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

搜索文档
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开闸!对投资有什么影响?
天天基金网· 2025-06-25 10:48
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政策调整 - 证监会宣布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1] - 第三套标准发布于2023年2月 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无盈利要求 [3] - 相比标准1(两年累计净利润≥1亿元)和标准2(市值≥15亿元+净利润为正) 第三套标准显著降低盈利门槛 [4] 政策影响与市场意义 - 标志着创业板从"盈利导向"向"成长性导向"转变 超九成原上市企业采用盈利门槛较高的标准1 [6] - 未盈利科技企业原需赴港股/美股上市 新标准将助力其登陆A股市场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6] - 创业板总市值达13万亿元 上市公司1382家 代表性指数创业板指覆盖100家龙头企业 [7] 创业板指投资特征 - 基日(2010年)以来累计涨幅超100% 年化波动率超30% 呈现高成长高波动特性 [8] - 成分股聚焦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通信、计算机等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 [12] - 当前PE(TTM)30.38倍 处于历史10%分位 估值低于90%历史时期 [16] 投资者机会与策略 - 可更早参与科技企业成长初期投资 分享创新红利并优化组合结构 [17][18] - 跟踪创业板指的指数基金是高效布局工具 建议采用定期定额投资以平滑波动 [19]
重启五套标准,一级医药市场熬过至暗时刻?
搜狐财经· 2025-06-19 08:16
科创板改革政策 - 中国证监会宣布深化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发行上市,并将在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1] - 科创成长层的设置旨在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企业,同时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3] - 改革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开展小范围试点,机构入股情况作为审核参考而非新上市条件 [5] 第五套标准调整 - "新五套"转换考核维度,以长期价值共识对冲短期亏损风险,为研发投入高峰期但未形成稳定营收的创新企业提供差异化上市通道 [3] - 适用范围从生物医药扩展到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具体细则尚未出台 [7] -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向老股东增资扩股,解决此前申报期间融资受限的问题 [7] 生物医药行业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是生物医药一级投资常见退出路径,其重启有望提高一级市场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意愿和风险偏好 [1] - 2019-2021年生物医药投融资热度持续走高,2021年总金额达340亿美元,但2022年回落至156亿美元,2023年进一步降至109亿美元 [8] - 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IPO及增发募资总额485.31亿元,其中2020年募资192亿元,2021年47.25亿元,2022年199.33亿元,2023年46.73亿元 [8] 市场预期与执行 - 短期内生物医药行业可能以消化在审的六家企业为主,未来预计保持每年1-2家上市节奏 [2] - 政策扩大适用范围但创新药领域仍受益,未盈利医药企业重拾关键上市通道可能撬动社会资本涌入 [9] - 需警惕政策与市场情绪共振引发的局部过热风险,参考港股18C规则下部分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后高估值或破发压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