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问题

搜索文档
德国民众举行抗议 要求停止与以色列军事合作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9 00:44
当地时间27日,德国巴勒斯坦社区、德国左翼党等团体在首都柏林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抗议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要求德国政府停止与以色列的 一切军事合作。 当天,上万名抗议者走上柏林街头。活动组织者指责以军对加沙平民施加大规模暴力,他们要求德国政府停止与以色列的一切军事合作,确保人道主义援助 顺利进入加沙地带,并推动实现加沙地带持久停火。 抗议者:我一直比较关心政治、社会公正等议题,而巴勒斯坦问题无疑是其中的焦点。我认为在当今世界没有比这更大的不公正。 抗议者:我特地从慕尼黑赶来,是为了表明立场。我们德国人面对历史,面对我们曾犯下的种族灭绝罪行,更应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灭绝。 总台记者 张云帆:随着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重,以及不少欧洲国家陆续承认巴勒斯坦国,德国政府在巴以问题上 面临的国内外压力日益增大,今天在柏林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就是一个例子。德国政府将坚持此前的政策还是会做出某种程度的调整,还有待进一步观 察。 责编:李磊、王瑞景 ...
美一票否决安理会加沙决议草案 对中东局势有何影响?
央视新闻· 2025-09-19 10:26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秦天:其次,在地区层面,美国投否决票会刺激地区形势 进一步动荡。9月上旬以色列曾突然袭击卡塔尔境内目标,且未受美国有力谴责和制约,可见以色列未 来在中东进行军事冒险的冲动依旧强烈。 美此举或进一步加剧国际社会分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秦天:最后,在全球层面,美国投否决票人为加剧了国际 社会在巴以问题乃至整体层面的大分裂。巴以问题是全球性热点和道义问题,但美国多次投否决票,本 届政府上台后还采取单边"停以""清以"等措施,变相放任、鼓励以色列破坏两国方案和巴勒斯坦建国前 景。如今,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已形成两个日益分化的阵营,全球南方和一些新近准备承认巴勒斯坦 国的西方国家反对以色列诉诸武力、支持巴勒斯坦建国,而美以联手顽固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在当下全 球体系本就因新冷战、某些国家的脱钩断链等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情况下,巴以问题上的新分裂,无疑 给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增添了新的伤痕与切口,且这种负面影响一旦形成,难以在短时间内修复。 美此举或为以色列推进加沙城攻势"开绿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秦天:我认为美国此举负面影响广泛且深远。首先 ...
以色列前副外长:支持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返回加沙
新京报· 2025-09-18 11:23
9月17日,在北京香山论坛,新京报专访以色列前副外长约西.贝林,谈及巴以问题。贝林表示,巴勒斯 坦人也是人,从加沙驱逐任何人的想法都是残忍的且不现实的,毫无疑问,加沙未来是巴勒斯坦的一部 分。 ...
巴勒斯坦观察员:落实“两国方案”国际会议将于9月22日复会
央视新闻· 2025-08-29 16:30
国际会议安排 - 落实"两国方案"的国际会议将于9月22日下午复会 时间安排在联大一般性辩论前一天 [1] - 多国元首将参加此次会议 [1]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进展 - 安理会正就加沙饥荒和以色列"E1区"定居点建设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磋商 [1] - 决议草案可能于下周进行表决 若未通过将要求第十届联大紧急特别会议复会 [1] 联大紧急特别会议背景 - 第十届联大紧急特别会议是关于巴以问题的会议 最初于1997年4月召开并经历数次休会 [1] - 今年6月12日该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巴冲突方立即无条件永久停火 并要求以色列解除对加沙人道主义援助限制及封锁 [1]
挪威主权基金清仓以色列概念股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8 00:04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调整 - 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挪威石油基金全面清仓卡特彼勒股份 持有该全球最大工程机械制造商1.2%股份 截至6月末持股市值达21亿美元[1] - 基金同步减持5家以色列银行 包括第一国际银行 FIBI控股集团 以色列国民银行 Mizrahi Tefahot银行及以色列工人银行 因这些银行为约旦河西岸被占领土定居点建设提供融资[4] - 基金持有的以色列企业数量从61家锐减至33家 减持幅度近50% 受公众及政治压力影响[1] 企业行为与投资决策依据 - 卡特彼勒产品被以色列当局用于大规模非法摧毁巴勒斯坦财产 被认定严重且系统性违反国际人道法[3][4] - 投资调整依据挪威独立伦理委员会建议推进 该委员会专门评估企业违反国际法行为[2] - 卡特彼勒未采取任何措施防止产品被用于违反国际人道法的用途[4] 地缘政治与投资影响 - 部分挪威官员担忧基金面临两难困境 需平衡公众对加沙行为的关切与维系和美国的关系[5] - 美国部分州可能援引反抵制法律 若基金对以色列企业减持规模过大将产生不利影响[5] - 此次对非以色列企业实施清仓具有标志性意义 系首次因巴以问题对非以色列企业采取行动[2]
