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台城市
icon
搜索文档
二看佛山:城市中心转型背后的改革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09:08
城市发展战略转型 - 禅城区从中心城区升级为城市中心 打造辐射全市发展的佛山之心 建设都市制造 产业服务 商业消费和岭南文化四个中心 [2][3] - 禅城工业投资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稳居全市第一 成为佛山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1] - 改革目标超越经济增长数字 强调创新活力 城市功能和社会生态 提出全要素招商理念强化城市价值 [11] 土地资源配置创新 - 通过集转国制度创新破除集体土地自由流动障碍 大幅降低制度成本 释放土地要素 [5][6] - 集转国将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周期融合 采用工业上楼模式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6] - 土地使用效率提升使村民所有者收益数倍增值 创造宜居宜业城市空间 [6] 服务业发展策略 - 提出佛山制造 禅城服务战略 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 打造产业服务中心 [7] - 引入科研机构 设计企业及商贸会展 法律会计 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资源 形成高端专业服务业集聚区 [7] - 佛山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862元 远高于全国和全省 禅城通过场景升级和首店品牌引入释放千万人口消费红利 [8] 平台城市建设 - 以平台思维打造平台城市 通过治理创新催化商业价值创造 促进区域协同与融合 [11][12] - 政府角色转变为服务者 沟通者和资源整合者 通过机制创新提升市场效率和资源聚集效应 [12] - 城市合伙人理念体现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 集转国和商圈发展实行民主共议和协商机制 [12] 改革经验与样本意义 - 经济增长增量不再依赖财政投入或国企主导项目 而是通过破除要素配置障碍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新 [10] - 改革实践与国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高度契合 探索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双轮驱动新机制 [13] - 禅城样本揭示以市场需求信号引导创新资源配置 激发市场内生能量的超越传统路径经验 [10][13]
二看佛山:城市中心转型背后的改革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09:01
文章核心观点 - 禅城区通过战略转型和制度改革 从中心城区升级为城市中心 实现高质量发展 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样本 [1][3][4] 发展定位与战略转型 - 禅城区制定从"中心城区"升级为"城市中心"的发展战略 建设都市制造 产业服务 商业消费和岭南文化"四个中心" [3] - 佛山GDP高达1.3万亿元 但五个县域经济体同质化竞争 缺乏中心聚集优势资源 [3] - 禅城结合自身科研资源与岭南文化优势 利用大湾区产业链集聚与协同创新优势 为建设"四个中心"提供支撑 [3] 土地制度改革与资源配置 - 禅城通过"集转国"制度创新 破解集体土地权属复杂问题 大幅降低土地交易制度成本 [7] - "集转国"将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融合 通过"工业上楼"模式实现土地高效利用 村民收益数倍增值 [7] - 禅城拥有110家各类研发机构 但面临"育苗无土"困境 "集转国"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承载空间 [7] 服务业发展与消费升级 - 禅城提出"佛山制造 禅城服务"战略 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 打造产业服务中心 [11] - 佛山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862元 但商业服务供给传统 禅城引入140余家首店品牌 组建"万亿城央"商业联盟 [12] - 禅城将文化与城市更新结合 扩围岭南天地 创意产业园两大特色商圈 释放千万人口消费红利 [12] 平台城市与治理模式创新 - 禅城以"平台思维"打造"平台城市" 通过治理创新为多元主体提供便利交互环境 [16][17] - 政府角色转变为服务者 沟通者和资源整合者 通过机制创新提升市场效率与资源聚集效应 [18] - "城市合伙人"理念体现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 通过民主共议和协商机制践行共建共治共享 [17]
中国城市观|城市转型中的禅城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0:12
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 禅城区从"中心城区"升级为"城市中心" 打造辐射全市的"佛山之心" 聚焦建设都市制造、产业服务、商业消费和岭南文化四个中心 [3][4] - 依托佛山1.3万亿元GDP经济基础 大湾区产业链集聚优势 以及本地科研资源与岭南文化禀赋 实现从地理中心向功能中心的能级跃迁 [3][4] - 通过"服务国家全局需求、破解区域同质化竞争困局、激活本地优势"三重坐标锚定发展方向 成为城市转型样本 [3][4] 土地资源配置创新 - 创新"集转国"制度破解集体土地权属复杂难题 大幅降低土地交易制度成本 释放存量土地要素 [6][7] - 通过"工业上楼"模式嵌入汾江科创带 实现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周期融合 土地高效利用使村民收益数倍增值 [7] - 解决110家研发机构孵化企业"育苗无土"困境 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承载空间 [6][7]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针对佛山10万工业企业升级需求 提出"佛山制造、禅城服务"战略 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 [9] - 引入科研机构、工业设计、法律会计、金融保险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形成高端专业服务业集聚区 [9] - 依托佛山人均可支配收入68862元的消费潜力 打造商业消费中心 引入140余家首店品牌并组建"万亿城央"商业联盟 [10] 平台城市治理模式 - 政府角色转变为服务者与资源整合者 通过"城市合伙人"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14] - 以平台思维催化商业价值创造 促进区域协同融合 放大佛山市场规模优势 [13][14] - 改革实践与国家建设统一大市场战略契合 探索"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双轮驱动新机制 [15]
城市转型中的禅城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23:18
佛山正在经历转型之痛,长期"甘居中游"的禅城区最近两年经过一系列改革逆势而上,2023年至今连续 保持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第1名,成为佛山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日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要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禅城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城市转型发展 的样本。 在发展全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禅城改革的起点是在全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所谓全局,首先是国家正在由粗放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从科技创新与扩大需求入手,致力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城市发展看,我国也从大规模增量扩张 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 佛山拥有近千万人口,GDP高达1.3万亿元,受经济周期影响大,亟需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 动能。佛山五个县域经济体各自配套、自我发展、同质化竞争,没有中心聚集优势资源带动和赋能产业 升级的条件。禅城区过去长期"甘居中游、习惯老三",标兵追不上、追兵赶不上,缺乏战略方向和发展 动力。 禅城区区长盘石意识到经济转型给禅城带来发展机遇,从全局着眼,制定了从"中心城区"升级为"城市 中心"的发展战略,落脚点是建设都市制造、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