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危机

搜索文档
亚钾国际董事长涉罪被捕致半年报“不保真”,业绩高增难掩治理危机
新浪证券· 2025-09-12 11:41
公司治理异常 - 董事长郭柏春因涉嫌挪用公款罪和滥用职权罪被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无法签署2025年半年度报告书面确认意见 导致报告标注无法保证真实准确完整 [1][2] - 公司监事彭志云2025年6月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 反映内部控制体系存在失效风险 [3] - 案件涉及前总经理马英军2024年4月因职务违法被留置 显示管理层历史问题复杂化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5.22亿元 同比增长48.54% [3] - 净利润8.5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16.64% [3] - 氯化钾销量86.1万吨 同比增长12% [3] 经营驱动因素 - 老挝300万吨/年钾肥产能全面达产 规模化生产摊薄单位成本 [3] - 国际钾肥价格回升形成价格红利 [3] - 老挝政府给予的税收减免政策增厚利润 [3] 潜在风险 - 老挝政府2023年10月新增7%钾肥出口关税 2024年上半年因全额计提关税导致净利润下降62% [3] - 若老挝未来调整税率或取消税收优惠 业绩高增长态势可能难以持续 [3] - 2025年8月逮捕公告发布后单日市值蒸发超5亿元 2.65万户股东面临投资价值缩水 [3]
亚光科技董事长李跃先被留置半年报不保真?四年半累亏37亿陷治理与经营双困局
新浪证券· 2025-09-12 11:39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长李跃先被滑县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 无法签署2025年半年度报告书面确认意见 导致财报标注无法保证真实准确完整 [1][2] - 董事总经理胡代荣代为履行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责 公司强调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1][2] - 李跃先作为实际控制人持股2.60%并通过湖南海斐控股间接控制19.45%股权 其中92.22%持股已被质押担保 [2] - 董事会换届延期 原定2025年6月23日届满 公司治理稳定性受质疑 [2]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37.4亿元 其中2025年上半年亏损4200.9万元 [3] - 2024年营收同比暴跌40.08%至9.52亿元 净利润亏损9.19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小幅回升但净利润仍陷亏损 [4] 业务运营 - 军工电子业务占营收69.77% 2024年收入骤降40.27% 受客户验收推迟/物料齐套率不足/军审审价周期延长三重打击 [4] - 计提成都亚光商誉减值4.24亿元 期末4亿元在手订单因交付延迟难转化业绩 [4] - 智能船艇业务占营收23.33% 2024年收入下滑38.95% 受场地搬迁/低毛利船型收缩影响 [4] - 计提船艇业务资产减值1.48亿元 高额折旧摊销及财务成本加剧亏损 [4]
熙菱信息实控人岳亚梅突遭留置 治理危机与财务风险共振
新浪证券· 2025-08-20 10:40
核心事件 - 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暨董事、总经理岳亚梅被阿拉山口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留置措施针对"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犯罪" 暗示案件性质严峻 [1] 控制权变更风险 - 四天前(8月15日)岳亚梅夫妇以7.2亿元向上海盛讯转让25.06%股份 控制权拟变更为资本方盛凝 核心人物突遭调查导致交易合法性及交割进程顿生悬疑 若调查涉及股权转让资金路径或利益输送 交易或面临监管重审甚至终止 [2] 公司治理问题 - 岳亚梅作为公司创始元老 自1999年加入前身企业 2011年起担任总经理 持股10.18%并间接控制56家企业 构成盘根错节的商业网络 [2] - 董事长何岳为岳亚梅与另一实控人何开文之子 家族化治理底色未改 [2] - 2022年岳亚梅曾因业绩预告严重失真(预告亏损4800万元 实际亏损8545万元)被新疆证监局警示并记入诚信档案 