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检测

搜索文档
军用电子元件检测商思科瑞财务造假,责任人卸任副总却仍留用
观察者网· 2025-09-25 06:36
公司处罚与应对 - 因涉嫌财务造假 思科瑞与绝味鸭脖 复旦复华和创意信息一同被证监会实施退市警告[1] - 公司辞退时任分管市场部副总经理舒晓辉 其为财务造假主要组织 策划和实施者[1] - 舒晓辉虽从副总经理离任 但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并间接持有公司84.01万股[1]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2022年虚构销售业务 提前确认收入以及不当确认收入[2] - 虚构四川赛狄信息检测业务336.65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318.81万元[2] - 提前确认佳缘科技收入246.93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203.7万元[2] - 不当确认与佳缘科技争议合同收入412.46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178.03万元[3] - 2022年度共计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 分别占同期营收4.16%和利润总额6.56%[3] 股价与市值影响 - 虚假财报曾推动股价在2023年2月达70.57元/股 4月超60元/股[3] - 2025年4月财务更正时股价徘徊25-26元/股 市值较高峰期缩水超一半[3] - 复牌后股价短暂大跌 但24日已回升 市场反应相对其他ST企业更包容[1] 公司业务与客户 - 公司为军用电子元器件检测与设备企业 产品包括电子对抗设备 雷达 通信系统等[2] - 具有CNAS和DILAC实验室认可 合作客户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5] - 近年重点拓展商业航空领域 与海南文昌航天城管理局合作成立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5] 近期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1.67% 达1亿元[6] - 上半年利润总额5.39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614万元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8.42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247万元[6] - 业绩波动显著 2022年更正后净利润为9146万元[7] 业绩驱动因素 - 军工行业需求回暖 订单量上升推动军用电子元器件检测业务增长[7] - 商业航空领域市场开拓见效 新增航空 航天 兵器等领域重要院所及知名企业客户[7] - 公司表示将加大研发投入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7] 行业监管环境 - 证监会近期连续打击上市公司违法违规 对财务造假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坚持"零容忍"[7]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 操纵市场 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8]
双双ST、同日停牌!四川两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遭处罚→
搜狐财经· 2025-09-22 09:53
财务造假事件概述 - 两家四川上市公司思科瑞和创意信息因财务造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于9月22日停牌一天 [1] 思科瑞财务造假细节 - 2022年虚构与赛狄信息336.65万元检测业务 虚增销售收入336.65万元和利润总额318.81万元 [4] - 2022年提前确认佳缘科技收入246.93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203.7万元 [4] - 2022年不当确认佳缘科技争议收入412.46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178.03万元 [4] - 2022年合计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 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4.16%和利润总额6.56% [5] - 四川证监局拟对公司罚款200万元 对4名高管合计罚款360万元 [2][5] 思科瑞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4年12月 注册资金1亿元 2022年7月在科创板上市 [6] - 实际控制人张亚持股28.60% 2023年以100亿元财富登上胡润百富榜 [7] - 截至9月19日收盘价31.5元/股 总市值31.5亿元 [9] 创意信息财务造假细节 - 2022年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12.22% [11] - 2023年半年度多计营业收入12,470.34万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15.84% [11] - 四川证监局拟对公司罚款400万元 对5名高管合计罚款400万元 [12] 创意信息公司背景 - 成立于1996年 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 为数字化转型服务企业 [13] - 实际控制人陆文斌持股16.07% 2024年税前报酬54.44万元 [13] - 截至9月19日收盘价7.86元/股 总市值47.76亿元 [14] 监管处理措施 - 思科瑞自9月23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思科瑞 [5] - 创意信息自9月23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创意 [12] - 两家公司股票涨跌幅限制保持20%不变 [5][12]
“虚构销售业务、提前确认收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等被警告并拟罚款合计36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0 10:30
公司财务违规 - 公司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虚增营收99604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1] - 虚构销售业务涉及与赛狄信息33665万元检测业务 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33665万元和31881万元[3] - 提前确认收入涉及佳缘科技24693万元检测业务 虚增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24693万元和2037万元[3] - 不当确认收入涉及佳缘科技41246万元争议合同 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41246万元和17803万元[3] 监管处罚措施 - 四川证监局对公司处以警告及200万元罚款[1] - 对时任副总经理舒晓辉警告并处罚款120万元[6] - 对时任董事长张亚 董事兼总经理马卫东 财务总监涂全鑫分别警告并各处罚款80万元[6] 财务影响程度 - 虚增营收占同期总营收243亿元的416%[4] - 虚增利润总额占同期利润总额107亿元的656%[4] 公司治理与整改 - 公司于2025年4月发布公告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5] - 公司称已对相关事项进行自查自纠并完成整改[6] - 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正常有序开展[6] 市场影响 - 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思科瑞[1] - 停牌日期为2025年9月22日 风险警示起始日为2025年9月23日[1] - 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6]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年底 位于四川成都[6] - 2022年7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6] - 主营业务为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检测服务和军用设备及分系统的环境可靠性试验服务[6]
