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安全

搜索文档
破解中东安全困局,唯有政治对话(寰宇平)
人民日报· 2025-07-31 22:22
中东地区安全局势 - 中东地区安全警报持续拉响 新一轮加沙地带冲突造成数万人死亡和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 以色列持续袭击叙利亚和黎巴嫩并维持非法军事存在 以色列对伊朗本土发动袭击引发伊朗报复性军事行动 严重冲击地区安全架构和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2] - 冲突矛盾轮番升级 军事打击和直接对抗无所忌惮 导致局势可能进一步失控 甚至引发更大范围的地区冲突 [2] - 法国《世界报》指出通过制造地区紧张局势来保障自身安全的做法是危险的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认为中东正在进入"强权即是公理"的新时代 这种观点将实力威慑的对抗性思维凌驾于国际规则与公理之上 [2] 巴勒斯坦问题解决方案 - 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来自125个国家和地区高级别代表出席 进一步凝聚国际社会共识并发出推动"两国方案"政治解决的强烈声音 [1] - 中东和平的核心问题是落实"两国方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必要的紧急、具体、不可逆转的步骤 [1] - "两国方案"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现实出路 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最终实现巴以和平共处 [3] - 第七十九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菲勒蒙·扬表示如果不能通过"两国方案"一劳永逸地解决以巴冲突 就无法在巴勒斯坦和中东地区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3] 人道主义危机状况 - 加沙冲突已延宕21个月 人道局势恶化程度前所未有 加沙地带1/3的人口已经数日没有进食 [5] -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声明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令人震惊 [5] - 军事冲突中保护平民的红线不能突破 无差别使用武力的行为不可接受 冲突各方应严格遵守国际法并杜绝针对民用目标的袭击 [5] 伊朗核问题态势 - 伊核问题本可以成为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纷争的范例 但个别大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极限施压 导致局势重新走向对抗 [4] - 以色列和伊朗虽达成停火安排但问题远未解决 其脆弱性不容忽视 一些西方国家又搬出制裁威胁加剧紧张对立 [4] - 围绕伊朗核问题出现的僵局反映出西方安全治理理念的失败 西方从维护自身和盟友利益出发奉行双重标准 [4] 和平解决路径 - 政治对话是恢复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的唯一途径 冲突各方必须以高度责任感严格遵守停火承诺 避免任何挑衅行为以防止局势轮番升级 [4] - 国际社会应通过联合国人道机构加大对中东受冲突影响地区的援助力度 缓解因战争加剧的民生苦难 [5] - 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坚持公平正义和倡导共同安全 国际社会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大国应摒弃地缘算计 支持联合国发挥协调作用并构建均衡有序的地区安全架构 [6]
美国对东盟宣战后,鲁比奥直飞亚洲,王毅也将赴会,双方正面交锋
搜狐财经· 2025-07-14 04:21
美国对东盟加征关税政策 - 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对14国加征惩罚性关税,其中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面临25%关税,南非30%,老挝和缅甸40%,泰国、柬埔寨36%,印尼32% [1] - 超过半数的加征关税目标国为东盟国家,美媒称此举为"对东南亚的经济宣战" [1] - 关税精准打击东盟制造业出口国,尤其影响以汽车、电子产业为主的泰国、印尼,以及纺织业重镇柬埔寨 [1] 中美外交博弈与东盟立场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取消访日韩行程,转赴马来西亚参加东盟外长会议,试图以"安全承诺"对冲经济伤害,暗示"配合美国战略可换取关税豁免" [1] - 中国外长王毅同期出席中国—东盟外长会,中国可能宣布降低农产品准入壁垒、增加基建投资,直击美国关税对东盟农业、制造业的杀伤 [3] - 中国与东盟2024年贸易额达8.2万亿元,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关税大棒反而加深东盟对华经济依赖 [3] 东盟国家的战略应对 - 新加坡推动数字支付系统兼容中国支付软件,越南加速加入金砖国家磋商,泰国申请加入CPTPP [5] - 东盟或借外长会推动"联合反制美国关税",仿效欧盟对钢铝税发起WTO诉讼的先例 [5] - 东盟10国GDP总量已超德英总和,RCEP人口占全球30%,经济实力增强推动地缘政治独立性 [7] 行业影响分析 - 汽车、电子产业为主的泰国、印尼将直接受美国加征关税冲击 [1] - 纺织业重镇柬埔寨面临36%关税,可能加速产业转移或寻求替代市场 [1] - 中国可能通过降低农产品准入壁垒和增加基建投资,缓解美国关税对东盟农业、制造业的负面影响 [3]
美国驻墨西哥大使:墨西哥在国家安全和共同安全方面表现出日益增强的合作。
快讯· 2025-05-23 14:39
美墨安全合作 - 美国驻墨西哥大使指出墨西哥在国家安全和共同安全领域的合作意愿持续增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