此次再涉违法调查对公司信披可信度与治理透明度造成致命打击 [2] 市场反应 - 公告次日股价一度闪崩18% 市值蒸发近8亿元 投资者用脚投票表达对家族企业抗风险能力的质疑 [2] 财务状况恶化 - 2019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 累计赤字超3.4亿元 [3] - 2024年亏损同比扩大50.8%至6055万元 2025年一季度亏损1501万元 同比继续恶化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骤降178.39%至-2465万元 [3] - 应收账款高达1.93亿元 占营收比重118.6% 主要欠款方为政府部门和大型国企 回款周期漫长且坏账风险高悬 [3] 业务模式风险 - 长期倚赖公共部门订单的业务模式可能因实控人涉案切断政企合作纽带而加速崩塌 [3]
突发!董事报警!涂料上市公司资金疑遭占用
搜狐财经· 2025-08-15 13:21
监管问询与资金异常 - 上海证监局对*ST金泰下发监管问询函,焦点集中在大额资金往来及股权投资事项 [5] - 2024年公司与芮奈贸易等贸易商存在季度初转出资金、季度末转回资金的异常情况,预付款发生额及取消合作转回款项均超9亿元,但实际采购金额仅2900余万元 [5] - 部分贸易商经营场地、规模与采购协议金额严重不匹配,审计机构认为资金存在流向最终占用主体的重大风险 [5] - 2024年4月公司收到1.3753亿元股权回购款后,随即以战略备库采购名义转出至贸易商,资金去向不明 [5] - 同年9月公司以3.23亿元收购怡钛积科技34%股权,出让方收到款项后立即转出3.07亿元,资金流向主体异常 [5] 董事会分歧与回复延迟 - 公司未能在10个工作日内回复监管问询函,已两次延期,预计2025年8月12日前完成回复 [6] - 董事会审议回复说明议案时未获通过,董事刘锐明指出回复内容前后矛盾,且未正面回应资金流向问题 [8] - 独立董事于绪刚、马维华、唐光泽均投反对票,认为回函中关于资金占用和供应商关系的解释不符合逻辑 [9] - 新任董事长郝大庆以入职时间短为由投弃权票,表示需逐步了解公司情况并持续整改 [9] 资金流向争议与报警事件 - 监管问询中资金流向可能涉及裴剑,管理层未充分核查回应 [11] - 裴剑曾出现在"贝米钱包集资案"和海南大禾代持风波中 [11] - 已有董事以相关人士涉嫌挪用资金为由向警方报案并获受理 [11] - 公司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无法及时如实回复问询,合规风险和治理危机或将加剧 [11]
从实控人到独董集体失范 两年归母净亏损超11亿的冠城新材何去何从?丨大A避雷针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核心观点 - 公司两年归母净亏损超11亿元 三大主业全面失守 电磁线业务增产难增利 地产业务收入大幅下滑 新能源业务连续六年亏损 同时面临实控人内幕交易处罚及控股股东股份被强制执行等多重经营外风险 股价较历史高点下跌近八成 [1][2][4][6][7][8] 业务表现 - 电磁线业务毛利率仅6.59% 同比下滑0.22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增长21.96%至1.86亿元但未能改善利润 [2] - 地产业务结算面积4.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0.64% 主营业务收入14.71亿元同比下降62% 净亏损5.02亿元 项目多处于尾盘状态且计提大额减值 [4] - 新能源业务电解液添加剂销量311.90吨同比增长56.77% 但销售额下降15.27%至3438.63万元 该业务连续六年亏损 2024年净亏损2407万元 [4] - 电解液添加剂毛利率-17.1%同比下滑21.87个百分点 锂电池业务毛利率-570.14%同比下滑565.17个百分点 [4] - 2023年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暴跌732.13% 2024年亏损扩大至-6.67亿元同比再降50.11% [4] 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73亿元同比暴跌65.23% 货币资金跌至近年最低点 [5] - 房地产业务销售回款困难 尾盘项目仍需持续输血 [5] 行业环境 - 电磁线业务面临上游铜价剧烈波动 下游价格博弈白热化 人工成本上涨及环保政策高压 [2][5] - 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低价竞争 [4] - 电磁线下游需求结构多样化对产品品质要求更高 [5] 公司治理 - 实控人因建议他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买卖股票被处罚180万元(150万元罚款加30万元警告) [1][7] - 独立董事证券账户频繁买卖公司股票构成短线交易和窗口期违规 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7] - 控股股东福建丰榕投资持有36.40%股份中16,896,508股处于冻结状态 拟被司法强制执行 [8] - 若强制执行完成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将降至35.19% [8]
