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披违法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绝味食品复牌首日股价一字跌停,发生了啥?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3:09
股价表现 - ST绝味复牌首日股价一字跌停 收盘报14.4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6元 跌幅4.98% [1][2] - 公司总市值为87.81亿元 量比为0.06 换手率为0.12% 成交额为1081.1万元 [1][2] - 公司股票于9月22日停牌一日 并于9月23日起被实施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 [1][6] 财务违规事件 - 公司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 [3] - 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3] - 证监会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400万元罚款 [6] - 对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 对财务总监彭才刚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对董事会秘书彭刚毅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 [6]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20亿元 同比减少15.57% [7]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减少40.71% [7] 公司背景 - 绝味食品总部位于湖南长沙 主营休闲卤制食品生产和销售以及连锁加盟体系运营管理 [6] - 公司为国内现代化休闲卤制食品连锁企业领先品牌 于2017年3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6]
2022年虚增营收近千万!思科瑞将戴“ST”,4人被警告并拟罚款36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6:32
公司财务违规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虚增营收996.04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1] - 虚构销售业务涉及与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336.65万元检测业务 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336.65万元和318.81万元[2] - 提前确认收入涉及佳缘科技246.93万元检测业务 虚增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246.93万元和203.7万元[2] 收入确认问题 - 不当确认收入涉及与佳缘科技412.46万元合同争议 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412.46万元和178.03万元[3] - 虚增营收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公司同期营收2.43亿元及利润总额1.07亿元的4.16%和6.56%[3] - 公司于2025年4月发布公告对上述虚假记载内容予以更正[3] 监管处罚措施 - 四川证监局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1] - 对时任副总经理舒晓辉警告并处以120万元罚款 对时任董事长张亚 董事兼总经理马卫东 财务总监涂全鑫分别警告并各处80万元罚款[4] - 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思科瑞" 停牌日期为2025年9月22日[1]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年底 位于四川成都 于2022年7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5] - 主营业务为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检测服务和军用设备及分系统的环境可靠性试验服务[5] - 公司称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对涉及事项已自查自纠并整改完毕[4]
达华智能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年内5家上市公司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
证券日报· 2025-08-02 00:09
资本市场严监管趋势 - 今年以来已有66家上市公司发布被立案调查公告 [1] - 其中5家公司明确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 [1] - 监管部门对退市公司持续严监管 强调不能"一退了之" [2] 立案调查原因分布 - 50家公司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 占比75.76% [1] - 5家公司股东高管因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 其中4家已收到行政处罚 [1] - 5家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 包括元成环境等 [1] - 3家公司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 [1] - 3家公司因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被立案 [1] 立案调查新特点 - 部分立案告知书开始明确调查指向 如元成环境被指"年报财务数据虚假披露" [1] - 退市后仍被追责 已有5家退市公司或其相关方被立案 [2] 市场影响 - 明确调查指向有助于投资者更具体评估风险 [2] - 提升执法透明度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信心 [2]
年内5家上市公司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
证券日报· 2025-08-01 16:05
上市公司监管动态 - 福州达华智能科技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截至8月1日年内共有66家上市公司发布立案调查公告 其中50家涉及信披违规占比75 76% [1] - 5家公司明确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 包括元成环境涉嫌年报财务数据虚假披露 [1] 立案调查原因分类 - 信披违规为主要原因共50家 短线交易涉及5家 财务造假涉及5家 内幕交易涉及3家 未按期披露报告涉及3家 [1] - 5家退市公司后续被立案 其中4家涉及信披违规 1家未按时披露年报 [2] 监管趋势与市场影响 - 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调查指向更明确 有助于投资者评估风险并调整决策 [2] - 监管部门提升执法透明度 强化退市后持续监管 强调不能"一退了之" [2]
“环保明星”成“信披黑洞”?嘉澳环保再遭证监会立案
国际金融报· 2025-06-24 13:32
公司概况 - 嘉澳环保成立于2003年,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生物基增塑剂和生物质能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子公司东江能源和嘉澳新能源的生物柴油全年产能达30万吨 [3] - 曾多次被评为"中国增塑剂行业十强企业" [3] 信息披露问题 - 近五年内第二次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2020年12月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调查发现2019年报虚增营收1.79亿元(占比14.24%),虚增成本1.8亿元,虚减净利润105.04万元(占比1.65%) [7] - 2024年8月因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固定资产导致2022、2023年报信息披露不准确,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9] - 2024年4月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追溯调整后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2023年由盈转亏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调整后营收分别为32.11亿元、26.66亿元、12.7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689.45万元、754.02万元、3.67亿元 [11] - 2024年亏损扩大主要因欧盟生物柴油反倾销政策导致出口受阻,生物质能源收入同比下降76.64%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59%至4.6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09%至-4704万元 [13] 债务与资金状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达80.45%,货币资金2.3亿元,短期借款14.05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3.13亿元 [13] - 自2016年上市以来五次推出增发计划,前四次均未成功 [14] - 2024年8月推出向实控人沈健定增募资不超过3.67亿元的计划,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14] 实控人及股权情况 - 实控人沈健直接及间接持股37.38%,定增完成后预计持股比例上升至51.23% [15] - 沈健控制的桐乡市顺昌投资累计质押2230万股,占总股本29.03% [15] - 质押资金主要用于实控人个人对外投资、资产购置及支持上市公司生产经营 [15] 行业影响 - 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征收10%至35.6%反倾销税,对公司出口业务造成重大冲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