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教育

搜索文档
水痘疫苗遇价格战,带状疱疹疫苗销量“腰斩”!百克生物押注研发能否破转型困局
华夏时报· 2025-09-28 10:06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传统产品市场萎缩和新兴产品增长乏力的双重挑战 导致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营业收入同比下跌53.93%至2.85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7357万元[1] - 水痘疫苗作为核心产品面临量价齐跌困境 2021-2023年销量下降17.3% 2024年毛利率降至84.84%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持续下行[2][4] - 带状疱疹疫苗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未达预期 2024年销量暴跌69.8%至20.04万人份 库存激增79.97% 市场教育和渠道覆盖不足是主因[5][6]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寻求突破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升至34.47% 但研发转化效率面临挑战 多数在研产品处于早期阶段[7][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2.29亿元 同比下跌32.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亿元 同比下滑53.67%[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5亿元 同比下跌53.93% 归母净利润亏损7357万元[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同比增长59.28%至4.07亿元[3] 产品表现 - 水痘疫苗2024年营收8.37亿元 占总营收近70% 但销量从2021年811.35万人份降至2023年671.14万人份[2] - 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上市首年销售66.35万人份 收入8.83亿元 但2024年销量骤降至20.04万人份[5] - 鼻喷流感疫苗2024年实现1.41亿元营收 占总营收11.39% 但面临新竞争对手分流风险[6] 市场竞争 - 水痘疫苗竞争对手从3家增至5家 华兰生物和科兴生物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县域市场[4] - 水痘疫苗中标均价较2021年下降12% 江苏地区中标价从65元/支降至58元/支[4] - 康泰生物以25元/支中标深圳公费水痘疫苗 较2024年江苏省中标价降幅超58%[4] 研发进展 - 2021-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93亿元、1.98亿元、1.99亿元和1.56亿元 占营收比例10.85%-16.03%[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9820.06万元 同比增长14.81% 占营业收入34.47%[7] - 在研项目共计16项 其中11项处于已获批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 5项申请临床批件[8] -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和佐剂流感疫苗(四价)已获得临床批件 但多数战略产品处于早期临床阶段[8] 市场挑战 - 国内新生儿出生率从2016年1883万人降至2023年902万人 直接导致儿童疫苗市场容量萎缩[4] - 带状疱疹疫苗面临市场认知率不足问题 50岁以上人群认知率不足30% 接种意愿仅12%[6] - 成人疫苗销售渠道覆盖不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私立诊所终端覆盖薄弱[6] 公司应对措施 - 采取创新营销渠道策略 提升公众疾病认知度和预防意识[1] - 加强基层医生培训和公众科普教育 开展学术推广活动纠正认知误区[9] - 推进国际营销 在俄罗斯等国开展产品注册工作[9]
Tarsus Pharmaceuticals(TARS)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3 14: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报告上季度净收入为1027亿美元 [2] - 第三季度指导预计分销95,000至100,000瓶产品 [1] - 毛利率净折扣率从第二季度的45%预计在第三季度降至43%-45%,第四季度进一步降至低40%水平,长期稳态预计维持在低40% [7][8] - 库存水平稳定维持在25周 [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产品XDEMVY针对蠕形螨睑缘炎,影响约2500万美国人,是该领域唯一获批疗法 [2] - 