ST金泰董事会争夺战落幕,创始人派系获胜但危机未解
第一财经· 2025-07-07 13:24
公司控制权争夺 - 创始人吴国政阵营在董事会改选中取得阶段性胜利,提名的郝大庆、王子炜分别以160.24%和139.56%的高票当选非独立董事 [1][2] - 创始人方目前在董事会占据主导地位,包括现任董事长罗甸和执行总裁兼董秘吴纯超 [6] - 第一大股东海南大禾提名的4名候选人全部落选 [1][7] 公司治理危机 -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对2024年财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指出大额资金往来异常和股权交易商业实质不明 [1][9] - 2024年公司通过贸易商进行资金循环操作,累计转出9.31亿元,转回9.30亿元,年末预付款余额0.18亿元 [10] - 2024年4月收到石河子怡科1.38亿元股权回购款,但资金流向存在关联方交易嫌疑 [10][11] 股东纠纷与股权冻结 - 海南大禾所持14.8%股份被司法冻结,涉及与华锦资产的股权转让纠纷 [1][12] - 华锦资产主张2019年5.07亿元股权转让实为代持关系,诉讼虽撤诉但保全措施仍在实施 [12][13] - 股权转让价格较2018年控制权成本10.94亿元缩水近6亿元 [12] 管理层争议 - 创始人吴国政公开批评现任管理层导致公司被*ST,但新当选董事王子炜为现任副总裁 [7][8] - 海南大禾指控现董事会涉嫌挪用资金,承诺若入主将彻查违规行为 [8] - 审计报告显示公司与日常资金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11]
振芯科技股东大会风暴:控制权博弈下的治理危机与未来困局
新浪证券· 2025-04-24 10:27
股东大会表决结果 - 控股股东国腾电子集团对三项核心议案投反对票 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选聘2025-2029年度审计机构议案 导致议案以超过95%反对率被否决 [1] 董事会治理争议 - 董事长薪酬在2024年净利润同比暴跌44.91%情况下逆势上涨10.6%至103.26万元 同期研发投入仅增长5.35% [2] - 董事莫然控制的成都国恒与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 监事会未履行监督职责 [2] - 董事会工作报告中关于"国腾电子集团内部矛盾长期存在"的表述被指控误导市场 违反法院判决认定 [2] 审计机构选聘问题 - 拟一次性选聘四川华信为未来五年审计机构 违反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要求的年度审议原则 [3] - 审计机构四川华信自2007年起服务公司 2021年因风险评估缺陷被四川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3] - 审计费用连续三年上涨但未披露定价依据 [3] 股东大会现场情况 - 中小股东质疑议程"只审不议" 部分股东因发言激烈被工作人员威胁驱逐 [4] - 控股股东国腾电子集团持有29.21%股权 但高虹临时取消现场参会计划 通过网络投票完成表决 [4] 控制权争夺历史 - 治理危机追溯至2016年实控人何燕入狱事件 演变为控股股东内部"51% vs 49%"股权争夺 [5] - 2018年莫晓宇等股东提起解散集团诉讼 2023年成都中院终审判决驳回解散请求 要求归还集团控制权 [5] - 2024年12月法院终审维持国腾电子集团存续 何燕凭借51%股权重获实控人身份 [6] - 2025年1月国腾电子集团提出修订公司章程 扩大董事会席位的临时提案遭董事会否决 [7] 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亏损3093.84万元 集成电路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6.58% 智慧城市业务萎缩29.75% [8] - 自2018年起再融资计划多次因治理争议中止 2024年资产负债率攀升至33% 流动比率降至2.4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