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租赁准则
icon
搜索文档
锦和商管20250605
2025-06-06 02:37
纪要涉及的公司 锦和商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商业模式**:公司商业模式分为承租运营和委托管理两种模式,承租运营类似“二房东”,承担经营风险,确认全额租金和物业费作为收入,贡献约 80%的收入和利润;委托管理模式收取服务费,无需投入资金 [2][3]。 - **业绩表现**: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10 亿元,归母净利润 1000 多万元,主要受 6000 多万元商誉减值影响,常态化经营业绩约为 10 亿元收入及 7000 万 - 1 亿元归母净利润,上市以来累计分红约 7 亿元 [2][6]。 - **现金流状况**: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经营性净现金流稳定增长,每年保持 1 亿 - 2 亿左右,且持续稳定分红 [2][7]。 - **成本控制**:公司通过与大业主谈判降租控制成本,主要成本项为折旧摊销(每年约七八千万)和人力成本(每年约 1.5 - 1.6 亿) [2][10]。 - **人力资源管理**:公司 520 名员工实现 10 亿收入,人均创收达 200 万,但面临基层员工工资上涨、用工荒及流动率高的问题,一线员工年周转率约 20% [2][11]。 - **机器人应用**:公司积极探索机器人技术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预计未来三年智能化设备渗透率可能达到 30%,可节省运营成本,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技术足够支持 30%的应用替代 [4][16][19]。 - **市场与业绩趋势**:疫情后经济下行,上海和北京写字楼空置率高、租金下滑,未来业绩有困境反转可能,但短期内预计在底部徘徊,市场可能已处底部阶段,未来走势需观察 [22][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与传统物业管理公司区别**:专注非住宅商业办公项目,不仅提供物业管理,还能招商并介入前期策划定位,承租运营模式承担经营风险并确认全额收入 [5]。 - **机器人应用案例**:在上海浦西第一高楼明天广场等超高层项目和景和上城项目中,机器人在外墙清洁、石材表面清洗、洗地和扫地等方面应用潜力大,可替代人工、提高效率和品质、降低安全风险 [12][14]。 - **清洁机器人成本**:以高仙品牌为例,住宅类扫地机器人月租金约 4000 多元,商办园区或复杂综合体约 6000 多元,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享六至七折优惠,替代两名员工可节省近一半成本 [15]。 - **保安替代预期**:目前未完全考虑保安替代,若保洁三年左右达较高渗透率,保安可能需五年左右,业主对保安替代接受程度慢,过程可能更长 [18]。 - **成本结构**:商管公司成本主要集中在运营管理和客服人员,自有员工薪酬包约 1.2 - 1.3 亿,外包费用约 4000 万,物业管理团队约 3000 万,总部人员成本约三四千万,商管团队成本约八九千万 [20]。 - **员工流失率**:基层员工流失率一年 30%正常,外包人员尤甚,内部部分岗位年度流动率约 20%,对稳定经营有压力,机器人无人员流失问题 [21]。 - **新租赁准则影响**:新租赁准则将租赁经营公司视同为融资租赁,影响账面利润,但长期利润会逐步显现 [4][24]。 - **分红政策**:公司董事长重视资金安全,在无大资本开支或并购需求时倾向继续分红,当前市值股息率约为三点几 [26]。
华人健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2-23 12:37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6001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约15%,发行后总股本40001万股[9][77] - 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6.24元,发行市盈率106.19倍[9][77] - 募集资金总额97456.24万元,募集资金净额87945.20万元[78] 业绩数据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870.22万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1.12%[37][161] - 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下滑,2022年度回升,2022年1 - 6月扣非归母净利润3573.30万元,同比增长56.68%[37][41][165] - 预计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区间为81000 - 84000万元,净利润变动幅度大[61] 门店情况 - 报告期各期末零售门店数量分别为607家、771家、880家和938家[17][146] - 截至2022年6月末,938家门店中886家取得医保定点资格,占比94.46%[33][173] - 公司计划用募集资金在省内开店518家[91] 业务收入 - 2019 - 2022年1 - 6月,医药代理业务收入分别为43894.93万元、52175.87万元、58831.05万元和28993.68万元[22][151] - 报告期内,零售业务主营收入分别为103354.66万元、129222.19万元、155924.07万元和98987.32万元[18][148] - 2019 - 2022年1 - 6月,B2C业务收入分别为5257.75万元、10359.05万元、21256.60万元和17873.10万元[121][174] 收购与资产 - 2017年至2022年6月30日收购293家零售门店,2019年7月收购汇达药业[11][175] - 股权收购形成的商誉确认金额为19005.56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商誉余额为19005.56万元[11][176] - 报告期各期末,收购形成的长期资产余额占总资产比例逐渐下降[13][176] 其他要点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所属门店共受到121起行政处罚,合计处罚金额为25.81万元[17][147]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预计2024年后对利润表起正向作用[35][39][163] - 公司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美术作品著作权[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