澳媒:澳政府应退出美英澳安全伙伴协定
央视新闻· 2025-08-27 09:52
巴以冲突观点 - 以色列目标被指并非哈马斯而是将所有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家园 核心观点为以色列实施种族清洗并通过数十年土地接管与军事行动系统性驱赶巴勒斯坦人 [1] - 当前巴以问题并非始于2023年10月7日冲突 以色列政府试图将事件归因于哈马斯但实际冲突根源为长期高压态势爆发 [1] -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宣布在联合国大会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举措受到肯定 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批评被认为缺乏合理性 [1] 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立场 - 澳大利亚主权被指因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协定受到损害 建议政府尽快退出该军事合作协议 [1] - 约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亚人对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失去信心 数据显示澳民众对美态度转变趋势明显 [2] - 澳大利亚未来被定位所在地区而非华盛顿或伦敦 强调地缘战略重心应向亚太区域转移 [3]
法国突发!以、意、美接连发难
证券时报· 2025-08-25 15:12
外交冲突背景 - 法国与西方多国因巴以和俄乌问题立场分歧陷入外交龃龉 导致西方政坛公开分裂 [1] 法以外交冲突 - 以色列总理指责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决定助长反犹主义 称法国政府应对不力 [2][3] - 法国总统府驳斥以方指控为卑劣且错误 [3] - 法国6月巴黎航展要求关闭部分以色列企业展台 理由是其展示攻击性武器且拒绝配合 以色列国防部称此举史无前例且令人愤怒 [3] 美法外交摩擦 - 美国驻法大使指责法国未有效遏制反犹太暴力活动 [5] - 法国外交部召见美大使 称其言论违反国际法且不符合盟友关系 [5] 法意乌派兵分歧 - 意大利副总理反对法国向乌克兰派兵主张 表示不会派遣意大利士兵 [7] - 法国外交部召见意大利大使抗议该言论不可接受 [7] - 法国和英国主导的"自愿联盟"讨论向乌克兰派驻军队 但意大利多次拒绝派兵邀请 [7] 欧洲内部分歧 - 欧洲试图作为整体参与俄乌停火谈判但暴露内部分歧 [7] - 法国等欧洲国家试图提出独立解决方案 导致与美国外交摩擦及欧盟内部公开分裂 [7]
哈马斯强硬表态 “建立巴勒斯坦国之前不会解除武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3 19:57
哈马斯立场分析 - 哈马斯明确表示不会解除武装,直至建立一个独立的拥有完全主权的巴勒斯坦国[1] - 哈马斯在1988年和2017年的纲领性文件中都将坚持武装斗争作为核心性质[3] - 哈马斯放弃武装斗争需对其政治性质和组织章程进行重大修改,当前情况下极为困难[3] 现实利益考量 - 哈马斯涉及加沙地带数万名公务人员和大量武装人员的利益[3] - 放弃武装斗争将导致哈马斯失去在加沙地带的主导地位[3] - 哈马斯追随群体可能面临生存危机[3] 抵抗需求分析 - 以色列仍在加沙地带持续进行军事行动[3] - 哈马斯作为抵抗以色列入侵的主要力量具有现实存在的必要性[3] - 短期内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难度极大[3] 各方立场分歧 - 十七国呼吁哈马斯"放下武器",但哈马斯予以否认[2] - 以色列倾向于要求哈马斯做更多让步[3] - 哈马斯认为以色列应当承担更多责任[3] 冲突解决难度 - 各方在解决冲突的基本认知上存在共识但难以达成妥协[3] - 哈马斯或以色列必须做出重大妥协才能实现解决方案[3] - 各方诉求与实际可行措施之间存在巨大差异[3]
埃及外长同巴勒斯坦外长通电话 讨论巴以问题
快讯· 2025-06-30 12:48
埃及与巴勒斯坦外长通话讨论巴以问题 - 埃及外长阿卜杜勒阿提重申埃及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及其合法权利的立场 [1] - 埃及将继续与巴勒斯坦人民站在一起 尤其是在他们民族斗争的关键时刻 [1] - 埃及希望在停火协议达成后与巴勒斯坦政府和联合国合作 立即主办加沙早期恢复与重建国际会议 [1] - 埃及坚决反对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野蛮侵略 [1] - 埃及谴责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侵犯行为和集体惩罚政策 认为这些政策违反国际法和国际人道主义法 [1] - 埃及反对以色列迫使巴勒斯坦人离开其家园的立场 [1] - 埃及将继续通过外交努力为巴勒斯坦问题寻求政治解决途径 目标是建立以1967年6月4日边界线为基础 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 [1] - 巴勒斯坦外长阿加比坎赞扬埃及长期以来对巴勒斯坦事业的支持立场 [1] - 巴勒斯坦外长高度赞赏埃及总统塞西为结束巴勒斯坦人民苦难 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公正全面解决所做的努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