机制仍不清晰,腹泻、腹痛、发热 的症状严重到肠穿孔等致命并发症。IBD目前没有治愈疗法,轻-中度CD患者仍以糖皮质激素或传统免 疫抑制剂为一线诱导,中-重度活动期的一线生物制剂则以抗-TNF(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最具优 势,因其起效快、黏膜愈合证据充分且长期数据最完整。当抗-TNF疗效不佳、失应答或出现副作用 时,临床主要转向维得利珠单抗、乌司奴单抗、利生奇珠单抗或JAK1抑制剂作为二线及后线方案。虽 然生物靶向疗法对许多患者有效,但依然有高达30%的患者对初始治疗没有反应,高达40%的患者随着 时间的推移反应消失。对新机制新疗法的需求急迫,可延长IBD患者治疗时间和寿命。 IBD全球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有望达到370亿美金,艾伯维、强生、礼来、武田、默沙东、辉瑞、 赛诺菲等TOPMNC均有布局IBD领域。在目前已获批靶向药物治疗中,TNF单抗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