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权益保障

搜索文档
长春宽城:“裁审衔接”提升劳动争议化解质效
人民网· 2025-09-02 00:53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升级 - 法院与人社局协同升级仲裁与诉讼衔接工作机制 助力劳动争议化解提质增效并构建劳动权益保障体系 [1] - 建立办案联动 执行协作和信息共享平台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专项座谈 联合发布白皮书并统一裁判尺度 [1] - 加强案件应急联动化解 强化对重大 疑难 群体性及典型案件的协同处置 仲裁委员会受理后须及时向法院通报 [1] 社会治理与权益保障 - 机制兼顾劳动者权益保障与企业健康发展 构建多元预防调处体系 联合工会 社区和企业代表 [1] - 形成预防—调解—化解全链条治理模式 推行示范裁判加类案推送机制 通过典型案例明确规则促进批量纠纷高效解决 [1]
9月1日起,“不缴社保”约定无效!最新司法解释护航劳动者权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0:45
社保政策新规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自9月1日起所有"不缴社保"约定无效,企业违规需补缴且员工可索偿 [1] - 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后有权向劳动者追回已支付的社保补偿费用 [1] - 新规覆盖书面声明、口头承诺、现金替代等所有规避形式,均属无效民事行为 [2] 行业现状与动机 - 部分中小企业与员工形成"默契"不缴社保以降低成本,劳动者倾向短期现金收益 [2] - 外卖、快递、餐饮等流动性强行业更易出现社保规避现象 [2] - 现行做法导致劳动者养老医疗无保障,企业工伤风险上升等社会隐患 [2] 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短期内人力成本敏感型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竞争力冲击 [2] - 合规企业将获得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消除"钻空子"企业的成本优势 [3] - 长期倒逼依赖低人工成本的企业转型,推动管理优化和效率提升 [3] 对用工市场的长期效应 - 强化弱势劳动者保障底线,尤其保护务工者和灵活就业群体权益 [3] - 解决劳动者"年轻时拿现金,老了无保障"的结构性问题 [3] - 推动社保成为用工"必选项",促进规范化用工环境和现代化企业管理 [3]
热搜第一!事关你的社保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09:21
社保政策调整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5]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协议或承诺均属无效 [2][5] - 未依法缴纳社保的用人单位需承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责任 [2][5] 政策背景与目的 - 政策针对转包、分包、挂靠、混同用工及不缴纳社保等现象,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 [5] - 依法缴纳社保是劳动者基本权益,有助于应对年老、疾病等风险,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6] - 政策旨在倒逼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社保,预防纠纷并促推社会治理 [7] 典型案例分析 - 案例六显示:保安公司未为员工缴纳社保并以补助形式发放费用,法院判决支付经济补偿 [8] - 法院认定不缴纳社保的约定违法无效,劳动者可据此解除合同并要求补偿 [8][9] - 典型案例意义在于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社保,引导劳动者关注长远利益 [9] 社会反响 - 社保词条冲上微博热搜首位,大量网友支持政策 [1][3] - 网友普遍认为"五险一金不能放弃",反对用工单位迫使员工"自愿放弃" [4] - 网友强调社保缴纳具有强制性,不能通过"社保补贴"替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