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年报季
icon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年报季顺利收官,五一白酒需求符合预期
华鑫证券· 2025-05-06 04: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食品饮料行业“推荐”投资评级 [6][6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板块本周回调,五一需求整体承压,但行业需求持续筑底改善,名酒和地产酒龙头表现良好,企业降负消化库存,板块估值偏低,分红提升,推荐估值优势和全年两条主线相关酒企 [4][65] - 大众品年报季平稳收官,2025Q1 环比承压,部分公司业绩有韧性,商超调改带来机会,成本有降有升,后续板块有望环比修复,推荐部分公司,长期提示乳制品板块机会 [5][6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周新闻速递 行业新闻 - 河南盛林年销售五粮液系列产品超 10 亿元,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召开经济分析会,甘肃 10 家酒企获地理标志保护,仁怀 500 + 白酒生产企业共商品牌建设 [15] 公司新闻 - 贵州茅台优化经销商考核、文旅礼盒预售;五粮液“和美全球行”首站启幕;泸州老窖 2025、2026 年均分红不低于 85 亿元;汾酒 2024 年营收 360.11 亿元、启动领航十二香韵使馆行;舍得酒业召开互联网营销核心合作伙伴会议;今世缘 2024 年营收 115.44 亿元 [15] 本周重点公司反馈 本周行业涨跌幅 - 展示了本周各行业涨跌幅及 2024.9.24 - 2025.5.3 消费、食品饮料细分板块和白酒个股涨跌幅 [16][20][22] 公司公告 - 多家公司公布年报和一季报,业绩有增有减,部分公司有激励计划、解禁、回购、设立基金等情况 [28][29][30] 本周公司涨跌幅 - 列出白酒和大众品涨幅、跌幅前五公司及涨跌幅 [33] 食品饮料行业核心数据趋势一览 - 白酒 2024 年产量 414.50 万吨同降 7.72%,203 年营收 7563 亿元同增 9.70% [36] - 调味品市场规模 2014 - 2023 年从 2595 亿增至 5923 亿,CAGR 为 9.6%,百强企业产量 2013 - 2022 年从 700 万吨增至 1749 万吨,CAGR 为 10.72% [39][40] - 2025 年 3 月规上企业啤酒产量 854.1 万千升同减 2.1%,累计同减 2.2% [46] - 2025 年 3 月葡萄酒产量 2.4 万千升,累计同降 25.0% [48] - 休闲食品市场规模 2016 - 2022 年从 0.82 万亿增至 1.2 万亿,CAGR 为 6% [50] - 能量饮料市场规模 2014 - 2019 年从 200 亿增至 428 亿,CAGR 为 16% [57] - 预制菜市场规模 2019 - 2022 年 CAGR 为 20%,预计 2026 年达 10720 亿元 [61] - 餐饮收入 2010 - 2024 年从 1.8 万亿增至 5.57 万亿,CAGR 为 9% [60] 重点信息反馈 - 立高食品毛利率、费用率、净利率有变化,各业务营收有增减,新品动销良好,渠道有拓展计划 [59] - 千味央厨毛利率、费用率、净利率有变化,各业务营收有增减,新品和新渠道有望带来增量 [60][62] - 海天味业 2025Q1 毛利率、净利率提升,各产品营收增长,渠道有优化和拓展计划 [63] - 莲花控股毛利率、净利率提升,各产品营收增长,各渠道营收增长,算力业务发展良好 [64]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 白酒板块推荐估值优势的水井坊、山西汾酒等,全年推荐五粮液、泸州老窖等 [4][65] - 大众品板块推荐西麦食品、有友食品等,长期提示优然牧业、现代牧业等乳制品企业机会 [5][66]
年报季(一):年报业绩增长,股价却应声下跌?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4-08 01:51
年报业绩与股价关系 - 年报显示公司利润高、营收涨但股价下跌的现象背后存在多重玄机,需要建立更立体的投资视角 [1] - 财报是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沟通的通用语言,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查看财报是识别机会与风险的基础 [3] - 年报是唯一必须审计且包含完整年度数据和战略分析的报告,但仅依据业绩增长做决策容易忽略估值合理性与市场预期偏差 [4] 业绩与估值的关系 - 股价是业绩和估值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理解为"业绩×估值"的乘积,业绩是支撑股价的地基,估值是推动股价波动的变速器 [7] - 市盈率(PE)反映了市场对公司盈利的预期以及投资者为获取每单位盈利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例如股价20元、每股收益1元对应PE为20倍 [8] 预期差的影响 - 市场预期与实际业绩的心理落差会导致业绩披露增长但股价下跌,例如某制造业企业归母净利润仅微增不足1%,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0%增速,导致股价跌停 [10] - 投资者不仅要关注业绩绝对值,更要对比市场预期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差距 [11]
中信建投:美国加征关税力度超市场预期,关注年报季回归基本面、关注国内增量政策把握政策节奏
