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行业周期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初代光伏王”三婚,弘元绿能是真命天子吗
犀牛财经· 2025-08-11 06:33
行业整体状况 - 光伏行业正经历大面积亏损和破产潮 2024年超100家企业破产 2025年上半年超50家企业清算 5月25日至6月25日30天内18家企业离场 [2] - 行业面临阶段性产能过剩 产业链供需失衡导致企业集体经营困难 [7] - 硅料价格结束一年多下跌趋势开始触底反弹 行业去产能和破内卷进程提速 [23] 无锡尚德发展历程 - 公司作为初代光伏王正面临第三次破产重组 [2] - 2001年由施正荣创立 获无锡市政府协调8家国企融资650万美元支持 [12] - 2005年纽交所上市前政府主动退出国有股 实现资本增值 [12] - 2012年因欧美双反调查征收高额关税导致首次破产重组 [15] - 2013年被顺风光电以约30亿元接盘主要资产 [16] - 2020年投建6.5GW组件产线 2021年位列全球组件出货第七 [18] - 2023年11月东方资产成为顺风光电实控人 [21] - 2025年5月正式启动预重整程序并引入投资人招募 [22] 企业经营变动 - 近两年经历三次托管人变更 先后为晶优光伏、建发新兴能源和弘元绿能 [3] - 建发托管期间采用体外运营模式 品牌被无偿授权使用五年 管理权完全移交 [22] - 顺风光电2016-2021年累计亏损近80亿元 资产负债率一度超120% [19] - 公司产线停滞、研发断档、人才流失严重 在技术快速发展中逐渐落伍 [20] 弘元绿能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73.02亿元同比下降38.42% 净利润亏损26.97亿元(上年盈利7.41亿元) [8] - 2024年末货币资金同比减少15.27%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93亿元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6.57亿元同比下降24.37% 归母净利润-6187.58万元亏损同比收窄 [10] 合作交易细节 - 弘元绿能通过合作经营协议全面参与无锡尚德日常经营管理 但证照权属仍由东方资产掌控 [5] - 协议明确经营产生的经济或法律纠纷由顺风光电独立承担 弘元绿能不承担新债旧债 [5] - 交易被视为预重整期间的试婚安排 弘元绿能有意向作为投资人参与正式重整 [4] - 弘元绿能可能获得尚德品牌价值和海外渠道资源 同时符合无锡市政府保留本地企业的诉求 [6]
海优新材: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终止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投入新增募投项目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6 16:2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获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694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69,4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69,139.72万元 [1] - 募集资金已全部存放于专项账户,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确认资金到位情况 [1] 原募投项目使用情况 - 原募投项目包括"上饶海优威应用薄膜有限公司年产2亿平米光伏封装材料项目(一期)",总投资94,071.37万元,承诺募集资金投入69,139.72万元 [2][3] - 截至2025年7月11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7,230.99万元 [3] - 拟终止的"年产2亿平方米光伏封装胶膜项目(一期)"已投入9,991.27万元,剩余募集资金22,602.78万元(含利息收益) [3] 项目终止原因 - 光伏行业短期增速放缓,2025年全球装机容量乐观预计同比增10%,保守预计持平,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胶膜产品毛利率下滑 [4][8] - 公司PDCLC调光膜在汽车领域取得突破,产成品率提升且需求迫切,现有产能仅能满足当前订单 [4][5] 新增募投项目规划 - 拟新增"年产200万平米PDCLC调光膜产品建设项目(一期)",总投资25,000万元,使用剩余募集资金22,602.78万元,缺口由自有资金补足 [5][6] - 项目目标为满足新能源汽车调光天幕需求,2024年全景天幕在新能源车中装配率达28.6%,调光车窗技术成为行业升级方向 [7][8] 新增项目可行性 - 公司PDCLC调光膜已实现量产,为国内首家通过客户测试的企业,拥有170项专利(含33项发明专利) [10][12] - 产品具备响应速度快、分区调控等技术优势,已获多家整车厂定点并于2025年Q2批量供应 [5][8]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35.5%),智能天幕需求持续增长 [7][9] 公司战略调整 - 终止光伏胶膜项目后,资源将集中投向PDCLC调光膜等高附加值领域,优化产品结构以应对主营业务利润下滑 [8][9] - 公司2024年成立汽车事业部,调光膜产品有望成为新利润增长点,降低对光伏业务的依赖 [5][11] 审议程序 - 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已审议通过终止原项目并新增调光膜项目的议案,尚需股东会批准 [16] - 保荐机构认为决策程序合规,符合募集资金监管规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