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高估
icon
搜索文档
[9月12日]指数估值数据(今年哪些品种到过高估;自动止盈功能上线;港股指数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9-12 13:51
市场表现 - 大盘略微下跌 收盘仍处于4 2星级水平 [1] - 大盘股下跌 中小盘股微涨 [2] - 创业板和证券等昨日上涨品种今日下跌 [3] - 港股整体表现强势 科技股领涨超1 5% [4][5] - 其他品种波动幅度有限 [6] 高估品种轮动 - 银行指数在2022-2024年熊市背景下整体上涨 今年7月高点触及高估后回调至正常偏高估值 [9][10][11] - 港股医药指数因关税危机在4月跌至低估 随后盈利同比大幅增长推动创新药指数从年初至7月最高上涨超100% 目前回落至正常偏高估值 [12] - 军工指数因9月军演预期在7-8月大幅上涨 8月达到高估 9月3日后回调至正常偏高 [12] - 科创50和芯片指数受行业景气度推动 8月下旬达到高估后出现百分之几回调 仍处高估区域 [12] - 北证50作为最小市值规模指数基金 8月上涨后达到高估并维持高位 [12][13][14] - 其他接近高估品种包括小盘股指数及证券保险等牛市相关品种 [15] 市场风格轮动特征 - A股牛市呈现风格轮动而非普涨 今年以小微盘和成长风格领涨 与2013-2017年行情相似 [15] - 2014年下半年证券先涨 2015年上半年小盘成长风格接力并在6月达到泡沫估值 2016-2017年大盘价值消费股创新高 [15] - 去年9-11月证券上涨 今年小盘成长风格强势 但杠杆使用较少 属弱化版本行情 [15] - 若大盘回落至3星级别 小盘股和成长风格指数可能率先达到高估 [15] 长期收益驱动因素 - 基金净值=估值×盈利+分红 估值提升仅是收益来源之一 [15] - 长期收益核心来自上市公司盈利增长 如沪深300指数熊市底部从2005年807点升至2024年3108点 [15] - 即使指数持续低估 盈利增长仍推动长期上涨 牛市仅提前兑现5-10年收益 [15][16][17] 港股估值数据 - 恒生指数市盈率14 14 市净率1 41 股息率2 98% ROE 9 97% [23]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3 34 市净率3 00 股息率0 88% ROE 12 84% [23] - 港股创新药指数市盈率33 79 市净率4 21 股息率0 57% ROE 12 45% [23] - 港股红利指数市盈率11 63 市净率1 11 股息率4 00% ROE 9 54% [23] 功能更新 - 主动优选和指数增强组合上线自动止盈功能 未来将根据信号分批转换至稳健类组合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