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icon
搜索文档
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陕西日报· 2025-09-22 22:4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在陕西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 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温暖人心、鼓舞干劲,要牢记嘱托,积极投身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 扎扎实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信息处干部刘世博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丰 收庆祝活动,把丰收节作为传递丰收喜悦、促进城乡消费、凝聚乡村合力的重要抓手,把各项活动办到 群众心坎上,通过开展产销精准对接活动,邀请外地客商来陕感受'陕农优品'产地环境,组织我省企业 前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抱团闯市场,帮助群众增产增收,共同书写更加美好的未 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为我们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明了方向。"安康市平利 县长安镇中原村党支部书记华彬说,中原村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核桃、中药材、绞股蓝等产业,不 断优化"企业+基地+农户"联动机制,通过资金入股、资源盘活、资产租赁等方式,让村集体经济强起 来、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将农户家庭卫生与"民风积分超市"挂钩,激发村民参与 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
央视快评: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未来
央视网· 2025-09-22 11:35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本台今天(9月22日)播发央视快评《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共同奔向 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未来》。 ...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新华社· 2025-09-22 10:42
农业政策导向 - 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1] - 要求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1] - 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 需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 农业生产表现 - 今年克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 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1] - 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1] 乡村建设目标 - 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1] - 要求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 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1]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证监会发布· 2025-09-22 06:58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强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 候。 习近平指出,今年,我们克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粮食有望再 获丰收。 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扎扎实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挥主动性创 造性,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来源:新华社 ...
夏粮稳产丰收 七大亮点看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
央视新闻· 2025-07-17 07:15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夏粮稳产丰收,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1] 粮食生产 - 夏粮产量2994.8亿斤,是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 [2] - 早稻收获六成左右,丰收在望,秋粮面积预计稳中略增,长势正常偏好 [2] - 夏油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 [2] "菜篮子"产品供给 - 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 [3] - 牛奶产量1864万吨,增长0.5%,蔬菜水果供给充裕、品种丰富 [3]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7.9%,生鲜乳价格筑底趋稳 [3] - 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比去年年末高点减少37万头,生猪养殖保持盈利 [3] 脱贫攻坚成果 - 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帮扶超过68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4] - 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3283.3万人 [4] 农业科技装备 - 加快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完成311万份样品测试化验工作 [5] - 加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取得新进展 [5] 农民收入与消费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6] - 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 [6] -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同比增长4.9% [6] 乡村建设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7] - 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超30万个,已落实项目资金超1000亿元 [7] 农村改革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范围扩大到7个省份 [8] - 全国家庭农场近400万个、农民合作社210多万家,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 [8]
姜堰:创新“点团片”梯次发展模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新华日报· 2025-07-02 21:56
乡村振兴战略 - 泰州市姜堰区创新构建"点团片"梯次建设模式,推进"2550"计划(到"十四五"期末建成示范片2个、示范团5个、和美乡村50个)[1] - 乡村振兴呈现"以点带面、多团协同、全域提升"的生动局面[1] 点上塑精品 - 建立"培育前优选、培育中精扶、培育后示范"闭环管理体系[2] - 优选环节实施"基础条件、创建意愿、发展潜力"三优先遴选机制[2] - 建设环节落实"项目资金、技术指导、政策扶持"三倾斜支持政策[2] - 示范环节形成"经验、产业、品牌"三带动推广机制[2] - 已创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9个,2024年度17个村全部通过省级验收[2] - 2025年计划再培育14个左右和美乡村[2] 团上树亮点 - 以精品"点"为核心,串联周边3个左右村庄打造示范团[3] - 蒋垛镇草莓产业共富团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销售[3] - 张甸镇小杂粮链式发展示范团推进小杂粮规模种植与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3] 片上创品牌 - 规划建设"溱湖湾"与"通南高沙土"两大示范片区[4] - 溱湖湾片区划分渔作体验、窑韵传承、舟耕水乡、古读研学四大特色功能区[4] - 2025年"五一"假期溱湖湾片区接待游客18.1万人次,同比增长5.4%[4] - 通南高沙土片区凝练"谷、蔬、瓜、果、畜"五大资源特色,建构五大产业体系[4] - 通南高沙土片区科学布局"一带、一环、五园、十花"空间结构[4] 发展成效 - 系统破解乡村发展碎片化问题,促进国土空间优化、产业升级、设施完善和治理增效[4] - 为加快建设彰显鱼米之乡韵味的新时代姜堰乡村样板奠定坚实基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