已有超过20,000名眼科医生处方该产品,覆盖超过90%的商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人群 [3][10] - 患者再治疗率从上季度的中高个位数提高至超过10%,年度稳态再治疗率目标为20% [18][20] - 直接面向消费者(DTC)营销活动投入稳定,2025年预计支出70-80百万美元,2026年保持相似投入水平 [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业务构成:商业保险约占一半,医疗保险约占另一半,医疗补助计划构成另一部分 [11] - 欧洲市场计划2027年获批,需要开发非防腐剂单位剂量配方,目前正在进行稳定性研究 [23] - 日本市场计划年底前与监管机构会面,确定监管要求 [24] - 中国市场新药申请已被接受,合作伙伴Grand Pharma正在制定上市策略 [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采用双重策略:销售团队深入医生教育,同时通过DTC赋能患者自我识别 [4] - 处方深度增长策略包括让医生从每月处方进展到每周、每日处方,并拓展到不同患者类型(干眼症患者、白内障手术患者、隐形眼镜配戴困难患者) [12][13] - 管线产品包括TP-04用于眼红斑痤疮(计划年底前启动二期试验)和TP-05用于莱姆病预防 [26][31] - 眼红斑痤疮影响约1500-1800万患者,市场规模与蠕形螨睑缘炎相当 [29] - 莱姆病预防药物采用口服片剂预防性使用方式,可能作为长期合作伙伴机会 [32][3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季度性模式:第一季度因保险公司重置和自付额重置较具挑战性,第二季度优于第一季度,第三季度因假期因素较慢,第四季度通常较为强劲 [5] - 尽管存在季节性因素,预计发布将继续逐季增长 [6] - 欧洲医生对产品的意识实际上高于美国发布时的水平,且听到美国同事的积极经验 [25] - 眼红斑痤疮患者可能比蠕形螨睑缘炎患者更受影响,医生发现这些患者更容易 [2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基于南加州的完全整合商业和开发阶段生物技术公司 [2] - 眼红斑痤疮临床试验终点将关注眼周红斑(发红)和毛细血管扩张(深部血管)两个主要指标 [26] - 莱姆病影响医疗系统超过10亿美元,病例数增长且地理范围扩大 [31] - 公司拥有活跃的业务发展团队,从早期开发到商业阶段产品都在关注 [3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第三季度指导95,000-100,000瓶的预期基于什么 - 回答: 这考虑了公司继续深化市场处方能力,医生从最明显的睑缘炎患者开始,随着成功经验逐渐扩展到其他患者类型(干眼症治疗失败患者、白内障手术筛查患者) [3] 问题: 第三季度增长放缓的原因 - 回答: 季节性因素驱动,第三季度夏末假期期间医生和患者休假增多,患者流量减少,预计第四季度将更强劲增长 [5] 问题: 降低毛利率净折扣的杠杆 - 回答: 主要通过减少免费产品和患者折扣,随着患者完成自付额,提供的折扣减少,预计第一季度折扣最高,然后逐季下降 [7] 问题: 库存水平25周是否可持续 - 回答: 与批发商紧密管理库存,25周是理想水平,随着需求增加,该价值也会增加 [9] 问题: 保险覆盖率能否从90%进一步提高 - 回答: 90%覆盖率已显著高于行业70%+的平均水平,覆盖了几乎所有想服务的患者类型,预计将维持该水平 [10] 问题: 处方医生数量从20,000继续增长的潜力 - 回答: 20,000已处于高端水平,可能只有边际增长,重点现在是处方深度而非广度 [12] 问题: DTC活动未来12个月的期望 - 回答: 预计继续提高疾病认知度,驱动处方深度,提高投资回报率倍数 [16] 问题: 从900万治疗患者向2500万总患者市场的扩张潜力 - 回答: 三个机会:深化现有细分市场处方、通过DTC将更多患者纳入治疗范围、患者再治疗 [18] 问题: 再治疗率从10%提高到20%的催化因素 - 回答: 疾病本身会复发,关键因素是医生对治疗有信心,患者首次治疗反应良好 [20][21] 问题: 欧洲和日本市场的上市策略及DTC作用 - 回答: 欧洲2027年获批,需要非防腐剂配方;日本年底前与监管会面;DTC在美国以外有限,重点是医生教育 [23][24] 问题: 眼红斑痤疮临床试验终点和成功标准 - 回答: 重点关注眼周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两个终点,不需要完全解决,只需有意义的改善 [26] 问题: 眼红斑痤疮市场规模 - 回答: 约1500-1800万患者,规模与蠕形螨睑缘炎相当,患者可能更受影响 [29] 问题: TP-05莱姆病预防的战略 rationale - 回答: 采用口服预防片剂的独特方法,几小时内获得免疫力,杀死蜱虫防止细菌传播 [31] 问题: 管线产品加速批准可能性 - 回答: 可能遵循传统路径,首先做好科学和数据生成,支持产品批准 [34] 问题: 管线产品初步数据时间表 - 回答: 眼红斑痤疮年底前启动研究,明年底或后年初看到数据;莱姆病研究在单个蜱虫季节完成 [35] 问题: 现有销售力量和DTC基础设施对管线产品的支持程度 - 回答: 眼红斑痤疮完全适合现有销售团队,相同客户群体,类似 playbook,可借助现有平台和支付方关系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