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换机需求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iPhone 17系列中国首销:Pro Max成“爆款”,北京“黄牛”加价上千,深圳热度降温
华尔街见闻· 2025-09-19 11:51
iPhone 17系列中国市场首发表现 - 北京和上海直营店出现排队热潮,部分门店现货迅速售罄,北京三里屯店外约300人排队 [1][2] - 上海南京东路店排队盛况超往年,需增设栅栏维持秩序 [3][6] - 深圳市场热度降温,排队顾客数量较往年少,黄牛收购仅聚焦512GB及以上容量Pro Max机型 [1][4] 高端机型需求与黄牛市场动态 - Pro Max机型最受追捧,1TB版本黄牛加价高达1000元,256GB Pro版本溢价300-400元 [8] - 黄牛收购策略保守,仅关注大容量顶配版本,拒绝收购标准版和2TB版本(官方价17999元) [4][8] - 苹果官网显示Pro及Pro Max机型预计送达时间已排至10月下旬 [8][11] 产品更新与消费者驱动因素 - Pro Max电池容量接近5000mAh,后置镜头升级,直接回应续航痛点 [10] - 消费者购买动机集中于全新外观设计和更长电池续航,例如起售价9999元的Pro Max机型 [9][10] 市场分化与分析师预期 - 第三季度前八周苹果在华出货量同比下降6% [12] - 分析师预计iPhone 17系列将推动下半年中国出货量同比增长11%,2025年全年增长5% [14] - Pro Max的重大重新设计被视作刺激换机需求的关键因素,可能成为2026年表现最佳型号 [14] 其他产品动态与策略调整 - iPhone Air因仅支持eSIM暂缓在华预售,未在门店展示 [15] - 旧款机型降价清库存,iPhone 16 128GB版本售价从5999元降至5399元,iPhone 16 Pro已停产 [17]
苹果iPhone 17系列中国首销:Pro Max成“爆款”,北京上海“黄牛”加价上千,深圳热度降温
华尔街见闻· 2025-09-19 06:19
iPhone 17系列中国市场首发表现 - 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直营店外出现排队热潮,部分门店排队人数达约三百人,工作人员需增设栅栏维持秩序 [1][3][4] - 开售后所有iPhone 17系列现货迅速售罄,黄牛对热门机型加价数百至上千元人民币不等,其中1TB版本Pro Max加价高达1000元,256GB Pro版本溢价约300-400元 [1][4][7] - 深圳等地市场热度较往年有所降温,排队顾客数量明显减少,黄牛收购范围收窄至512GB及以上容量Pro Max机型 [3][9] 产品需求分化与驱动因素 - Pro Max机型需求最强劲,驱动因素包括全新外观设计、电池容量接近5000mAh续航提升及后置镜头升级 [7][9] - 消费者对顶配版本集中需求导致官网下单Pro及Pro Max机型预计送达时间排至10月下旬 [4][7] - 标准版iPhone 17及2TB大内存版本需求较弱,黄牛拒绝收购标准版,2TB版本因官方价达17999元过高而少有问津 [5][9] 市场竞争与战略调整 - 苹果第三季度前八周在华出货量同比下降6%,面临本土品牌激烈竞争压力 [8][9] - 分析师预计iPhone 17系列将推动下半年中国出货量同比增长11%,全年增长5%,Pro Max机型因重大重新设计成为关键驱动力 [8][9] - 旧款机型降价清库存,iPhone 16 128GB版本售价从5999元降至5399元,iPhone 16 Pro已停产 [10] 新品与区域市场动态 - iPhone Air因仅支持eSIM需监管批准暂缓在华预售,门店未展示该机型 [10] - 分析师认为iPhone Air技术可能应用于可折叠iPhone,但因电池、摄像头等妥协难以短期带来销量增长 [10] - 区域市场需求分化,深圳市场仅橙色Pro Max大容量版本受黄牛青睐 [9]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近六个季度以来首次下滑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09:5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 为近六个季度以来首次下跌[1]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仅增长0.2% 达2.969亿部 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回落[2]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7% 出货量达12.2亿部 实现连续两年下滑后的反弹[3] 厂商竞争格局 - 三星以19%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 主要依靠Galaxy A系列产品[1] - 苹果以16%市场份额位列第二 小米以15%份额位居第三[1] - 传音控股和OPPO均以9%市场份额并列全球前五[1] 市场动态特征 - 厂商为避免库存积压下调生产目标 但美国市场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维持高库存水平[1] - 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成为换机需求主要驱动力 倾向于以合理价格更换旧机[2] - 更轻薄设计 生态系统创新和隐私保护成为新品主要卖点[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下半年通过购物节和促销活动推动行业重回增长轨道[2] - 有效的定价策略和促销手段是厂商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2] - 渠道库存水平保持健康 为新机型补货创造有利条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