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格局变革

搜索文档
普京刚签下大单就飞远东,每年270亿美元连收30年,一刻不敢耽误
搜狐财经· 2025-09-06 05:37
项目概况 - 中俄签署为期30年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供应项目 俄罗斯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 [1] - 项目预计每年为俄罗斯创造270亿美元稳定收入 相当于2023年俄罗斯联邦预算总额3200亿美元的8.5% [1][9] - 管道设计总长度超过4000公里 穿越西西伯利亚气田 蒙古高原 最终抵达中国内蒙古 [7] - 总投资高达500亿美元 计划2025年底动工 2030年实现全线贯通 [7][8] 战略意义 - 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出口量2024年骤降至380亿立方米 较三年前暴跌超过70% [1] - 德国2025年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占比降至历史性3%以下 [1] - 项目推动俄罗斯能源出口战略从欧洲转向亚太市场 [3][9] - 俄罗斯远东地区蕴藏全国30%天然气储量和40%煤炭资源 [9] 市场背景 - 中国2024年天然气消费量首次突破4200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8.2% [5] - 未来十年中国对清洁能源需求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5] - 俄罗斯将远东地区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5][9] 合作创新 - 定价机制部分与中国国内市场需求直接挂钩 改变国际油价波动主导的传统模式 [3][12] - 中俄合作建设配套储气设施 加压站等基础设施 [8] - 卡尼库尔干口岸年通行能力达10万辆货运车辆 货物吞吐量突破500万吨 [12] 区域发展 - 未来五年中国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直接投资规模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9] - 中俄在农产品深加工 贵金属开采 国际物流园区建设等领域达成实质性合作 [9] - 俄罗斯加速推进远东地区口岸升级改造工程 [12]
不许购买俄石油?马克龙公开威胁制裁买家,结果成了一场笑话
搜狐财经· 2025-05-26 15:55
马克龙关税提议的失败 - 马克龙提出对中国、印度等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500%关税的提议缺乏实施基础,超出WTO合理范畴且需欧盟成员国一致同意[3] - 欧盟内部严重分裂,德国、匈牙利、意大利等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从未中断,德国巴斯夫因本土能源成本高企将生产线迁至中国[3] - 美国未支持类似法案,因中美经贸深度融合且美国能源企业通过中俄贸易间接获利,如埃克森美孚在俄罗斯远东项目的合作[3] 中俄能源合作的韧性 - 俄罗斯同意将对中国石油年供应量增加250万吨,并通过哈萨克斯坦优化运输方案[4] - 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达1.08亿吨,占俄罗斯出口量的50%,中俄90%以上贸易使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4] - 中国企业可通过注册在第三国的油轮运输规避欧盟关税,使西方制裁难以奏效[4] 中国能源安全布局 - 中国能源来源高度多元化,2024年俄罗斯原油占进口17%,中东地区占比超50%,非洲和美洲也是稳定供应地[6] -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仅占总进口量1.7%,液化天然气占5.4%,对美依赖度有限[6] - 中国正与俄罗斯合作提升乙烷丙烷产能,并研发替代原料降低对单一来源依赖[6] 欧洲能源危机现状 - 欧盟失去俄罗斯廉价天然气后工业成本飙升,德国巴斯夫因能源成本失去竞争力将生产线迁至中国[7] - 法国国内电价涨至每度1欧元,马克龙支持率跌破30%,制裁提议被视为转移国内矛盾手段[7] - 欧盟内部"双标"频发,挪威石油公司使用俄罗斯油轮,保加利亚因反对制裁被罚款75亿欧元[7] 全球能源格局变革 - 中国预计2025年占全球原油需求20%,正通过与沙特、伊朗等国签订新合同增强话语权[9] - 俄罗斯彻底转向东方,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能源合作成为核心动力[9] - 中国光伏、风电技术领先全球,加速新能源转型,西方单边制裁难以维持旧秩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