2022年虚增营收近千万!思科瑞将戴“ST”,4人被警告并拟罚款36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6:32
公司财务违规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虚增营收996.04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1] - 虚构销售业务涉及与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336.65万元检测业务 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336.65万元和318.81万元[2] - 提前确认收入涉及佳缘科技246.93万元检测业务 虚增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246.93万元和203.7万元[2] 收入确认问题 - 不当确认收入涉及与佳缘科技412.46万元合同争议 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412.46万元和178.03万元[3] - 虚增营收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公司同期营收2.43亿元及利润总额1.07亿元的4.16%和6.56%[3] - 公司于2025年4月发布公告对上述虚假记载内容予以更正[3] 监管处罚措施 - 四川证监局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1] - 对时任副总经理舒晓辉警告并处以120万元罚款 对时任董事长张亚 董事兼总经理马卫东 财务总监涂全鑫分别警告并各处80万元罚款[4] - 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思科瑞" 停牌日期为2025年9月22日[1]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年底 位于四川成都 于2022年7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5] - 主营业务为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检测服务和军用设备及分系统的环境可靠性试验服务[5] - 公司称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对涉及事项已自查自纠并整改完毕[4]
思科瑞终止控股长鹰恒容 将继续探寻上下游优秀企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3:21
交易终止 - 思科瑞终止对长鹰恒容增资5210万元的意向协议 原计划通过增资持有长鹰恒容51.028%股权[1] - 终止原因为外部因素变化 双方协商一致决定终止 协议不具法律约束力[1] - 交易自6月26日签署意向协议后处于筹划阶段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关联交易[1] 长鹰恒容背景与违规事件 - 长鹰恒容为电磁兼容领域企业 专注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及电磁兼容全面解决方案[1] - 军队采购网公告显示 长鹰恒容因投标提供虚假材料自2025年9月7日起被暂停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资格[2] 业务协同与财务影响 - 思科瑞主营业务为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检测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67% 净利润扭亏为盈[3] - 原计划通过控股长鹰恒容形成"测试—防护—认证"闭环能力 尤其在军工航天高端市场提升竞争力[3] - 公司声明协议终止不影响财务和经营状况 将继续寻求上下游企业合作提升检测能力[3] 市场反应 - 增资意向披露次日(6月27日)股价一度上涨近7% 但收盘下跌2.77%[3]
思科瑞: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思科瑞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0:29
核心观点 - 公司因2022年度财务信息披露违规被监管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并立案调查,涉及多计营业收入996.04万元和多计利润总额753.33万元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67%至10,099.72万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78.46% [8][9] - 军用电子元器件检测行业面临军工需求调整、竞争加剧及技术迭代等多重风险 [4][5][6][7]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0,099.72万元,较去年同期5,559.33万元增长81.67% [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8.42万元,去年同期为-246.8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8][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94.35万元,较去年同期4,617.23万元下降78.46% [8][9] - 总资产179,771.0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3% [8][9] 监管与合规事项 - 公司因2022年度未达收入确认条件多计营业收入996.04万元,多计利润总额753.33万元被四川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1] - 董事长张亚、时任总经理马卫东、时任财务总监涂全鑫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 2025年1月17日证监会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对公司立案调查 [1][2] 行业风险 - 下游军工行业持续调整导致订单延后或需求减少,行业调整程度存在不确定性 [4][7]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部分检测业务价格下降,毛利率存在下行压力 [4][7] - 军用检测资质获取及维持存在政策风险,资质变动可能直接影响市场准入 [7] - 国家军用标准可能随技术发展调整升级,公司需持续跟进检测技术迭代 [8] 核心竞争力 - 拥有CNAS和DILAC认可检测项目,检测参数范围在民营检测机构中领先 [10] - 累计拥有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292项 [13] - 核心技术人员均拥有超过20年军工电子行业研发经验 [11] - 市场布局覆盖西南、西北、华东等主要军工企业集中区域 [12] 研发进展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0.64% [13] - 新增异构集成SIP芯片检测能力和Virtex-7系列FPGA检测能力 [13] - 实现并行多Site的100ps级别动态参数检测能力和AD/DA全参数检测能力提升 [13] 募集资金使用 - 2025年1-6月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2,083.15万元,其中2,083.15万元用于募投项目 [13] - 使用超募资金1,0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13] -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4,768.78万元 [13]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建水铨钧持股54.91%,实际控制人张亚通过建水铨钧和新余环亚合计控制56.73%股份 [14] - 所有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持股均无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14][15]