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沿科技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超级LP又出资了
FOFWEEKLY· 2025-09-26 10:07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发布公告,基金拟参与投资6只子基金,分别为: 上海智友雅瑞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上海创智数链一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相辉一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 名)、嘉定光电天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国网新型电力系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杭州元璟新创中小创业投 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作为上海市政府设立的投资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将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战略,成为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孵化前沿科技的耐心资本和 战略资本。 来源:上海未来产业基金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100亿元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定位于搭建推动颠覆式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前沿平台性技术方向孵化和早期投资的开放赋 能平台,关注科学属性强、转化风险大、现有产业化条件缺乏,但迭代迅速、有机会产生巨大变革的技术。 每日|荐读 论坛: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圆满举办:内地携手香港,共话科创时代中国力量 荐读: 重新发现香港:科创时代的新蓝图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正式发布 热文: 今天,LP、GP都往厦门飞 ...
科顺股份业绩承压股价累跌72.7% 拟2.4亿元参设并购基金投资前沿科技
长江商报· 2025-07-24 08:42
产业并购基金设立 - 公司子公司横琴逸东拟出资2.4亿元与高新创投、科创集团共同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基金总认缴规模为4.81亿元 [1] - 基金名称为广东顺德创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主要投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科技、先进制造等前沿科技领域 [1] - 高新创投作为普通合伙人出资100万元占比0.208%,科创集团和横琴逸东作为有限合伙人各出资2.4亿元各占比49.896%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公司监事黎粤洋为高新创投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1]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专注于提供建筑防水综合解决方案,主要产品为防水卷材、防水涂料 [2] - 公司业务包括防水材料、建筑材料、建筑机械成套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技术服务,2018年登陆创业板 [2]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7.71亿元、76.61亿元、79.44亿元 [2] -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3亿元、1.78亿元、-3.38亿元 [2] - 2023年亏损主要由于房地产市场下行导致部分地产客户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 [2] - 2024年公司业绩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0.44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06%至13.9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3.19%至0.41亿元 [3] 股价表现 - 2021年5月底公司股价触及上市后高点20.77元/股 [3] - 截至2025年7月23日收盘价为5.67元/股,期间跌幅达72.7% [3] - 2025年7月以来股价有所回升,从7月初的4.76元/股上涨至7月23日的5.67元/股,涨幅19.12% [3]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19:16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7月2日以通讯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出席9人 [2] - 会议召开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 [3] 东高前沿二期基金设立 - 基金总规模5亿元人民币,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24,500万元(占比49%),全资子公司东湖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500万元(占比1%),夏创星火认缴25,000万元(占比50%)[4][12][14] - 基金重点投资领域包括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新材料、大健康等前沿科技行业 [14][22] - 基金存续期为5年投资期+3年退出期,可延长2年 [19] - 投资决策委员会由5名委员组成,东湖投资推荐2名,公司和夏创星火各推荐1名和2名,需获得4票及以上赞成通过 [22] - 基金对园区企业及拟入园企业的投资比例不低于出资总额的30% [23] 基金运营管理 - 管理费标准:投资期按实缴出资额2%/年收取,退出期按未退出投资成本1%/年收取 [26] - 利润分配采用"先回本后分利"原则,门槛收益为年化6% [26] - 基金不得对外举债,债务清偿顺序为合伙财产优先,不足部分由有限合伙人按实缴比例承担,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 [24][25]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 - 拟续聘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2025年度审计费用合计不超过136万元(含税),其中年报审计不超过98万元,内控审计不超过38万元 [34][44] - 信永中和2024年业务收入40.54亿元,上市公司审计客户383家,证券业务收入9.76亿元 [36][37] - 项目合伙人郭东超近三年签署上市公司超过10家,质量复核合伙人李耀忠近三年复核上市公司超过6家 [41] 对上市公司影响 - 基金将作为产业培育平台优化园区生态,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不导致同业竞争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