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河文明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网:2025“大河对话”在武汉举行
人民网· 2025-09-27 12:05
活动概况 - 2025年"大河对话"于9月25日至27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聚焦"大河文明——全球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主题 [2][3] - 活动吸引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国际专家以及约200位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参与 包括国际组织官员 世界流域机构专家和水博物馆联盟代表 [2] - 活动旨在以水为媒介开展流域对话 促进长江和全球大河流域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交融 助力世界大河流域城市共同发展和繁荣 [2] 活动内容 - 举办两个平行论坛:"数智时代大河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大河文明表达" [3] - 举行高级别圆桌会议:"大河文明的生态保护:案例分享与经验借鉴" [3] - 中外嘉宾将赴武汉多地参访 [3] 地域背景 - 湖北作为长江干线流经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 地处中国中部和长江中游 [2] - 近年来湖北坚持保护优先守牢生态安全底线 坚持发展为要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坚持守正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 平台价值 - "大河对话"搭建了展示大河文明 传播城市形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2] - 通过跨领域对话和跨国别合作 系统介绍中国水安全 水环境和水生态治理的重要经验 [2] - 全景展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成就 积极推动长江文明与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 [2]
聚全球智慧 论大河文明
新华社· 2025-09-27 01:45
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在致辞中表示,湖北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是长江干线流经里程超千公里 的唯一省份。"大河对话"创办以来,搭建起了展示大河文明、传播城市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国 际文化交流平台。本次论坛通过开展跨领域的对话、跨国别合作,系统介绍我国水安全、水环境、水生 态治理的重要经验,全景展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成就,积极推动长江文明与世界大河文明交 流互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说,河流奔腾成为贸易的渠道、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也是信仰的灵 感和激励,它推动生活的繁荣,带来了人类聚居地的产生,这在长江和黄河的历史中充分展现。全球旱 灾和洪灾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希望此次会议寻求新的思维、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共同携手回溯历史、 启迪未来。 新华社武汉9月26日电(记者喻珮 乐文婉)江城武汉,胜友如云。以"大河文明——全球水安全与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大河对话"26日在武汉开幕,国际组织官员、世界流域机构专家、水博物馆 联盟代表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国际专家,以及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约200位 代表出席。 新华社社长傅华发布智库研究成果《碧水奔腾万里情——新时代长江治 ...
从黄金水道到文明桥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22:52
长江源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湿地,这些天然湿地为黑颈鹤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环境。 2025长江文明论坛展示的"跟着非遗游长江"非遗旅游地图(局部)。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供图 清代"白鹤梁"题刻。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供图 文 德摄 埃及罗达岛尼罗尺。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摄 长江江畔,当河姆渡居民播种稻田、凌家滩先民琢玉成器时,世界其他地区的古老文明也在萌芽、生 长。 公元前4000年左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滋养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里,苏美尔人以削尖的芦 苇秆为笔、泥板为纸,刻下记录城邦管理智慧的神秘符号,楔形文字由此诞生。 尼罗河畔,古埃及人用双手创造了工程奇迹。宏伟的金字塔拔地而起,庄严的狮身人面像静静矗立。 在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摩亨佐·达罗等城市已规划出网格状街道,配备了排水系统,建起功能明确的 公共粮仓,展现出高度的城市文明形态。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今天,我们探寻长江的文明脉络,就要将长江文明置于世界大河文明的谱系 中,理解其世界坐标。各大河文明,不仅是各美其美的璀璨星点,更将通过交流互鉴,在联通与融合中 走向美美与共。 一道智慧的长河 "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 在重庆市涪陵区,长 ...
武汉又将举办这一盛会,20多个国家都参与
长江日报· 2025-09-19 09:25
活动概况 - 2025"大河对话"将于2025年9月25日至27日在武汉举办 这是武汉继2016年和2018年后第三次举办该活动 [1] - 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聚焦大河流域文明传承发展 水资源安全 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播等议题 [4] - 活动为期三天 包括开幕式 平行论坛 高级别圆桌会议及考察线路 [4] 活动内容 - 开幕式将发布智库研究成果《新时代长江治理的成就展示与世界意义》 [4] - 设置两个平行论坛:"数智时代大河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大河文明表达" [4] - 举行"大河文明的生态保护:案例分享与经验借鉴"高级别圆桌会议 [4] - 围绕"水安全 水生态 长江文明"主题设置两条考察线路 [4] 参与规模 - 邀请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流域综合管理区域中心 国际水资源协会 亚太水论坛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等机构的学者 [4] - 汇集20多个国家研究水资源和水生态治理的40余位国际专家 [4] 城市定位 -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 是楚文化重要发祥地 [5] - 承担长江文化传承创新历史任务 近年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打造经典文旅IP 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段建设 [5] - 正在筹建以长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博物馆 [5] 活动特色 - 本届对话聚焦"大河文明——全球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主题 [4] - 国际参与度显著提升 跨学科交融更加深入 [4] - 旨在生动展示城市形象 提升文化传播能级与国际影响力 [4]
双大河文明绘就湖北盘龙城独特遗存
新华网· 2025-04-29 10:06
新华社记者喻珮 新华社武汉4月29日电 题:双大河文明绘就湖北盘龙城独特遗存 "黄河和长江完全独立而又并行,这两条流域构成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大河文明中唯一的双大河文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说,世界各 大河文明的成就各有千秋,古代中国的双大河文明在地理和空间上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在文化和政治上层次更为丰厚,也形成了中华文明发展连 续性和包容性的重要特质。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王家嘴H16出土的陶器。新华社发(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活动办公室供图) 盘龙城是夏商王朝设立在长江流域的统治中心,开启了古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国家治理模式;盘龙城为长江流域带来了青铜文明,最早在文化上 串联起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标志着双大河文明结构的形成……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日揭晓,曾实证"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的重要遗址的盘龙城遗址位列其中。 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被发现,1974年开始大规模正式发掘,是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地。近十年来,在前辈们以"考古写史"取得的巨大成绩 之上,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多家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持续围绕杨家湾区域的大范围石头堆积展开新一轮深度探索,并于2024年取得重要收 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