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试点

搜索文档
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亮点频现
经济网· 2025-09-04 02:31
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 - 央行及各地分支机构上半年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和跨境支付场景丰富 下半年部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和深化跨境应用 [1][2] - 数字人民币试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景拓展转向深度应用与生态构建新阶段 聚焦跨境支付、产业互联网、政务民生等重点领域 [2] 地区试点表现 - 江苏省苏州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104.63万个、对公钱包104.11万个 受理商户门店71.46万户 上半年交易金额2.15万亿元同比增长67.07% 流通余额77.3亿元占全国30% 累计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占全国70% [3] - 江苏省南京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575.6万个、对公钱包31.8万个 支持数币支付线下商户近18万户 [4] - 广东省累计开立个人钱包4490万个 流通3.82亿笔、1576亿元 落地支持商户620万户 消费笔数位居全国第一 [5] 跨境支付应用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上海银行落地货币桥跨境汇款服务 深圳分行货币桥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达49.62亿元 [6] - 杭州银行落地多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覆盖个人跨境汇款、旅行社团费、企业技术服务费等场景 [6] - 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办理3000万港元港股派息支付业务 为新疆首笔港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6] - 深圳市罗湖区完成单笔6800万元跨境贸易货款结算 实现实时到账 苏州货币桥交易累计38笔、金额43824万元较去年增长超40倍 [7] 场景创新与政策支持 - 重庆市累计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超过1亿元 覆盖商圈、交通、文旅等20余个领域 [7] - 上海支持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探索创新特色场景 [9] - 山东省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推动惠民政策资金更多采取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 [9][10]
苏、粤领跑!数字人民币试点迈入新阶段
券商中国· 2025-09-04 01:57
数字人民币发展现状 - 数字人民币正快速融入中国经济各领域 包括日常消费 跨境贸易 智能合约和政务金融等 提升交易效率并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1] - 央行多家分支机构及多地政府将数字人民币试点与应用拓展列为2025年下半年重点方向 推动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深度应用与生态构建新阶段[1] 区域试点进展 - 江苏省苏州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104.63万个 对公钱包104.11万个 受理商户门店达71.46万户 上半年交易金额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67.07%[2] - 苏州市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77.3亿元 占全国总量30% 累计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 占全国70%[2] - 江苏省数字金融产业生态集聚62家数字金融实验室和845家数字金融生态圈企业 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苏州分中心计划年内成立[2] - 南京市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575.6万个 对公钱包31.8万个 支持数币支付线下商户近18万户[3] - 广东省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4490万个 流通3.82亿笔 金额1576亿元 落地支持商户620万户 消费笔数位居全国第一[3] 跨境支付创新应用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上海银行落地货币桥跨境汇款服务 成为上海地区数字人民币2.5层合作机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应用首单[4]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货币桥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达49.62亿元[4] - 杭州银行落地多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覆盖个人跨境汇款 旅行社团费和企业技术服务费等多种服务贸易场景[4] - 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为新疆港股上市公司办理3000万港元股息支付 是新疆首笔港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4] - 深圳市罗湖区联合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完成单笔6800万元跨境贸易货款结算 实现实时到账[5] - 苏州市上半年货币桥交易累计38笔 金额43824万元 较去年全年增长超40倍[5] 场景应用与政策支持 - 重庆市累计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超过1亿元 覆盖商圈 交通和文旅等20余个领域[5]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要求稳步拓展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 重庆市分行提出深化试点建设 无锡市分行加大应用集聚区建设力度[6] - 上海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探索创新特色场景[7] - 山东省政府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推动惠民政策资金更多采取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7]
业内人士:数字人民币试点已逐步转向深度应用与生态构建新阶段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23:36
