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咖啡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蜜雪冰城到东南亚卖咖啡,对手全是“瑞幸”
36氪· 2025-08-22 09:17
蜜雪冰城海外扩张战略 - 蜜雪冰城旗下咖啡品牌幸运咖筹备马来西亚五家门店开业 马来西亚可能成为其出海首站 [1][2] - 蜜雪冰城在东南亚市场已有成功验证 印尼门店超2600家 越南门店超1300家 两年半内实现高速扩张 [6] - 蜜雪冰城通过供应链整合与加盟模式实现盈利 店数越多向加盟商销售设备与食材越多 [6][7] 幸运咖国内发展现状 - 幸运咖国内门店规模超7000家 成为中国第四大现磨咖啡品牌 [2][5] - 2023年遭遇9块9价格战冲击后 公司推出6块6更低价策略并整合蜜雪冰城供应链 下半年新增1000家门店 [5] - 2024年通过加盟优惠措施(减免1.7万元费用)实现新签约门店同比增长164% [6] 东南亚咖啡市场竞争格局 - 东南亚市场存在多个本土"瑞幸"模式品牌:印尼Fore Coffee(217家门店) 新加坡Flash Coffee(曾超250家门店) 马来西亚ZUS Coffee(超586家门店) [2][9] - 瑞幸在新加坡采取谨慎扩张策略 开设47家门店 为当地第三大品牌 星巴克(140+家)和The Coffee Bean & Tea Leaf(70+家)分列前两位 [3] - 库迪咖啡在新加坡扩张失败 三家门店接连关闭 Flash Coffee也因过度扩张于2023年破产清算 [4] 幸运咖东南亚战略挑战 - 东南亚咖啡市场规模有限 印尼(9.47亿美元)与泰国(8.07亿美元)市场总和不足中国市场的5% [10] - 需面对本地化口味差异:马来西亚白咖啡 越南滴漏咖啡 泰国Oliang等区域性偏好 [3][9] - 品牌知名度低于蜜雪冰城 缺乏冰淇淋/柠檬水等爆款产品 产品上新速度不及瑞幸与库迪 [9] 行业模式与成本结构 - 蜜雪冰城加盟模式成本优势显著 越南加盟费仅18-20万元人民币 门店面积可小至30平方米 [6] - 瑞幸新加坡直营模式成本高昂 物料成本为中国市场的1.5倍 供应链投产后仍达1.1倍 [7] - 瑞幸新加坡市场前三季度收入9140万元 支出1.677亿元 国际业务需更大规模才能盈利 [8] 企业出海战略差异 - 瑞幸计划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以加盟模式重点扩张东南亚与美国市场 [8] - 库迪将日韩 澳洲 加拿大 中东列为出海目的地 [10] - 蜜雪冰城通过OPPO/VIVO经销商网络快速布局印尼 供应链全球化支撑幸运咖海外扩张 [6][10]
瑞幸咖啡出海美国,高价策略能否征服本土消费者?
搜狐财经· 2025-08-11 07:21
瑞幸咖啡美国市场扩张策略 - 公司近期在纽约开设两家门店,标志着正式进入美国市场[1] - 美国市场定价策略与国内不同,饮品价格区间为3 45美元至7 95美元,最贵单品羽衣果蔬饮7 95美元,最便宜滴滤咖啡3 45美元[1] - 美式咖啡和生椰拿铁等产品定价在4 45美元至6 75美元之间,与星巴克定价相近[1][3] 美国市场定位与本土化调整 - 两家门店均为"快取店"类型,旨在快速融入当地市场[3] - 公司在口味、设备、支付体验等方面进行本土化调整[3] - 门店选址策略:第一家位于百老汇755号(联合广场和纽约大学交汇处),第二家位于第六大道800号(CBD街区)[3] 市场测试与竞争策略 - 两家门店作为"对照试验":第一家测试国内知名度对留学生和游客的吸引力,第二家测试与星巴克的直接竞争能力[5] - 门店选址靠近星巴克,旨在形成直接竞争并快速了解消费者偏好[3][5] - 目前定价超出Dunkin'50%-100%,可能影响市场融入速度[6] 公司全球运营数据 - 截至一季度末全球门店总数达24097家,其中中国市场24032家,海外65家(主要在新加坡)[5] - 一季度净收入88 65亿元(同比增长41 2%),GMV达103 54亿元[5] - 美国咖啡市场规模2024年为280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392亿美元[5] 产品策略与未来可能 - 以特色产品如"生椰拿铁"作为市场切入点[6] - 未来可能通过优惠券和大范围促销活动加速市场渗透[6] - 目前面临较高门店和人力成本,供应链适配度较弱等挑战[5]
瑞幸杀入美国市场,劲敌不是星巴克
创业邦· 2025-07-08 03:23
瑞幸进军美国市场 - 瑞幸咖啡于2024年6月30日在美国纽约开设首批门店,分别位于百老汇大道755号(靠近纽约大学)和第六大道800号(帝国大厦商圈),目标客群为年轻学生和商务人群[6] - 第六大道门店距离星巴克仅100米,步行1分钟可达,具有象征意义[8] - 采用互联网营销策略,通过快闪活动预热,注册APP可获免费咖啡,社交分享可得限定礼品[8] - 产品定价与星巴克接近(3.45-7.95美元/杯),未延续国内"9.9元"低价策略[8][9] 美国咖啡市场现状 - 2024年美国咖啡市场规模达280亿美元,人均年消费量上千杯,市场竞争激烈[12] - 美国有超过500个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为市场领导者[12] - 预计2033年美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392亿美元,2025-2033年复合增长率3.36%[19] 瑞幸面临的挑战 - 需讲出新咖啡故事吸引多样化消费者,包括留学生以外的群体[14] - 美国门店经营成本高,广告模式不同,需探索本土化运营[15] - 供应链本土化面临严格监管要求,食品企业合规性挑战大[15] - 财务造假事件负面影响仍存,需持续修复品牌形象[16] 中国咖啡品牌出海策略 - 审慎派(瑞幸):新加坡2年开51家店,2025年加码美国等市场[18] - 快速派(库迪):2023年8月起在东南亚、日本、加拿大快速扩张[18] - 试水派(挪瓦):先布局中国澳门,计划拓展新加坡、墨尔本[18] - 东南亚市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作为试验田,但单个国家规模不足10亿美元[19] 出海优势与关键点 - 国内成熟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全球原材料基地资源为国际业务奠定基础[21] - 擅长互联网数字化营销和极致效率运营[22] - 需实现全面本土化运营,企业文化、支付系统等需入乡随俗[23] - 不同品牌选择差异化定价策略(瑞幸走质价比,库迪坚持性价比)[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