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大局

搜索文档
“一个小小图形背后,可能是一个千年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30 22:09
活动概述 - 2025年港澳大学生文化实践活动在北京举行闭幕式暨实习成果分享会 港澳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实习感悟 实习时长一个月 活动培养责任意识并积累工作经验 同时感受中华文化魅力[1] - 活动由澳门基金会和香港青年联会等机构支持 学生实习机构包括国家级文博机构及文旅企业 实习内容涵盖公共服务 文创开发 文献管理等多个领域[1][5] 实习内容与成果 - 学生在北京天文馆公共服务部负责观众服务 检票及研学活动协助 实习提升应变能力和对人情世故的感知力[2] -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参与志愿者管理监督及文化志愿服务研究报告研读 实习提升工作专注力和责任感[2] - 在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事业部负责文创产品调研 发现文创产品兼具市场属性和文化意涵 文化底蕴是产品持久生命力的基础[3] - 在中国美术馆文创开发处实习认识到文创设计需从文化中提取灵感并尊重原作 图形背后可能蕴含千年故事[3] -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负责葡语文献检索收集及推荐入选馆藏 在宋庆龄同志故居参与粤语版介绍录音及日常讲解[5] 文化体验与认知 - 学生通过文创产品调研 研学路线设计 参观导览等任务深入理解文化元素 实习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并提升文化自信[3][4] - 活动初心是让学生从青铜纹饰 古籍善本 非遗工艺中读懂中华美学 并通过元宇宙展馆 智慧书库等见证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4] - 学生参访北京城市副中心 雄安新区 故宫文创香港空间及宋庆龄同志故居 组建合唱团参加中国合唱节 活动增强对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直观认识[5] 职业发展与国家战略融合 - 实习机构代表表扬学生敬业专注 线下调研和线上沟通均努力完成任务 实习成果对单位决策和工作开展发挥重要作用[2] - 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鼓励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结合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实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内地职场文化并结下友谊[5] - 澳门基金会主席希望学生成为中华文化传承者 文明对话践行者及文化自信播种者 将文化底蕴转化为终身财富并搭建港澳与内地交流桥梁[6]
香港竞争力重返全球三甲,底气从何而来?(香江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29 21:06
香港竞争力排名提升 - 香港竞争力全球排名上升两位至全球第三,总得分99.2分(满分100分),增加7.7分,增幅前十名中最高 [1] - 在九大竞争力指标中,"商业法规"蝉联世界第一,"政府效率""营商效率""教育"均位居世界第二,"国际投资""管理方式""经济表现""基础设施""生产力与效率"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提升 [1] - 港股IPO集资额超800亿港元,同比增长7倍多,世界排名第一 [4] 香港竞争力提升原因 - 中央全力支持是香港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的显著优势 [2] -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营商环境更安全、自由、开放、可预期 [3] - 特区政府积极施政,带领香港各界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搞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抢企业""抢人才"政策 [4] 香港国际地位与优势 - 香港再次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居世界第三 [4] - 人才竞争力重返全球前十,多所高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位次攀升 [4] - 香港的"磁吸力"越来越强,国际投资者对香港发展投下"信心票" [4]
在广阔“大课堂”打开新世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5 01:21
香港青年北上实习趋势 - 香港大学生连续三年选择暑假前往内地实习 形成"专业实践+文化体验"模式 [1] - 香港特区政府"青年内地交流资助计划"参与者在北京 上海完成两段实习 [2] - 疫情后已有近5000名香港青年赴内地实习 领域从医疗法律扩展至金融科技 新媒体 [6] 行业实践案例 - 法律行业:香港大学生在北京律师事务所实习 学习法律实务并参访外交部 [3] - 医疗行业:物理治疗系学生在惠州医院实习 体验多学科会诊模式 学习中医理疗技术 [4][5] - 金融行业:香港青年在上海陆家嘴感受"中国速度" 观察现代商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3] 政策支持与区域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形成"1小时生活圈" 推动香港青年开启跨城就业新模式 [6] -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推出多项内地实习安排 企业反馈香港青年专业素养高 适应力强 [6] - 实习领域从传统行业向金融科技 新媒体等新兴领域拓展 [6] 文化交流与职业发展 - 香港青年通过古迹探访理解文化传承 故宫 颐和园等实地体验增强国家认同 [3] - 医疗实习生实现"中西合璧"知识共享 香港康复医学与中医理疗技术双向交流 [4] - 香港青年形成"香港是家 祖国是根"认知 认为了解祖国有助于建设香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