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风险保障

搜索文档
从赔付到风控 强台风“桦加沙”应对背后的保险业角色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1:45
台风灾害应对与保险业响应 - 第18号台风"桦加沙"预计以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别登陆广东 沿海海面将出现10~16级大风和阵风17级以上[1] - 应急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地区和部门全力防范应对台风灾害[1] - 保险业在台风预警后立即启动风险减量排查 平安产险锁定高风险企财险客户并派遣风控团队赴广东开展隐患排查[1] 保险理赔服务创新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和理赔服务 简化理赔流程 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4] - 中国太保产险开通"台风灾害绿色授权通道" 实行单证简化服务 截至9月24日15:00已收到台风相关报案325笔(车险287笔 非车险35笔 农险3笔)[4] - 中国人寿财险在台风登陆前完成天气指数保险赔付 茂名和阳江地区8笔赔款共计6.5万元实现"台风未登陆 赔款已到账"[5] 保险产品与服务转型 - 天气指数保险通过气象要素与经济损失量化关联实现自动理赔 无需实地查勘[5] - 保险业从传统"事后理赔"向"事前预警、事中防控、事后补偿"全流程服务转型[6] - 广东地区推出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 覆盖台风暴雨房屋被淹、火灾爆炸、水管爆裂等常见居家风险[7] 巨灾保险制度发展 - 广东省建立"财政+巨灾指数保险"制度 已覆盖全省20个地市[7] - 巨灾保险分散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风险[7] - 2024年巨灾保险保障范围扩大至台风、洪水、强降雨、滑坡等灾害 基本保险金额实现翻倍[8] 行业风险应对策略 - 全球自然灾害损失增加凸显风险应对重要性 需依靠适应、保险和减缓三大措施[2] - 保险服务增量即风险减量 保险公司将服务链条延伸至风险识别、预警和防控全生命周期[7] - 各类主体需采取长期风险减缓和适应方法 提升自然灾害韧性并发挥保险对剩余风险的保障作用[2]
保险业如何防灾减损?(财经科普)
人民日报· 2025-03-30 22:00
大家都知道,投保了保险,灾后可以找保险公司赔偿损失。保险业具体如何发挥防灾减损的功能呢? 暴雨来临前,您是否收到过保险公司发送的短信,提醒您绕开低洼路段、妥善停放车辆?或是在积水路 段,您是否碰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提示谨慎通行?这就是我们身边的一项风险减量服务。 防灾减损的保险服务多种多样。比如,在农业生产中,保险公司可运用无人机等手段,发现和识别涉灾 高危区域农作物等,协助组织灾前财产转移。2024年,人保财险协助组织农险种植标的抢收56万亩,抢 救转移农险养殖险标的1.5万头。减少企业因灾损失,平安财险通过自研的气象平台鹰眼系统DRS2.0, 做好灾害预警预测,通过相关网络平台发出提示信息,同时辅导高受灾风险企业做好灾害预防。去年南 方多地暴雨,不少保险机构派出救援团队,支援抢险救灾。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强化巨灾风险保障、助力防灾减损,愈发成为保险业重要课题。破题关键在于 科技应用。例如,人保财险自主研发"巨灾安澜"平台,构建暴雨、洪水等8类自然灾害风险地图,可提 供灾害风险分析、灾害风险模拟、风险监测预警等服务功能,支持不同地域一地一策差异化定制服务, 为风险减量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打造覆盖"保前辨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