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活力

搜索文档
地铁客流今年38次超千万人次
深圳商报· 2025-08-11 23:02
地铁客流表现 - 深圳地铁日客流于8月8日达到1120.92万人次 创下今年单日客运量新高 同时也是历史次高纪录[1] - 今年深圳地铁日客流已累计38次突破千万人次 远超以往历年累计的15次[1][2] - 暑运首月(7月)深圳地铁日均客流达964.6万人次 超过去年同期930万人次的纪录 创月度日均值历史新高[2] - 今年1-7月全网日均客运量达880.92万人次 同比增长61.05万人次 增幅7.45%[3] 线路及站点客运量 - 8月8日4条线路客运量超百万人次 5号线151.50万人次 1号线124.31万人次 11号线124.02万人次 3号线104.09万人次[1] - 11号线(124.02万人次)和13号线(15.89万人次)在8月8日分别创下该线路历史新高[1] - 暑运期间交通枢纽车站客流增幅明显 后海站同比增长19.5% 松岗站增长18.1% 岗厦北站增长16.4%[2] - 文旅车站日均客运量前五为世界之窗站5.91万人次 少年宫站4.18万人次 海上世界站3.24万人次 大梅沙站2.95万人次 深圳湾公园站2.38万人次[2] 客运强度及城市吸引力 - 深圳地铁2025年客运强度达1.51万人次/公里·日 位列全国第一[2] - 在深圳地铁总里程仅500多公里的情况下 客运量持续高速增长 接近京沪普通工作日的地铁客运量[1] - 交通枢纽车站日均客运量达180.35万人次 同比增长11.4%[3] - 口岸车站客流量上半年同比增长11.0%[3] 客流增长驱动因素 - 文旅车站日均客运量32.84万人次 同比增长5.6%[3] - 大运中心站受益于演唱会经济 日均客运量同比增长163.8% 在全市热门大站中增幅第一[3] - 暑运40天期间(7月1日至8月9日)已有19天全市客流超千万人次 单日千万客流成为"新常态"[2]
这个指标“北方第二城”:西安,被低估的“五星级酒店之城”
搜狐财经· 2025-07-23 12:30
行业格局 - 五星级酒店数量分布呈现"南强北弱"格局 南方城市占比75% 北方仅25% 其中北京61家 上海56家形成断崖式领先 [5] - 西安逆势上扬成为"北方第二城" 备案五星级酒店数量超过天津、青岛等北方主要城市 [4][5] - 全国五星级酒店数量从2020年820家下滑至2024年736家 但西安实际达到五星级标准酒店已超40家 远超备案数据 [13][16] 城市经济关联性 - 五星级酒店高度聚集地需具备两大特征:经济发达或极具活力 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独一无二 [8] - 前20名五星级酒店城市中16座GDP位列全国前20强 包括京沪蓉渝穗杭宁等经济强市 [11] - 西安GDP排名全国第21位 但五星级酒店数量表现优于经济排名 显示其特殊文旅吸引力 [12] 市场变化趋势 - 全国星级酒店数量从2010年1.39万家持续下滑至2024年7716家 反映行业整体收缩态势 [17] - 消费者偏好转向国际酒店品牌(万豪、洲际等)和在线平台评价 传统星级评定体系影响力下降 [18] - 大量特色酒店和民宿崛起 分流了传统星级酒店市场份额 [18] 西安酒店业发展 - 西安五星级酒店发展可追溯至1980年代 早期引进香格里拉、凯悦等国际品牌 [21] - 部分老牌酒店经历转型 如凯悦酒店改造为妇产医院 香格里拉金花饭店终止合作 [21] - 标志性改造案例包括人民大厦索菲特传奇酒店和唐华华邑酒店 均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24] 未来发展 - 西安酒店业发展受文旅和经济双重推动 虽面临房地产调整影响 但仍有陕北资金等新投资渠道 [27] - 预计未来将形成新的五星级酒店格局 具体变化将在后续专题中详细分析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