数字人民币发展现状 - 数字人民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 包括日常消费 跨境贸易 智能合约和政务金融等领域 [1] - 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数字货币的创新实践 正在重构支付体系 提升交易效率 为实体经济注入全新动能 [1] 政策与工作部署 - 央行多家分支机构密集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 将数字人民币试点与应用拓展列为下半年重点方向 [1] - 多地政府出台的金融领域实施方案中 数字人民币的创新与部署成为重点之一 [1] 试点阶段转变 - 数字人民币试点已从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场景拓展 逐步转向深度应用与生态构建的新阶段 [1] - 未来将更加聚焦跨境支付 产业互联网 政务民生等重点领域 [1] - 推动智能合约 硬钱包 跨境结算等创新应用不断涌现 实现从场景拓宽到场景深耕的战略转变 [1]
从“场景拓宽”迈向“场景深耕” 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亮点频现
搜狐财经· 2025-09-03 21:26
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 - 央行及各地分支机构将数字人民币试点与应用拓展列为2025年下半年重点方向 强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和深化跨境支付[1][2] - 多地政府出台金融领域实施方案 数字人民币创新与部署成为重点之一 包括上海、浙江、山东等地积极推动场景拓展和技术创新[7][8] 区域试点成果 - 江苏省苏州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104.63万个、对公钱包104.11万个 受理商户门店达71.46万户 上半年交易金额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67.07%[3] - 截至7月末苏州市数字人民币余额77.3亿元 占全国总量30% 累计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 占全国70%[3] - 南京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575.6万个、对公钱包31.8万个 支持数币支付线下商户近18万户[4] - 广东省累计开立个人钱包4490万个 流通3.82亿笔、1576亿元 落地商户620万户 消费笔数全国第一[4] 跨境支付应用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货币桥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达49.62亿元[5] - 深圳市罗湖区完成单笔6800万元跨境贸易货款结算 实现实时到账[6] - 苏州市货币桥交易累计38笔、金额43824万元 较去年全年增长超40倍[6] - 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办理3000万港元港股派息支付业务 杭州银行覆盖多种服务贸易场景[5] 场景创新与生态建设 - 数字人民币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深度应用与生态构建新阶段 聚焦跨境支付、产业互联网、政务民生等领域[2] - 苏州市集聚62家数字金融实验室及845家生态圈企业 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分中心计划年内成立[3] - 重庆市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超1亿元 覆盖20余个领域[6] - 山东省推行换新补贴"一件事"改革 推动惠民资金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8]
从“场景拓宽”迈向“场景深耕”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亮点频现
证券时报· 2025-09-03 18:24
核心观点 - 数字人民币正加速融入中国经济 在支付体系重构 交易效率提升和实体经济赋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试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景拓展转向深度应用与生态构建新阶段 重点聚焦跨境支付 产业互联网和政务民生等领域 [1] 试点省市表现 - 江苏省苏州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104.63万个 对公钱包104.11万个 受理商户门店71.46万户 上半年交易金额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67.07% 流通中余额77.3亿元占全国总量30% 累计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占全国70% [2] - 江苏省南京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575.6万个 对公钱包31.8万个 支持数币支付线下商户近18万户 [3] - 广东省累计开立个人钱包4490万个 流通3.82亿笔 金额1576亿元 落地支持商户620万户 消费笔数位居全国第一 [3] 跨境支付创新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上海银行落地货币桥跨境汇款服务 成为上海地区数字人民币2.5层合作机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应用首单 [4]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货币桥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达49.62亿元 [4] - 杭州银行落地多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覆盖个人跨境汇款 旅行社团费和企业技术服务费等多种场景 [4] - 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平台办理3000万港元港股派息支付业务 [5] - 深圳市罗湖区完成单笔6800万元跨境贸易货款结算 实现实时到账 [5] - 苏州市货币桥交易累计38笔 金额43824万元 较去年全年增长超40倍 [5] 政策支持与生态建设 - 央行分支机构将深化试点建设和丰富应用场景作为2025年下半年工作重点 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跨境应用和加大应用集聚区建设力度 [6] - 上海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探索创新特色场景 支持外汇交易中心提供外汇流动性管理及兑换服务 [7] - 山东省推行换新补贴改革 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推动惠民政策资金更多采取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 [7] 产业生态与经济效益 - 苏州市数字金融产业生态集聚62家数字金融实验室等创新载体 845家数字金融生态圈企业 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苏州分中心计划年内成立 [2] - 重庆市累计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超过1亿元 覆盖商圈 交通和文旅等20余个领域 [5]
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 苏州市召开相关工作会议
苏州日报· 2025-08-29 22:58
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 - 苏州自2019年成为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 持续深耕并建成全国领先的全领域应用网络 涵盖线上+线下及对公+对私场景 [1] - 全市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数量突破3000万个 累计交易金额达9万亿元 全国占比超过70% [1] 战略定位与政策导向 - 数字人民币试点被定位为服务国家金融创新及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 [1] - 政府强调需全力抢占新战略制高点 以决战姿态冲刺全年核心任务 并通过加强党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1]
