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气风险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复旦大学赵艳霞:推动天气衍生品发展,助力金融风险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6-20 01:02
气象指数金融衍生品的重要性 - 基于气象指数的金融衍生品将成为天气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1] - 气候变化具有影响广泛、不可逆等特点,是导致企业财务损失、市场波动和金融部门不稳定的潜在因素,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 [1] - 我国央行研究局课题组建议通过构建方法论与工具、推动统一绿色标准、鼓励金融机构纳入气候风险管理框架等途径提升气候相关风险应对能力 [1] 气象服务与金融领域的合作 - 气象部门与金融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覆盖保险、银行、证券交易等多个领域 [1] - 近三十年间保险行业92%的损失源于气象直接或衍生灾害,凸显气象服务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 - 气象服务已从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扩展到银行贷款风险评估及期货交易所气象衍生品研发 [1] 天气衍生品的应用与价值 - 短期具体天气事件的不确定性构成企业经营与金融稳定的重大威胁,传统保险难以覆盖,而天气衍生品(期货、期权)可有效管理此类风险 [2] - 气象因素可作为电价锚点,降低电力现货市场非理性波动,气象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对能源行业至关重要 [2] - 气象衍生品不仅是金融行业风险管理工具,也是能源、旅游等气象高敏感行业的风险对冲手段 [2]
聚焦2025陆家嘴论坛:与会嘉宾共话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期货日报网· 2025-06-19 20:37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 绿色贷款余额超过40万亿人民币 居全球首位 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市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1] -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涵盖发展目标 统计标准 产品体系 考核评价 国际合作 信息披露等方面 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政策体系加速完善 [1] - 人民银行更新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 扩大业务边界和范围 政策标准的引领作用显著 [1] 现存问题与挑战 - 现行绿色金融标准主要覆盖纯绿经济活动 对高碳行业覆盖不足 [2] - 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未充分发挥 期货 期权等碳金融产品匮乏 制约碳价格机制形成 [2] - 支持企业降碳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机制不完善 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加强 [2] 未来发展建议 - 需出台国家层面转型金融标准 覆盖重点高碳行业 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 [2] - 深化碳市场建设 扩大参与主体范围 丰富期货 期权等碳金融产品种类 [2] - 加快碳核算 碳足迹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 [2] 气象金融创新 - 气候变化导致气象灾害呈现复合叠加特点 需加强天气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应将其纳入风险管理框架 [3] - 复旦大学 气象部门 期货交易所正推进基于气象指数的金融衍生品上市 中国尚未推出天气衍生品 [3] - 天气衍生品是典型绿色金融产品 有助于分散气候变化风险 未来金融与气象合作将更紧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