搜狐财经· 2025-04-07 00:16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2日美国加征关税措施超预期,A股市场表现好于预期凸显韧性,美股暴跌,市场关注点转向年报季,投资者回归基本面,我国反制措施受关注,市场需合理预期政策节奏,可通过拉动内需等措施对冲美国关税冲击 [1] 美国加征关税情况 -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征“对等关税”,对中国实施34%对等关税,对多国征10%以上不等税率关税,5日起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最低基准关税”,部分征更高“对等关税”,9日生效 [1][3] 市场表现与趋势 - 4月3日A股市场情绪好于预期,显示韧性,出海导向板块受冲击但整体稳定,美股连续暴跌,凸显“东升西降”趋势,若周一市场上行或横盘,说明情绪基本稳定,除出海板块外无需过度悲观 [2] - 4月年报季,市场风格从关注预期转向基本面业绩,投资者关注企业实际业绩,有助于稳定情绪、减少短期波动,建议关注业绩稳定、有核心竞争力企业,引导资金流向业绩优良企业 [2][12] 国内政策节奏 - 处于两会后政策窗口期和前期政策落地关键阶段,市场需合理预期政策节奏,关注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过度预期引发波动,重点消化前期政策,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建设 [3][14] 过去中方应对措施 - 汇率对冲: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美国对华关税从3.1%加至21%,离岸人民币汇率从6.25贬至7.10,贬值约14%,抵消部分关税抬升效应 [4] - 针对性关税反制: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国对美关税由7.2%加至21.8%,分阶段、分规模对等反制,如2018年4月针对美国钢铝关税对128项美商品加征15%-25%关税,涉及约30亿美元 [4] - 出口退税政策: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出台6项出口退税税率调整政策,4项上调,1项放宽标准,1项调低 [4] - 调整进口政策:减少美国农产品进口,如大豆进口份额从2016年的40%降至2024年的18%,巴西增至76%;暂停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 [4] - 转口贸易:2019年对美国出口减少约326亿美元,对转口国家增加约589亿美元,形成263亿美元出口增量 [5] - 法律和外交手段:2018年就美国“232条款”“301调查”加征关税向WTO提起争端解决诉讼,加强与其他国家贸易合作 [5] 本次官方表态与措施 -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方加征关税违反世贸规则,中方反对,将维护自身利益,敦促美方纠正错误 [6]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反对美方关税措施,称其无助于国家安全和美国产业,中方将反制,中美经贸部门保持沟通 [6] - 4月4日多部门应对: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商务部就美“对等关税”向世贸组织诉讼,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调查和反倾销立案,会同海关总署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海关总署暂停美国部分企业产品输华资质 [7] 近期拉动内需政策动向 - 消费刺激政策:2024年国家发改委牵头“两新”建设,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1.3万亿元;2025年3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含八部分30条举措 [8] - 促进投资政策:2025年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7000亿元已分三批安排到“两重”项目,各地区、部门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 [9] 未来政策研判 - 金融与汇率政策调节:灵活运用人民币汇率工具,适度引导双向波动,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推动本币结算国际化,扩大与贸易伙伴本币结算规模,推动人民币与部分货币直接挂牌交易 [10] - 精准反制关税与贸易壁垒突破:扩大反制关税范围,对美方政治敏感领域实施更高关税,采用非关税壁垒反制;优化出口结构,推动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拓展新兴市场,引导低端产能转移 [10] - 对冲政策:短期扩大内需,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和投资政策,实施消费补贴,增强社会保障;中长期发展国内统一大市场,完善产业和技术供应链体系,加大“卡脖子”领域研发投入 [11] - 资本市场后市展望:稳定市场情绪,对冲美国关税冲击,增强市场信心与预期管理;关注年报季,回归基本面,关注业绩稳定企业;关注国内增量政策,把握政策节奏,合理预期出台节奏,消化前期政策 [11][12][14]
和讯投顾李国学:大盘分化严重,只可逢低不可追涨
搜狐财经· 2025-03-24 08:55
大盘技术形态 - 技术形态呈现喇叭口状态 3350点下方最低点3340点 [1] - 指数震荡过程中收下影线阳线 只可逢低不可追涨 [2] 资金面与财报季影响 - 季度末资金面受央行逆回购操作影响 上周净投放资金今日净回笼 [1] - 年报季呈现分化态势 大盘股财报对指数起稳定作用 小盘股面临戴帽压力 [1] 板块表现与机会 - 旅游板块因多地放春假短期表现活跃 属于小盘股适合短炒 [1] - 有色金属板块趋势明显 铜类走势突出 月初至今保持看好 [1] - 券商板块处于相对低位 反弹需依赖该板块表现 [2] - 地产板块表现乏力 消费板块分散难以形成整体上涨 [2] 投资策略方向 - 重点关注有色板块 包括黄金 铜 铝等品种 [2] - 以财报分化作为主要观察方向 控制仓位耐心进行波段操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