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庭外重组
icon
搜索文档
破局之道 企业“向死而生”的上海实践——上海探索破产审判优化营商环境调查(上)
解放日报· 2025-09-08 02:00
破产重整机制 - 破产制度核心理念是保护而非终结 为企业提供重生机会[1] - 世界银行将"办理破产"作为营商环境评估重要指标 上海2024年明确将提升办理破产便利作为十大攻坚任务之一[1] - 上海破产法庭2019年成立 2023年收案4911件 2024年收案5050件 案件数量保持高位运行[1] 庭外重组实践 - 庭外重组通过市场化手段让企业与债权人自主协商 具有灵活性和非公开性优势[2] - 虹口区成立北外滩企业庭外重组中心 与破产法庭建立程序衔接机制[3] - 盛某公司案例中完成近40亿元债务梳理 与超过三分之二债权人签署协议 最终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3] 司法重整成效 - 预重整制度使企业尽早获得帮助 聚博房地产案例通过引入共益债投资人获得7.5亿元借款[5] - 蝶恋花项目复工后续建可售货值达183亿元 完全覆盖110亿元债务 债权实现100%受偿[6] - 破产重整案件经常出现几亿元撬动几十亿上百亿资金的多赢局面 有效盘活社会资源[6] 资产盘活案例 - 中信金融在预重整阶段投入2亿元资金重启城隍庙广场停工项目[7] - 上蔬永辉破产清算期间维持24家商超经营 累计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9] - 通过多种方式处置数十万件商品 清理2000余户债权人5.7亿余元债务[9] 制度价值体现 - 破产程序是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重要通道 即便清算也力求资产变现最大化[9] - 2019-2024年上海破产法庭共审结破产和强制清算案件5878件[9] - 破产清算既保障债权人利益 又帮助创业者卸下包袱获得再起机会[9]
罕见一幕!*ST高鸿业绩说明会遭投资者131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16:42
业绩说明会情况 - 高鸿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记录投资者提出的131个问题 [1] - 投资者主要关注重组进度并对公司经营提出质疑 [1] 财务表现 - 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 6亿元和-22 9亿元 两年累计亏损超过公司当前市值27 67亿元 [2] - 董事长付景林2024年度税前报酬59 54万元 较2023年70 04万元下降 [2] 重组进展 - 公司称庭外重组工作仍在推进中 包括招募投资人 债权申报与审核 审计评估等 [2] - 重组涉及债权人沟通 战略投资者引入 经营方案优化 监管合规等多方面复杂因素 进展缓慢 [2] 审计问题 - 2024年度财务报表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主要因公司处于立案调查阶段且涉及重大诉讼案件 [3] - 立案调查可能涉及以往年度财务数据调整 处罚金额存在不确定性 [3] - 重大诉讼案件再审裁决结果不确定 影响财务报表 [3] 诉讼情况 - 公司涉及21起诉讼案件 合计金额逾9亿元 [3]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已对常州9起案件再审立案并提审 结果将影响后续案件处理 [4] - 公司已聘请专业律师团队跟进再审案件进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