苏州数币交易稳居全国前列
苏州日报· 2025-08-29 22:58
核心数据表现 - 上半年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67.07% [1] - 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104.63万个 对公钱包104.11万个 [1] - 受理商户门店数达71.46万户 [1] - 发放数字人民币贷款2386亿元 同比增长29.37% [1] - 数字人民币财政支出870.3亿元 占财政支出比重46% [1] - 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77.3亿元 占全国总量30% [1] 场景创新突破 - "苏智合"预付卡资金监管平台对接2164家商户 其中1188家正式上线 [2] - 预付卡商户数量占全国数字人民币元管家商户超60% [2] - 新增投放硬钱包1.8万个 包括东航联名卡等创新产品 [2] - 货币桥跨境交易累计38笔 金额4.38亿元 较去年全年增长超40倍 [2] 生态体系建设 - 集聚62家数字金融创新工作载体及845家生态圈企业 [3] - 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苏州分中心计划年内揭牌 [3] - 金融信息协同平台安全架构持续升级 [3] - 贸易金融服务平台跨境赋能能力显著增强 [3] 标准与机制建设 - 市金融业商会获批制定15项数字人民币标准 [3] - 标准涵盖硬钱包、预付卡资金监管等多维应用 [3] -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六个重点领域专项工作委员会 [3] - 出台《数字人民币近期重点工作方案》细化下半年任务 [3]
交易额占全国70%!苏州为何在数字人民币应用上一骑绝尘
搜狐财经· 2025-08-27 13:34
数字人民币试点规模与增长 - 苏州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 占全国总量70% [1] - 2025年以来交易额达2万亿元 截至2024年末累计交易金额7万亿元 [1] - 钱包开立总量超3000万个 全年平均月活跃钱包数201万个 [1] 贷款与商户拓展情况 - 全年发放数字人民币贷款7.5万笔 金额超3900亿元 较上年增长40% [1] - 数字人民币受理商户总数超77万个 覆盖消费/政务/交通等多场景 [1][3] 试点发展历程与创新 - 试点启动近六年 2019年末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3] - 2020年12月发放2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 实现全国首例双离线支付 [3] - 重点领域实现智能合约/央行数字货币桥等创新应用 [3] 区域发展优势与规划 - 依托坚实产业基础/民营经济活力/政府高效协同机制 [3] - 2025年计划建设100个创新示范场景 制定15项数字人民币标准 [4] - 推动全市域全领域应用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苏州经验 [4] 应用场景与用户渗透 - 覆盖公共交通/工资发放/政务税务等高频场景 [3][4] - 商户覆盖率与用户黏性显著提升 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4] - 本地居民认知度高 地铁等常规消费场景普遍支持 [4] 未来发展方向 -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重点延伸至B端与政务领域 [5] - 探索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智能合约等差异化路径 [5] - 深化产业融合与制度创新 依托区域经济特色发展 [5]
快讯丨长沙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已超2亿笔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45
数字人民币在长沙的试点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末长沙数字人民币试点落地商户达56万家 [1] - 累计交易笔数超过2亿笔交易金额突破462亿元 [1] - 试点自2020年12月启动应用场景覆盖公共交通政务服务网红消费乡村振兴等领域 [1] 湖南省金融运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1]
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试点再扩围!记者实探上海地铁“一卡过闸”
华夏时报· 2025-07-02 09:19
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 - 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功能已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全线网,支持IC卡、SIM卡、手机Pay等多种硬钱包形式 [1] -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庞大,运营总里程达896公里,拥有21条线路、517座车站,承担全市超过77%的公共交通出行量 [2] - 项目累计开展3000多项实验室测试验证工作,并联合多家银行、设备厂家开展生产走票测试 [3] -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支持跨机构互联互通,境外来华人士可通过自助终端快速申领并充值 [3] - 上海计划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场景覆盖面广、支付服务体验良好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5] 应用场景拓展 - 北京正推进轨道交通数字人民币APP支付改造 [6] - 深圳在8个枢纽站点部署支持6种国际主流银行卡的智能POS机,并上线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购票功能 [6] - 成都创新性打通硬钱包与共享单车、网约车场景 [6] - 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覆盖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在批发零售、餐饮文娱、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形成可复制应用模式 [7] 跨境支付优势 - 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时交易速度更快,能实现近乎实时到账,且成本更低 [7] - 具备可控匿名性,在保障交易安全的同时保护用户隐私 [7] - 去中介化、低手续费和实时到账的特点对境外来华人士尤为便利 [4] - 未来若能与其他国家央行数字货币实现互通,将重构跨境支付体系,减少对SWIFT系统的依赖 [4] 发展挑战 - 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缺乏商业模式和激励机制,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企业等参与主体难以获得收益 [8] - 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8] - 用户习惯培养存在挑战,部分人群对安全性和操作方式存在顾虑 [8] - 场景覆盖仍需突破医疗、教育等高频场景 [9] - 不同银行、支付机构的硬钱包需实现互认互通,避免"碎片化"问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